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张晓刚《大家庭》系列

5月21日,永乐2021年春拍“国际视野——全球化的当代艺术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此场封面拍品——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2号》从5000万元起拍,最后以7060万元落槌,加佣金8119万元,创下了张晓刚个人第二高价。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2 号》

1995 年作,布面油画,150 ×190 cm

成交价:RMB 8119万(艺术家拍卖纪录第二位)

血缘-大家庭”系列早已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重要也最具时代感的作品之一。该系列捕捉了中国近代历史中未可言说的创伤,以及一代中国人的回忆和集体意识。“大家庭”系列从创作初始,便立刻吸引了国内外艺术界的目光,不仅是张晓刚的艺术名片,更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不可磨灭的作品。1994年开始,该系列开始参加西方各类重要的国际大展,其中包含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等。

《血缘:大家庭12号》作为此系列中的经典之作,可谓是拥有赫赫战绩。细数国际展览,自1996年开始,它一方面参与了德国、英国、葡萄牙等各项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展,如于爱丁堡《追昔——中国当代绘画展》和里斯本的《中国当代15位艺术家展览》,另一方面也不断作为张晓刚个展中的重要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何香凝美术馆等重要的国内美术馆展出。

张晓刚目前拍卖作品TOP10

TOP1

张晓刚个人最贵拍品《血缘—大家庭2号》

180 x 230 cm1996年作,油画

成交价:HKD 98,035,000

佳士得香港,2020秋拍

TOP2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2 号》

1995 年作,布面油画,150 ×190 cm

成交价:RMB 81,190,000

2021永乐春拍

TOP3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

布面油画 179×229cm 1995年作

成交价:HKD 94,200,000

香港苏富比,2014

TOP4

张晓刚 《生生息息之爱》

布面油画 125×97.5cmx3 1988年作

成交价:HKD 79,060,000

香港苏富比,2011

TOP5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号》

布面油画 150×180cm 1994年作

成交价:HKD 65,620,000

香港苏富比 2011

TOP6

张晓刚《血缘一大家庭》

布面油画 179×229cm 1995年作

成交价:HKD 56,660,000

香港苏富比,2011

TOP7

张晓刚《黑色三部曲 :惊恐、沉思、忧郁》

成交价:HKD 54,920,000

2020香港苏富比春拍

TOP8

张晓刚 《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2号》

布面油画 149.4×119.4cm 1992年作

成交价:HKD 52,180,000

香港苏富比,2010

TOP9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全家福2号》

布面油画 110×130cm 1993年作

成交价:HKD 52,180,000

香港苏富比,2012

TOP10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号》

布面油画 149×189.5cm 1996年作

成交价:RMB 40,250,000

拍卖行:中国嘉德,2018

张晓刚与他的“全家福”

“全家福”所传递的思想

构成近期作品的因素,除了历史和现实所赋予我们的复杂心理外,直接的灵感来源出自私人家藏的旧照片,以及中国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碳精素描画像”。我无法说清楚些经过精心修饰后的旧照片究竟触动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哪一根神经,它们使我浮想联翩,爱不释手。也许正因为处在今天的时代中这些旧照片已不仅仅给人某种怀旧心理的满足感,也许它们所呈现出的某种单纯直接而又充满了某种虚幻的视觉语言方式,验证了我对高深莫测的样式主义以及虚夸的浪漫主义的厌弃心理?同时,旧照片和碳精画像一类的图示语言,体现出我非常熟悉而又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其中包含着中国普通人长期以来所特有的某种审美追求,比如模糊个性而强调共性,含蓄,中性而又充满诗意的审美特性等等。

——张晓刚

张晓刚广为人知的是他的代表作——《大家庭》系列作品。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过去几十年前,那些黑白或者彩色老照片的全家福,作品的名称都叫做《大家庭系列》。

