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晚期香港岛上的港口防御炮台

19世纪晚期香港岛上的港口防御炮台

前文中提及了受到1850年代末香港周边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在香港维多利亚城两侧昙花一现的两座临时防御炮台。但是在此之后,香港的防务工程却陷入了20余年的静止,原有的炮台也因为各种原因相继退役,以至于最终到了几乎不设防的程度。这种结果一方面是由于重视自由贸易、轻视军事的英国自由党长期执政;但是同时更是因为英国皇家海军在远东一直保持着绝对优势,使得港英政府基本可以躲在“中国舰队”(China Station)的背后高枕无忧。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香港维多利亚港内的英国远征舰队 来源:Felice Beato

然而随着政党更替、经济形势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香港本身的防御能力问题也终于还是被提上了日程。首先保守党在1866年和1874年两次执政组阁,使得整个英帝国都开始逐渐重视起“殖民地”的防务;然后在经济方面,香港已经逐渐成为利益链条上的一个无法替代的节点,英国在整个远东的贸易和影响力都要依靠这里作为落脚点;最后在军事技术上,皇家海军已经进入了铁甲舰时代,与几乎可以整年漂在海上的风帆舰队不同,铁甲军舰高度依赖于在港口储存的煤炭,因此皇家海军自然也就越来越无法容忍他们在远东最重要的保障基地处于近似不设防的状态了。

既然加强香港自身的防御能力已经势在必行,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了。考虑到维多利亚城区的发展和繁荣的贸易,继续在城市中央建造炮台已经非常不现实,就连固执的香港军部也不得不开始接纳了在左右两侧海道布置防务的思路。但是由于兵力运用和交通等方面的考量,英军一时又无力在远离城区的地点部署重兵,因此最终的部署体现出了一定的妥协——将炮台部署到紧靠城区两侧的位置,这样既不会影响维多利亚城的发展,能起到距敌于港外的目的,而且守军又能很容易的获得来自城区的补给和支持,也不用分散部署有限的兵力。因为这一批炮台的定位都是以阻止敌舰直接突入维多利亚港区为目的,在战术上与之后建造的用于在远距离上与敌舰对射的海防炮台有明显区别,所以我们在这里将它们归类为港口防御炮台来进行介绍。

↑ 1880-1900年代城区的大致范围及已建成的炮台位置示意图(蓝色区域是后来经过填海生成的土地,红色区域是当时城区的大致范围,红圈是新式港口炮台,灰圈为退役的老式炮台,蓝圈为海防炮台) 来源:小宁绘制

1,北角炮台

North Point Battery

在老旧的威灵顿炮台和仓促改建的奇力岛炮台相继于1860和1870年代退出海防体系之后,维多利亚港东侧的水道事实上已经完全敞开。也就是说一旦在这个方向遭到海上攻击,而皇家海军又不能及时支援的话,那对方甚至可能不费一枪一弹就直接在维多利亚城中心登陆!

要封堵东侧的水道,最有效的手段显然是封锁最狭窄的鲤鱼门海峡。然而由于当时香港岛上的开发程度还较低,对于远离城区的炮台支持能力也比较有限,因此英军在权衡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一方案,改为在紧邻维多利亚城区的北角设立炮台。北角早先就曾经有一组英军的兵房建筑,而且面对的水面虽然不及鲤鱼门海峡狭窄,但是距离对岸的九龙半岛也并不算太远,在有限的条件下也能起到保护维多利亚港区的效果。

↑ 1845年香港航海图的局部,图中可见北角(红线)的地理位置,从北角到对岸的九龙之间标注了“港区边界”字样,这条接线也是维多利亚港东侧自鲤鱼门海峡(图中右侧)之后第二个相对狭窄的水道 来源: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

在1877年英国“殖民地防务委员会”(米怜委员会,Milne Committee),的报告中就已经建议香港军部在北角修建一座装备3门7英寸“阿姆斯特朗”火炮(7" RBL,口径177毫米)的炮台,而第二年港督轩尼诗的报告中也提到炮台正在被兴建,但是却将其改为了装备5门7英寸前装线膛炮(7" RML)。当炮台真的在1879年完工时,实际的装备又变成了1门7英寸前装线膛炮、两门12吨9英寸前装线膛炮(9" RML 12 ton guns,推测为5型,口径230毫米)和1门8英寸榴弹炮(8" Howitzer)。

北角炮台位于维多利亚城区东侧的一座名为东山(East Hill)的临海山丘上。从“北角炮台”开始,英军在炮台设计上已经开始摒弃了原先配备护墙和棱堡的要塞式炮台,演变成由钢筋混凝土炮座配合地堡和地下建筑群组成的工事系统。初期的北角炮台前方依然修建有垛土和壕沟,此时负责远程射击的两门9英寸炮和8英寸榴弹炮都位于炮台中部,而另外的7英寸炮则单独部署在北侧隐蔽的混凝土工事中用于直瞄封锁航道,所有炮位的射界都相对较为狭窄。不过后来炮台经过改建,中部的两门9英寸炮最终都被安装到了开阔的环形炮座内。

