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上海嘉定感受智能汽车创新“热带雨林”

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量2023年首次突破百万辆,位于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嘉定是上海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火爆的F1中国大奖赛不久前在这里落下帷幕,而一直热火朝天的是这里汽车产业链上大大小小的企业工厂,记者近日到此探访。

明亮的厂房里,生产机器一刻不停地忙碌,少见工人的身影,只看到智慧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记录着生产状况,一批批货物不仅送往全国各地,还将远渡重洋运往北美、拉美、欧洲的企业……在上海嘉定的安波福智能化工厂,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实现了装配作业自动化、注塑成型无人化、立体仓储智能化和厂内物流精准化。据介绍,安波福中国本土研发的智能化工厂解决方案,可以让运营成本下降30%,相关模式将加快输出到全球市场。

5月23日,位于上海嘉定的安波福智能化工厂内景。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作为安波福全球最大的连接器生产基地及研发基地,厂区研发生产的是集成化、智能化、环保型的车用连接器和中央电气盒等产品。安波福中国区工业工程部经理孙传玉介绍,安波福中国拥有专利数约1700项,目前以每年150项的速度递增,让公司具备先进的开发能力和制造能力。

“中国是全球汽车市场中最瞩目、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我们非常重视汽车智能化趋势,本土团队开发了‘舱泊行一体化’解决方案、4D雷达解决方案等,我们将坚持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孙传玉说。

激光雷达是智能汽车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行业头部企业禾赛科技的科技项目负责人孙文婷介绍,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很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虽然行业技术路线还在分化演进,但是激光雷达将为汽车提供近200米的“可视”能力,提升更高的安全能力。

去年底,禾赛科技激光雷达智能工厂正式启用,园区可以完成近百项激光雷达功能与性能测试以及50项以上车规级别测试,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90%。伴随着汽车智能化的飞速发展,2014年才在上海嘉定成立的禾赛科技,今年一季度已经实现营收3.6亿元,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到59101台,同比增长近70%。

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孕育了一批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主攻研发汽车底盘域控制器的砺群科技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刚刚展出了第一代产品,产品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就像给汽车安上一颗聪明的“小脑”。

5月23日,位于上海嘉定的安波福智能化工厂内景。新华社记者 王辰阳 摄

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朱峰告诉记者:“在芯片和汽车企业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感受到传统汽车零部件变化的风口。以前的汽车是分布式架构,一个控制器对应一个功能;现在要做集成整合,智能汽车要像人一样思考运动,底盘域控制器就要成为汽车的‘小脑’。”

嘉定拥有4000多家汽车上下游相关企业,近年来智能汽车的新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发展,2023年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产业总产出突破3000亿元,形成“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系统。

“嘉定聚集了7万余名汽车产业的复合型人才,约220家汽车‘新四化’企业。汽车产业创造了应用场景和技术需求,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创造条件。”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葛嫣妍说。

记者:王辰阳、戴小河、桑彤

编辑:初杭、白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