张晓刚全家福

2002-2005 年作 布面油画 280 × 450 cm

展览

2007年“黑白灰——一种文化的主动选择”今日美术馆 / 北京

创作于2002-2005年的《全家福》已经是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至臻成熟的作品,同时也是该系列中十分罕见的大尺幅版本。在画面中,灰暗的色调晕染提供了一种与黑白照片相似的背景,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冷峻而深沈的历史底版。在此基础上,张晓刚延续了惯常可见的一家三口家庭肖像的照片范式,夫妻分居图像左右两侧,孩子则坐在父母之间。青年夫妻身着白色衬衫、中山装和中式女西装以及孩子的圆领海魂衫演绎出毛泽东时代的服饰文化,加之人物平静、木讷的表情,“同一化”的时代特质不可抑制地流显而出。只不过,这种“同一”不再仅仅停留于表象的层面,而是更加深入到内里的核心。因此,经由父母脸上的黄色块状光斑和孩子满脸的红色涂写,张晓刚开始植入了“自我”的烙印。这是对过去时光的指涉,同时,也是得以穿梭于过往与当下的时空隧道。“记忆”与“实在”在张晓刚的笔下得以贯通,不仅仅是通由艺术家手绘而形成的虚幻和阴柔的冷漠感,同时还在于一种复杂的心理修辞。在此,“私密化”的家人图像于无形中聚合为一个时代的群体性肖像。而在张晓刚那里,作为纯粹“内向性”艺术家的期冀,促使他最终在这种“公共化形象”与自己的“个体独白”之间寻找到一种更具“陌生感”和“他异性”的视觉语言。从而,张晓刚营造出一种虚幻般的现实,这现实基于历史的图像文本,但同时又无不得益于对记忆的自我式修正。

他的这些作品描绘的都是几十年前普通国人的形象。这些形象有一种被概括,甚至抽象化了的集体特征,神态有些许的紧张和局促不安,眼神显得有一些游离、空洞。

我们看一下几十年前的这些老照片。因为保存的不当,或者药液显影不稳定的等等原因,经常会出现一种变色失真的感觉。

当我们今天看到一幅几十年前的老照片的时候,即便照片中的人与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也会感觉耐人寻味,因为这些照片那种独特的视觉感受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而这一切都被画家准确地捕捉到了,并以他个人的方式进行呈现。

当我们站在张晓刚作品面前的时候,被画中人物那种带有晶体感的眼睛盯着的时候,我们仿佛被几十年前的灵魂注视。很多人看久了张晓刚的这些作品,会有一种被摄魂的感觉,这也是艺术家个人风格的一种强烈体现,和他想传达的一种对于美学风格的探索,所形成的视觉体验。

张晓刚《全家福》

布面油画 150×180cm 1994年作

成交价:USD 4,969,000

拍卖行:纽约苏富比,2007

张晓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以黑白单色而构成,也有一些人物的面部和衣饰会带有颜色。有时候我们看起来觉得有些别扭,甚至有些假,实际上这特别像几十年前那些老的手工上色的彩色照片。

我们今天看那些彩色照片就会有一种矫揉、不自然,甚至别扭的感觉,而这正是当时打上时代烙印的那种视觉体验。画家用他的方式把它变成了一种美学效果呈现在作品之中。

那些连接的细细的红线,就像把我们连在一起的纽带,就是所谓的血缘关系。虽然中国人的血缘关系在过去经历了无数的考验,但仍然坚实的存在,把我们连成了一个大家庭的主体。

“全家福”画风的形成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八五新潮”美术的蓄意反叛和“八九现代艺术大展”的“不再回头”刚刚过去,“走向何种叙述”似乎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抉择的焦点问题。这不仅意味着要选取如何的客体作为叙述的“对象”和“原型”,更在于要以何种的美学方式,去实现适当、合理的客体化。

为此,在九十年代初,中国艺术家们开始在“图像叙述”上呈现为一种“焦虑”的集体性表征,无论是王广义等政治波普艺术家对意识形态浓厚的标识化视觉符号直接诉诸“反讽”和“批判”,还是“新生代”青年艺术家们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情境下凸显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心理特质,抑或是“玩世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们在“虚无主义”的情绪下直呈出泼皮幽默的处世方式,相比之下,张晓刚选择的则是一条内省的路径。

1993年,一次回成都老家探亲的经历让张晓刚偶然在家中发现了一些泛黄的老照片。正如张晓刚在回忆当时照片对于他创作的触动时所说,“1993年,我刚开始画“全家福”时,是基于被旧照片的触动。我无法说清楚那些被精心修饰后的旧照片究竟触动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哪一根神经,它们使我浮想联翩,爱不释手。” 老照片在让他沈浸于以往那段家庭记忆的同时,更让其陷入到一种自省式的冥想之中。其中,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对其震撼尤甚,在那位安静恬美的年轻女士与现实中那个多病、苦恼的母亲之间,发生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维度上的流逝,同时还有生命经验上的偏差。就此,张晓刚以文革时期照片为蓝本创作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在昆明诞生。这些照片不仅成为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的视觉源头,同时,也成就了他在艺术创作历程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如果说早年的《暴雨将临》等草原组画偏重于表现主义一脉的乡土现实主义以及后来 “幽灵”系列作品聚焦于痛苦、孤独和寻找生死之谜本质的超现实主义的话,那么,承载着历史情境的“老照片”则正式开启了张晓刚对于“记忆”因素的关注和探究,并持续成为张晓刚后续创作的主题关照,从“血缘:大家庭”系列中记忆对于生命某种再现方式的里希特式呈现,直至延续到后来“失忆与记忆”主题的持续探索。