↑ 1899年香港军部档案中的北角炮台,可见此时中部3个炮位的射界还依然很狭窄 来源:WO 78/3984

1881年的英国“属地防御与国际贸易调查委员会”(加拿分委员会)曾经建议将该炮台的装备更换为3门后装线膛炮和1门64磅炮,但是从1886年的军部文件中却发现炮台的装备变化有限。但是随着此后英军在鲤鱼门的炮台群逐渐竣工,北角炮台已经远离了预想的交火区域,再加上它的位置过于突出,难以隐蔽,因此成为了以训练任务为主的二线炮台。

↑ 1905年图纸中北角炮台中央部分已经改建为两个环形炮座 来源:1905 WO 78/4131

在1894年这里的装备被缩减为仅剩两门9英寸炮;到了1904年又将它们改为两门6英寸7型后装炮(6"BL Mk VII guns)。3年之后,这两门火炮也最终被撤装,没经历过任何战斗的北角炮台从此便处于闲置状态。在1906年英国本土的“帝国统辖殖民地海港武备检讨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Revision of Armaments at Colonial Ports in Imperial Charge)便做出过拆除北角炮台的建议。直到1920年10月港府因为修建道路需要以21184.5港币从军部买下了北角炮台的部分土地,最后在1922年4月剩余的土地也被移交给港府用于房地产开发。

感谢您支持原创,反对抄袭,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宁的酱油工厂》(微信号:XiaoningTang)阅读更多文章

目前原北角炮台的位置修建有皇都戏院(State Theatre)和循道卫里中学(Fortress Hill Methodist Secondary School),原本连接炮台的军路如今被称为堡垒街(Fort S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美军轰炸机经常轰炸位于北角的发电厂,因此日军还曾经一度在原北角炮台的西南侧部署高射炮兵阵地,这也算是这座俗称的“炮台山”与军事最后的一点儿联系了。不过因为曾经存在的北角炮台,地铁港岛线在附近的一处车站被命名为“炮台山站”(Fortress Hill);而著名的电器商店“丰泽”(Fortress)因为大股东曾是北角电站的原因,英文名称和商标也均是源自于曾经的“北角炮台”。

↑ 北角发电站,背后(左上)的平顶小山就是原北角炮台的位置 来源:North Point Power Station

2,卑路乍炮台

Belchers Battery

与东侧的北角炮台对应,英军虽然在维多利亚城西侧也急需建造防御工事来控制海面,但是由于这一侧的水道非常宽扩,因此想利用炮台来封锁相对困难。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驻港英军在这里修建了一组由多座炮台组成的炮台群,而这组炮台群的核心便是最早完工的上、下两座卑路乍炮台。

↑ 军部地图中位于维多利亚城西侧的炮台群:卑路乍炮台(中)、法拉角炮台(左)和义律炮台(右) 来源:War Department

与北角炮台一样,卑路乍炮台最早也是出自于1877年殖民地部的米怜报告。当时的规划中它曾经是青洲岛后方的第二线炮台,仅仅配备3门旧式32磅炮。不过后来由于在青洲岛建造炮台的计划被取消,因此在1878年轩尼诗的报告中这里已经被加强为2门9英寸及1门8英寸后装线膛炮,在1881年的哥士文报告中又进一步升级为惊人的3门10英寸后装线膛炮。

卑路乍炮台坐落在香港军部于1859年及1885年花费42.93港币向政府够得的2号军用土地(WDL No.2)内,背靠西环山而建,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层炮台靠近皇后大道和卑路乍街的路口,距离海岸很近,且直接与皇后大道相连。在下层炮台背后的西环山顶筑有上层炮台,通过军道与薄扶林道连接。与稍早先的北角炮台一样,卑路乍炮台也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环形炮座和地上、地下工事建筑群构成。两座炮台均是在1884年动工,1890年完工,分别花费了£22,883和£22,283英镑。

↑ 1934年英军拍摄的“西炮台群”航拍照片(上),和1924年军事用地地图上的三处炮台(下),注意此时薄扶林道与义律炮台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 来源:the Defence Geographic Centre archive

下卑路乍炮台最初装备了3门安装在气液压隐匿炮架上的6英寸5型后装炮(6"BL mark V guns on HP Disappearing mountings,152毫米口径)和两门6磅速射炮(6 pdr QF guns,57毫米口径)。之后炮台在1904到1905年斥资£1944英镑进行了改建工程,将主炮更改为两门6英寸7型后装炮(6" BL Mk VII guns)。此后这两门火炮一直服役到1939年才被拆下来运往港岛最东端新建成的“哥连臣角炮台”(Cape Collinson Battery),而下卑路乍炮台则在1941年7月大战爆发前获得了从鲤鱼门炮台运来的两门4.7英寸速射炮(4.7" QF guns,口径120毫米)填补空缺。

