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考计算机三级了你还不知道数据库是啥?(一)

据说都要考计算机三级了你还不知道数据库是啥?那我们就来看看第一部分的内容吧!

数据库所有者(数据库的创建者,创建对象的用户。)

客人:客户(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DBO需要将权限分配给客人,一般允许他视图中选择,它没有相应的登录帐户名)

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结构设计每个步骤都按照数据可以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研究设计等几个方面需要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ER自下而上设计。

数据库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社会工作人员一般包括数据库的备份、锁管理、日志的维护等。

数据库维护: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2.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3.数据库性能功能的检测和改善;4.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数据库重构应避免应用程序更改,部分修改内部和外部模式。

数据库恢复顺序:1.最近完全数据库备份2.完全备份后的最近差异数据库备份

完全备份和差异之后的所有日志备份。

数据恢复三种模式:

1)简单恢复模式(仅用于测试和开发数据库使用,或者含有伯只读数据,如数据仓库数据库)。

2)大容量日志恢复发展模式:一般只作为一个完整性恢复管理模式的附加服务模式,不支持点恢复。

3)完全恢复模型

数据库性能优化:

1.数据库系统运行工作环境与参数进行调整:外部结构调整(CPU、网络、调整内存分配、调整磁盘I/O):增加CPU数量或终止发展需要许多企业资源的进程,尽量减少I/0时间,减少磁盘上文件竞争造成的瓶颈。

2.模式调整与优化。

反归一化(增加派生列冗余,增加的冗余列,重新设定表,分区表和新的概要)数据完整性。

3.存储管理优化:1)索引进行视图。2)聚集。

4.查询优化。1)合理地利用索引。2)避免和简化进行排序。3)消除一些大型表数据的顺序可以存储。4)避免复杂的正则表达式。5)使用临时表加速查询。6)不随意使用电子游标。7)事务进行处理

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功能角度分为四个层次:1,表现层2.业务逻辑层(将表现层获取的数据进行组织传递给数据访问层)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DBMS系统实现交互)4.数据持久层(负责保存和管理应用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的主要起因是大量的数据传输和操作数据之间的连接和操作。

数据库管理模式进行定义语言DDL是用于描述数据库中要存储的现实生活世界经济实体的语言。

聚合索引:索引文件的索引列值指定的顺序与数据文件中数据记录的排列顺序一致。

以上就是关于计算机三级数据库第一部分的内容。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