亚克西:来自康村的小康故事

打开网络,搜索中国最美公路排行榜,北起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南接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的独库公路一定榜上有名。

处在这条“网红”公路“南大门”的阿格乡康村,也因“独库第一村”和“军民共建村”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知。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正向着“乡村振兴”目标大步迈进的小康村庄,曾是深度贫困村。

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2006年。那一年,新疆军区某师官兵走进康村,开展全方位帮扶。

沿着村中道路前行,小溪流淌,白墙青瓦,村落里处处洋溢着幸福和欢笑。用村民艾尼瓦尔·衣米提的话说,康村的好日子离不开解放军。

退伍老兵刘红磊也有同样感触。

2000年入伍的刘红磊,在一次次共建活动中与康村村民结下深厚情谊。2016年服役期满,他选择参加留疆考试,成为康村党支部书记。如今,刘红磊已成为阿格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用另一种方式为他热爱的部队和乡村贡献力量。

“把青春奉献在这里,是因为军营;退伍后选择留在这里,还是因为军营。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也将是我永远的‘故乡’。”这是刘红磊写在日记本里的一句话。20多年光阴,他把“他乡”变成“故乡”。工作岗位一直在变,但作为一名留疆退伍军人,他对这个少数民族村庄的情谊却从未改变。

这是一支部队与一个村庄、一名退伍老兵与一群村民之间的故事,也是这个时代里军民共建的幸福缩影。

“在我们心里,解放军就是我们的家人”

“塔西,一会儿来家里吃饭!”刘红磊刚一进村,不远处的菜园就传来一声吆喝。

吆喝的人叫热合曼·木沙,是刘红磊的老朋友。刘红磊现在已经到乡里任武装部长,但乡亲们还是喜欢叫他的外号——“塔西”。

“我喜欢这个名字,听着亲切。”刘红磊说。

“塔西”这个名字,是热合曼给他取的。20多年前,刘红磊刚到部队不久,正好赶上“学雷锋日”,班长安排他给乡亲们理发。

刘红磊接待的第一名“客人”是一位维吾尔族小伙。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问道:“我叫热合曼·木沙,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刘红磊,红色的红,三石磊。”

“维吾尔语中的‘塔西’是‘石头’的意思,干脆就喊你塔西吧……”

那时,刘红磊一定想不到,“塔西”这个名字一喊就是20多年。

刘红磊的家乡在河南,每到夏秋季,家乡满是金灿灿的麦穗谷穗。参军入伍到新疆,刘红磊曾有过浪漫的想象:“蓝天白云,牛羊成群,还有吃不完的水果。”当他坐上西行的火车,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离城市越来越远,山越来越高。

第一次到康村,村里贫穷的景象超出了刘红磊的想象:泥泞的道路上满是牛羊粪、老旧的土坯房里阴暗潮湿……

返回营区的路上,刘红磊心里五味杂陈。班长告诉他,这个村子有些维吾尔族村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长期贫困,再加上语言隔阂,村民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来这里当兵,为老百姓做点好事、实事,也算没白来一趟。”看着有些沮丧的刘红磊,班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事情最重要的是去做,只要做了,就有意义”。班长的话像一颗种子,在年轻的刘红磊心里扎下了根。

自从与康村结缘,不管是种树、修路,还是看望老人、打扫卫生,刘红磊都积极参与。后来,他成了师军需科保管员,有空就往村里跑,力所能及地为村里做点事。

时间久了,刘红磊和村民成了朋友,村里的乡亲也把他当成了一家人。

一次,刘红磊带队给村里修水渠,热合曼·木沙邀请他们到家里坐坐。看着木沙家中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捧着缺口的茶碗,刘红磊更深刻地理解了班长的话。

回到部队,他专门托人打听适合当地养殖的家禽品种,用自己的积蓄给热合曼·木沙家里买了100只小鸡苗。“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我和战友们都希望能帮助村里富裕起来。”刘红磊说。