↑ 6英寸隐匿式大炮的图纸,这种炮架可以让火炮在地下工事中进行装填,只有在发射时才伸出掩体外,大大加强了生存性 来源:Nepean Historical Society

上卑路乍炮台在竣工伊始装备了1门安装在埃尔斯维克军械公司式炮座上的10英寸1型32吨后装炮(10" Mark I 32 ton BL gun on EOC Barbette mounting)和另一门6英寸5型液气压隐匿式后装炮。10英寸1型重炮口径254毫米,在1公里距离上的穿甲深度高达538毫米,它的轻量化版本还曾被皇家海军选用作为4个级别战列舰的主炮。虽然在同时期的欧洲它略逊于12英寸和13.5英寸火炮,但是在远东依然具备很大威慑力,所以该型火炮在历史上仅铸造了9门,其中就有4门被配置到了香港。

↑ 10英寸1型后装重炮,在当时的欧洲以外绝对可以堪称是重量级装备了 来源:Victorian Forts and Artillery

上卑路乍炮台服役期间,英军曾经在1904年左右首先花费£197将原6英寸后装炮更换成了12磅速射炮(12 pdr QF gun,口径76毫米),随后又在1905年花费£1,619升级了10英寸主炮的炮架。在1911到1913年间,英军为了武装新建成的魔鬼山炮台,因此花费£439英镑将上卑路乍炮的10英寸炮改为威力较小(1公里距离上穿透262毫米钢板)但射程更远的6英寸7型后装炮。此后该炮台的12磅速射炮在1915年被拆除,而6英寸主炮则一直服役到1941年并参与了香港保卫战 。

↑ 1920年代从太平山方向拍摄的照片,照片中可见上卑路乍炮台的6英寸炮位 来源:Moddsey

在1941年12月8日日军突然进攻香港时,卑路乍炮台留存的3门火炮均隶属于英军皇家炮兵第965防御炮群(965 DB,英军在二战期间临时组建的自卫性质营级炮兵部队之一)的巴索·福雷斯特少校(Major Basil Forrester)指挥。炮台内除了一名少尉军官以外,守军主要由少量英军、印度士兵(IOR)和香港义勇防卫军团(HKVDC)的士官、士兵及志愿人员组成。在12月13日,为了防止日军利用九龙码头的船只入侵香港岛,卑路乍炮台奉命使用6英寸主炮向九龙码头射击,并成功击沉了几艘驳船,但是炮台也随即遭到了日军炮兵的火力压制。

↑ 明信片上的香港志愿防卫军团制服,这只部队原本是隶属于港府、由驻港欧洲裔男性居民组成的一支小型民兵预备武装,但是在二战之前的危机形势下,也终于开始大量征召华人加入 来源:BS Artist

第二天12月14日,日军主动炮击了卑路乍炮台,期间位于下卑路乍炮台的指挥所被炮火摧毁,导致炮台指挥官重伤,火炮长以及一名印度士兵阵亡。由于英军同时也失去了引导两门4.7英寸速射炮的能力,于是只得把剩余的炮兵改编为步兵。而位于上卑路乍炮台的6英寸火炮此后也没有再参战,直到12月25日英军投降时被守军自行爆破,以免落入日军之手。

↑ 遗弃在上卑路乍炮台的6英寸火炮残骸 来源:Derek Lo

当战后1945年英军回到卑路乍炮台时发现只有已经被炸毁的6英寸火炮残骸依然在原位,两门4.7英寸速射炮已经不知所踪。此后整个卑路乍炮台一直被闲置,直到1956年军部决定将其归还给港英政府,由香港政府公务员建屋合作社(Civil Servants' Co-operative Building Societies)开发为高级公务员宿舍,中文命名为“宝翠园”,英文则沿用原炮台的名称“The Belcher's”。

在宝翠园的工程中,施工现场还曾经意外的挖掘出了当年的那门10英寸1型大炮(不知为何没有按计划被运走),证实了这块土地确实是卑路乍炮台原址(因为军用土地的使用都是直接对伦敦军部负责,因此当时香港政府和民众并不了解军用土地内的情况)。这门大炮被摆放在院内,成为香港历来最大的一门装饰火炮。直到宝翠园在1989年由信得集团(Shun Tak Group)牵头重新开发为高端商业住宅,这门大炮才被迁往香港海防博物馆保存。

↑ 目前收藏在香港海防博物馆的10英寸1型火炮,是全球仅有的3门存世英制10英寸重炮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1门1型炮 来源:香港海防博物馆

