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华
10月24日,我国科学家“以茶为令”启动人工设计的基因调控系统,进而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转化医学》作为封面文章在线发表。这项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得到验证的研究随后却被误解为证明了喝绿茶能治糖尿病。(10月31日《科技日报》)
对于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想当然式地随意发挥与曲解,这种做法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专家的论文说了,喝绿茶可启动胰岛素基因表达分泌产生胰岛素,从而控制血糖,有专家的理论作为背书,就不愁没有人相信喝绿茶可以治疗糖尿病,甚至很难说不会有糖尿病患者从此靠大量喝绿茶来治病。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比如听信某种理论、不用吃药打针就可以治愈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不在少数。
但实际上,医学论文的观点很多都是用来讨论的,不一定完全正确,即使正确,也要看到,医学实验离不开一些先决条件,条件不同,效果迥异。就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来看,绿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影响因素,人工设计的关键细胞是否存在,才是这篇论文的论述焦点。专门挑选好理解的部分来借题发挥,就会歪曲其本意,倘若果真有人信了,就可能深受其害。
随意发挥和曲解医学研究成果,在当前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医学论文大多深奥难懂,当科研人员将期刊上的论文拿到网上发表时,要充分认识到普遍民众很可能择其好懂的一点来加以发挥。因此,当一篇医学论文有可能面对普通民众时,科研人员有责任推出通俗版本。
还要看到,对医学科研成果的故意歪曲,很多都带有其他目的,比如为了推广某种药物或疗法,进而借机赚钱,或者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等,对于这类行为,则需予以打击,避免科普环境遭到这一做法的破坏,公民健康素养被拉低,患者的健康受到奇葩疗法的危害。
本版邮箱:meiripinglun@vip.sina.com
责任编辑: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