改变,发生在2006年。上级下发部队支援农村建设的相关文件,提供了具体政策、经费的支撑。刘红磊第一时间跑到村里为大家宣讲政策,自己也申请成为帮扶康村的带头人。

有了政策支撑,铺柏油路、盖新房子等大项工程就有了着落。2014年以前,村里很多房子还是依河道而建的土坯房。西北风沙大,房屋抗风险能力弱、危险系数高。部队牵头帮村民盖了新房,但是全村162户人家有近90户不愿搬迁,其中热合曼·木沙的父亲木沙·毛拉吾反对声音最大。

“父亲乡土观念重,他认为老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家里代代都在这里生活,他希望能在这里终老。”热合曼·木沙说。

解开木沙·毛拉吾心结的,还是刘红磊。他和村里的干部反复给木沙·毛拉吾做工作,一有空闲就到他家里讲政策、摆道理。在刘红磊和战友们努力下,木沙一家人终于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如今,木沙·毛拉吾做起了“农家乐”生意,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2017年起,康村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在新疆军区某师支持下发展起庭院经济,打造“农家乐示范品牌”,成功拓宽了致富渠道。如今像木沙·毛拉吾家这样经营“农家乐”的,在康村已有37户。

时空变换,沧海桑田,康村的变化里有刘红磊的心血,更有一茬茬官兵的辛勤汗水。“在我们心里,解放军就是我们的家人。”木沙·毛拉吾一家人的感慨,也是全村村民的共同心声。

“我就是铜像上的那个女孩,我叫努尔比古丽”

村庄一隅,富有民族风情的民宿庭院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聊着康村这些年变化,瓦吉提·吐尔地感叹:“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康村,“有困难找解放军”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了热门项目,这个曾经偏远的沉寂山村也迎来了新生机。

今年59岁的瓦吉提·吐尔地就是“乡村旅游”的受益者。“我年龄大了,出去打工也不好找工作。现在来村里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我改装了一辆马车负责接送游客,在家门口一个月能挣近三千元。”他说,“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坐上瓦吉提的马车穿过村庄,白墙青瓦的民族院落整齐排列,缕缕炊烟从“农家乐”飘出。眼前的乡村美景,让人陶醉。

这些年康村的建设日新月异,但最让刘红磊骄傲的还是村里的“八一爱民学校”。

“八一爱民学校”由部队在2009年援建,教学楼和宿舍楼总面积为3500平方米,学校教学实验、微机操作、图书阅览、电子备课等功能一应俱全。

“现在很难想象学校重建前的样子。”望着眼前干净整洁的校园,刘红磊回忆起第一次跟随部队前来慰问时的场景,“学校里的厕所是用两个简易木板搭起来的,脚踩上去晃晃悠悠的。”

“学校能有今天,多亏了解放军。”艾尔肯·库尔班是学校的老师。10多年前,这里只有几间老旧的房子,没有操场,没有宿舍。那时,艾尔肯从外地来到村里上课,只能借住在村民闲置的房子里,邻村的孩子们来上学要走很远的山路。

为了纪念这所军民共同创建的学校,村里专门设立了“国防教育基地”。基地正中央摆着一个铜像——一位老人与解放军握手,旁边站着一位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

“我就是铜像上的那个女孩,我叫努尔比古丽,是‘八一爱民学校’的第一批学生。”通过视频采访我们了解到,2015年,努尔比古丽·尼亚孜考上了阿克苏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从小立志当老师的她毕业后又回到家乡,成了阿格乡中心幼儿园的一名老师。

“我在村里见到她时,又惊又喜。”说起再次见到努尔比古丽·尼亚孜的心情,刘红磊有些激动,“努尔比古丽就像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真心为她感到骄傲”。

2019年,努尔比古丽结了婚,又一次要离开康村。面对搬迁后的工作选择,她毫不犹豫地向位于库车市的部队“雄师幼儿园”递交了简历,通过考试、面试等层层选拔,成功入职。

“把温暖他人的火种传递下去就是最好的报恩。”努尔比古丽·尼亚孜说,虽然她离开了康村,但没有忘记解放军的恩情,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

这些年来,一批批孩子在“八一爱民学校”成长成才。从改善教学条件,到给孩子们做辅导、办讲座增长见识,部队十分重视学校的综合发展,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点滴。

“康村的孩子从小沐浴在军民鱼水情中。我们总是教育孩子们,要把这些军民共建的故事长长久久地铭记于心。”艾尔肯·库尔班老师说,自己的孙子从小也是听着解放军的故事长大的。

“我孙子很崇拜解放军,去年他考上了大学,要在那里参军入伍,实现自己的英雄梦。”艾尔肯骄傲地说,这是今年家中最大的喜讯。

“我希望可以成为折射太阳光辉的那滴水”

“共产党亚克西!解放军亚克西!”