3,法拉角炮台及义律炮台

Fly Point Battery & Elliott Battery

卑路乍炮台落成后,英军又围绕着它接连修建了两座炮台,即法拉角炮台和义律炮台。这些炮台一起形成了一个拥有不同纵深配置,可以相互配合策应的炮台群,即“西炮台群”(Wast Batterys)。

感谢您支持原创,反对抄袭,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宁的酱油工厂》(微信号:XiaoningTang)阅读更多文章

法拉角炮台于1890年落成,耗资£3,083英镑,炮台主要装备了另一门10英寸1型后膛重炮,以便与上卑路乍炮台的同型重炮配合。除了主炮以外,这里还配有一个装备“.303口径马克忒-诺登费尔特”重机枪(.303 Maxim-Nordenfelt Gun)的机枪碉堡。整个法拉角炮台的主体建筑位于卑路乍炮台西南侧大约一百米远,通过两条交通壕与薄扶林道连接。这处炮台存在了大约20年,它在1907年被提议退役,并在1910年将10英寸主炮拆除用于新建的海防炮台,原址仅剩一队机枪支队驻守。1929年香港大学兴建利玛窦宿舍(Ricci Hall)时最终将原炮台建筑完全拆除。

↑ 1891年法拉角炮台的地图(上)和地下结构的剖面图(下) 来源:WO 78/5360

与法拉角炮台类似,英军后来又在卑路乍炮台的东南侧修筑了一座新的义律炮台,三座炮台的位置大致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座炮台具体的完工时间不详,估计在1900年之前。炮台装备有两门与上卑路乍炮台同型号的12磅速射炮,工事结构上同样也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只是所属两个炮位的距离很近,都紧邻薄扶林道。

义律炮台也仅仅服役了十几年,便在1912年转为训练炮台、1913年完全退役,它所在的土地也在1916年改建薄扶林道时被部分占用。剩余土地在1941年被用于建造香港大学罗富国科学大楼(Northcote Science Building),后来又在1990年成为港大百周年校园和宝翠园的一部分。

↑ 1905年香港公共太平间的照片,背景山顶可见义律炮台(中上)和上卑路乍炮台的6英寸主炮炮位(右上) 来源:eternal1966c

后记

除了本文中介绍的北角炮台和“西炮台群”之外,驻港英军还曾经在维多利亚城背后的山顶修建了域多利炮台(Victoria Battery)和松林炮台(Pinewood Battery),虽然严格来说它们也属于是港口防御炮台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这两座炮台位于较远的山顶,主要负责远距离交战,与本文中介绍的炮台有较大区别,因此我将在后文中单独介绍它们的故事。

随着英军在鲤鱼门、昂船洲和摩星岭分别构筑起最前沿的海防炮台群,主要防御港口区域的北角炮台和“西炮台群”也就成为了二线的次要角色。此后爆发的日俄战争等一系列实际战例也证实了新式军舰无需冲入港区,就可以在远距离上使用大口径火炮轰击并极大地削弱港口及港内军舰的运作能力,因此显然原有的海港防御炮台已经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了,甚至很可能根本无法参与到未来的战斗中。

↑ 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正在查看旅顺口内被击毁的俄军军舰 来源:AFR

1906年英国陆军的“帝国统辖殖民地海港武备检讨委员会”在对香港进行了考察之后,拍板决定对香港的炮台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断舍离”。大部分以港防思路建造的炮台都受其影响在仅仅服役了最多20年左右之后就被放弃了。尽管此后包括皇家海军中国舰队司令蓝敦上将(Adm. Hedworth Lambton)和英国陆军总监法兰济上将(Gen. John French)等一批位高权重的守旧将领对撤销香港的港防炮台意见极大,不过依然只有硕果仅存的卑路乍炮台被保存了下来,并最终在二战的香港保卫战中发挥了一点点可有可无的实战作用。

↑ 蓝敦上将是英军在布尔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但是他后来在担任皇家海军中国舰队司令期间坚持认为当时的英日同盟会把英国卷入与美国的战争中,届时美国海军的战列舰队将一路闯入维多利亚港,并掩护数千人的部队直接在中环登陆攻占香港 来源

Mary Evans Prints

但是尽管如此,这些港口防御炮台是驻港英军重启香港防务工程,并改变思路将防御工事部署到维多利亚城两侧的一次系统性尝试。这次尝试在实践中坚定了香港军部以及英国本土各个委员会对于香港防务思路的信心,并且还为之后的战术思想的改进设定了基准点。虽然这些港防炮台的服役时间并不长,但是它们却为之后香港最宏大的海岸防御工程拉开了序幕。

在下一篇中,我们的目光将暂时离开香港岛,集中关注一下隔海相望的九龙半岛上曾经出现过的几座炮台,希望您能喜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