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进入”的小说,会是读者的“第二眼美女”吗

undefined

“难以进入”的小说和“在舒适区”的小说,靠什么各自吸引读者?写地域特色故事如何巧妙运用城市元素?写日常怎样跳出刻板印象……

以城市·现实·创新为题的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研讨会现场,罗伟章、田耳、胡笛、李浩、张楚、来颖燕、王继军、谢锦、阿乙、东君、斯继东、桂传良、张怡微、池上、肖江虹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批评家、文学编辑,分别对赵松、走走、居平、君天、哥舒意、王瑢、小饭、默音、糖匪、王莫之、王辉城、王占黑、三三、栗鹿、王苏辛等上海签约作家作品展开详尽文本分析。

研讨会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上海文化》《思南文学选刊》承办,上海文艺出版社协办。这也是签约作家制度实行以来的首次研讨,以作家、评论家一对一形式,为签约作家作品“把脉”。

随着上海青年作家力量成为当代文学一支劲旅,在全国文坛影响广泛。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制度于2002年推出,至今已签约总21批、近300位作家。入选作家包括已故导演、彭小莲,殷慧芬、陈丹燕、唐颖、彭瑞高、张生、郑春华、王宏图、滕肖澜、任晓雯、那多、周嘉宁、张怡微、路内、王若虚等。2015年之后,三三、吴清缘、王占黑、王苏辛等90后作家数次加入。

对赵松小说集《伊春》,四川作家罗伟章打了个比方,认为属于“第二眼美女”——开始读起来比较吃力,更多是一种拒绝进入或不太容易进入的态度,需要读者耐心缓慢接近。“他的写作有两个面孔,一是比较懒、疏离和拒绝的,另一个是热,对生活充满了纠结和渴望。如同一场冒险,从中发现陌生的人物。”他形容,小说每个部分、局部都有亮光,但亮光和亮光之间存在很大一片幽暗地带。

对此赵松认为,身处互联网时代,提供貌似友好的阅读语境并非作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更希望制造一个陌生的世界,就像一座并不是很高的山,哪怕只有几百米,但很陡峭,不易攀登。陌生化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对当下世界来讲可能更有意义,更让我去琢磨一些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undefined

东君点评王莫之小说里穿插不少上海元素或时代印记的物品,但可贵的是“没有刻意表现上海方言或典型地标”,而是尽可能贴合文本的需求,融合自然不生硬。

肖江虹谈及王苏辛《象人渡》时提到,“写作过程中的姿态非常好,小心翼翼去接近故事本身,而不是非常武断粗鲁展示怎么摆弄一个故事的能力。”比如小说里写日常细节,最后指向的不是生活本身,也不是细节本身,而是导向哲学的追问,“有的小说缺的不是文本的精美,也不是语言,而是流于从日常开始到日常结束,缺少了哲学、美学层面的追问。”

张怡微评价三三《晚春》“对于故事和小说文本的关系有着古典的自觉,小说世界里会提供给读者友好的引导路径。”

《收获》副主编谢锦表示,编辑是专门和作家“过不去”的职业,分析作品时,她也愿意把意见给到对方,“不一定正确,但供作家在未来长远写作中当做另一种声音的提醒和思考。”

作家回应环节,很多真诚告白流淌。小饭坦言——“我知道我是欠文学的,文学是我的救生圈,在我即将沉没的那一刻拉了我一把。”科幻作家糖匪谈到,虽然写科幻小说发生在未来或近未来,但依然会把自己比作“写作装置”,而且小说中的城市性,并不是单一层面地域性,“上海”更多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待人的思维方式等。

“文学生态要延续勃勃生机,关键在青年,青年人是一座城市文学未来的希望所在。”上海市作协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表示,希望通过持续加大文学创作扶持力度,丰富完善签约作家制度建设,组织革命历史与现实主义等主题创作等措施,在文学人才培养、引进以及留住方面壮大作家队伍,推动文学事业新突破。

“研讨会从作品角度审视签约作家制度,让创作者透过评论者慧眼看到提升空间,特别是让全国各地作家、评论家更关注上海新生代作家作品,推动文学高质量发展。”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签约作家是上海文学创作生力军,要让这项制度发挥更高的效能,出人才、出作品。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