今年52岁的吐尼亚孜·司拉木与游客交流时,总是喜欢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内心的称赞。

吐尼亚孜·司拉木是村里的民兵,也是康村“马背巡逻队”的主要成员。

他所在的“马背巡逻队”,是刘红磊担任康村党支部书记时组建的,主要承担着阿格乡辖区的巡逻、生态保护、游客救援等任务。

旅游淡季,刘红磊会把他们组织起来,充当“马背宣讲员”,挨家挨户为村民宣讲党的好政策,传递党的好声音。

看着今天充满自信的吐尼亚孜,很难想象,几年前他还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

一次,吐尼亚孜·司拉木的爱人哭哭啼啼地跑到部队。她告诉刘红磊,丈夫平时游手好闲,喝酒后还总爱发脾气。

刘红磊了解事情原委后,主动找到吐尼亚孜,并让他参加村里的民兵组织。

“一来让他有事做,增加些收入;二来也能知道他每天的动态,督促他改变。”渐渐地,由被动到积极,每逢部队来村里开展技术培训,吐尼亚孜·司拉木都积极参加。

随着时间推移和耐心引导,吐尼亚孜·司拉木的思想有了质的转变。“每天有事做,有稳定的收入,心里不空虚了,也不像以前一样总想着喝酒了。”说起那段故事,吐尼亚孜·司拉木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后来,吐尼亚孜·司拉木和妻子在乡里的一家洗煤厂务工,每人每月有4000余元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

过上了好日子的吐尼亚孜·司拉木,最常说的话是“党的恩情、解放军的恩情不仅要铭记于心,更要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听闻要组建“马背巡逻队”,他立马找到刘红磊表达诉求:“我申请加入这支队伍,希望可以通过我,让更多人看到党的光辉。”

“越来越多过上好日子的少数民族兄弟,成了党的政策宣讲者……”看着一个个像吐尼亚孜·司拉木那样发生着转变的村民,刘红磊心中满是欣慰。

“不同民族之间总会有差异,但情感都是相通的。”刘红磊说,“在军与民、各民族间我希望可以成为折射太阳光辉的那滴水,这是我一直坚守的梦想。”

2016年底,刘红磊即将离开部队。是选择回到故乡,还是继续留在新疆,成了摆在刘红磊面前的难题。

当时,妻子郭郁芊已跟随刘红磊在库车生活了近10年。她深知南疆地区的艰苦,也想一家人回老家过惬意安稳的日子。可每次谈到回乡,丈夫总是露出不舍的表情。

一天晚上,没等刘红磊开口,郭郁芊告诉丈夫:“想留下就留下吧,你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正是妻子的这句话,让刘红磊下定了决心。

如今,已升任阿格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的刘红磊帮助包括康村在内的全乡百姓编织新的梦想——乡村振兴。康村的发展模式也不断被毗邻村庄借鉴。

一滴水虽然渺小,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来疆20余年,从退伍军人到乡武装部长,刘红磊对于军民鱼水情和民族团结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党和军队的政策就像太阳光辉,只要每名官兵都甘做折射阳光的一滴水,就一定能照亮民族团结进步的大路。

(采访中得到朱磊、郭智辉、兰威平支持,特此感谢。)

做一颗民族团结的“石榴籽”

■唐照乾

习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基石,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长期以来,驻疆部队始终坚持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民族团结工作,充分发挥人民军队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优势和作用,当好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促进驻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中,军地双方相互支持、休戚与共,形成军地基层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同频共振、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在军地双拥、军民共建等工作中谱写了一曲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动人赞歌。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和希望,人民军队就是要同各族人民站在一起,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

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强国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每名官兵都要做一颗维护民族团结的“石榴籽”,与驻地各族群众紧紧地“抱”在一起。切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严守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争当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