晓刚 《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

190×150cm 布面油画 1988

成交价:97.9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90.21万元

纽约苏富比春拍

作为张晓刚最成熟的艺术系列,“血缘:大家庭”系列以个人影像和家庭集体影像的方式,生动地呈现出一部中国社会主义时代的生活史。瓜子脸、单眼皮的标准化形象,严肃刻板、平淡无奇的表情和熟悉的、带有时代特征的服饰,如此种种,总能将人们瞬间带回至以往那个千篇一律的时代。这是对那个时代人物形象的图式化呈现,但同时,又不是完全客观化的挪用,而是借由艺术家时隐时现的红色线条或彩色光斑,注入了对于特定历史的深度反省,以及自我的内心独白。

张晓刚的艺术拍卖价值

张晓刚被公认为中国当代艺术“F4”之首。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他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

其作品曾参与中国美术馆现代艺术大展(1989)、圣保罗双年展(1994)、威尼斯双年展(1995)、光州双年展(2000)等国内外重要展览。他在芬兰萨拉·希尔顿美术馆、澳洲昆士兰美术馆、捷克鲁道夫美术馆、韩国大邱美术馆、捷克·布拉格市立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武汉合美术馆等多地机构举办过个展。其作品被美国新美术馆、旧金山现代美术馆、纽约MOMA当代艺术馆、英国泰特当代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澳洲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日本福冈美术馆、韩国中央集团等国内外重要机构收藏。

张晓刚拥有深厚的国际市场基础。1992年,张晓刚结识了香港汉雅轩的老板张颂仁。在张颂仁的支持和推动下,他参与了多次国际性画展。在国际媒体的频频曝光下,张晓刚引起了海内外藏家的关注,为其市场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从1994年开始,张晓刚的油画作品进入拍卖市场,逐渐在拍卖市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2008年,张晓刚高调签约佩斯画廊,为其国际化道路增加砝码,两者的合作持续至今。

张晓刚作品拍卖

张晓刚2005年单件作品成交价破百万,2006年便已突破千万,目前已有五件超5000万人民币的作品成交。其中,作品《血缘—大家庭2号》于2020年以9803.5万港元(折合人民币8352.58万元)刷新其个人成交新纪录,是离突破亿元门槛最接近的一次。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张晓刚作品市场仍有上涨空间。

张晓刚作品市场经过多次大起大落,如今进入调整后的稳步上升期。从2006年起,张晓刚的油画市场开始放量上扬,成交额一路飙升,并于2007年达到第一个高点。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其成交额有所回落,2009年跌至谷底。2010年,张晓刚的作品市场率先反弹并快速上扬,2011年迎来第二个市场高点,但随着中国当代艺术整体进入调整期,以及近几年来势汹汹的全球化浪潮,中国当代艺术和张晓刚的市场份额都被逐渐蚕食,重要作品已进入收藏终端,新作也有待接受市场检验,因此市场再次走跌。近几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回暖,以及油画板块的关注加深,张晓刚的作品市场出现稳步上涨趋势。此番上升相对2007年以及2011年的迅猛增量,更显理性。

张晓刚的作品价格区间主要集中在10万人民币以下,以及100万-500万人民币,分别占比40%和30%;而对其成交额贡献最大的是500万人民币以上的价格区间,70%的成交额来源于此。

张晓刚低价成交作品以版画为主,占其总成交量的41%,仅次于55%的油画成交量,但成交额贡献不足1%,99%的成交额由油画所贡献。

张晓刚的作品市场具有很强的国际性。27%的成交额与49%的成交量来自海外市场,尤以美国为主,13%的总成交额和14%的总成交量来自于该地区。英国和法国也分别占总成交量的12%与7.84%。一切价格数字都源于市场对艺术史价值的共识,正如批评家吕澎所言:“艺术史决定价值,对艺术史的认识决定价格。”在那一代人之中,没有人的市场史比他更贴合这句话。

艺术家简介

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云南省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画廊、以及私人收藏。他的作品是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他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曾于1997年荣获英国coutts国际艺术基金会所颁发的亚洲当代艺术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