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挖出一艘“宝船”,工人捡走一泥瓶,如今可值3个亿

2010年9月17日,刚经历过一场特大暴雨的山东菏泽积水累累。而位于闹市区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正当建筑工人开始抽水清理工地时,接连挖出的陶片陶罐不禁牵动了在场大伙的心弦——难道,这是挖出了个古墓葬?

工人们连忙上报报警,正当欲窥古墓乾坤时,一块长木板却推翻了他们的猜测——这并不是古墓葬。那埋藏着众多文物的地底又会是什么?除了这些陶器木板,又还有什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艘神秘的沉船。

难以置信!暴雨冲出沉船

2010年9月16日的下午,位于山东省南部的一座小城——菏泽,下了一场难得一见的大暴雨。对于一个身居内陆的小城而言,排走整夜的暴雨并不算一件易事。直至第二天,城市里仍然积水累累。

9月17日上午,城中的国贸中心建筑工地因积水过多、工人不得不先抽除积水再继续施工。然而在暴雨的冲刷下,积水一过,他们便意外地发现了一些陶片与陶器。

最开始,工人们不过是感到有些好奇,忍不住继续深挖几米。然而,不远处的一声大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满地泥泞之间,他发现了一个完好的陶罐。

紧接着,一只龙纹大罐显露一角、腐烂的木板、陶片、陶器、瓷器逐渐聚全,这些物件的出现,不禁让大家有了一个心惊的猜想:不会是挖到了古墓葬吧?

这个念头一出现,大家便紧张了起来。工人们迅速地将此事上报,工地的负责人杨明炉闻讯赶来,眼见一地瓷器碎片、陶器碎片,心中不禁“咯噔”,立马命令严密看管挖出物品的指示。同时拨打了报警电话。

“暴雨冲出瓷器碎片”的消息不胫而走,身处闹市的建筑工地便立马被“围观”起来。

为了保证现场物件不被浑水摸鱼,派出所很快派来干警拉起了警戒线,同时通知了菏泽市的相关文保单位。

当地文物处即刻响应了“商厦建筑工地发现古墓”,派来主要考古人员来到现场,待其对现场进行初步勘查。

考古人员来到现场后,“见着是几块竖着的板子立在那“,又由于木板窄而厚,又被水泡得肿胀、腐朽难闻,他们便初步认定:这是一个小型的古墓葬。

然而,这个结论却在之后的发掘工作中被推翻了——随着发掘清理工作的开展,一块带着桅杆的长木板的出土,粉碎了古墓葬、人类生活遗址的猜测。他们不得不相信,这是一艘沉船!

险些不保!闹市里的宝船

“最先露出来了船体尾部的两个舱,测量后基本确定该船的残体长……”船舱的发掘,确立了古沉船的轮廓。而菏泽古沉船的工作便就此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菏泽古沉船是一艘木质内河货船,船体左舷外板已脱落不见,但船舶底板基本保持完整。船体整体保持了沉船时的状态,向右倾斜不低于五十度。虽能看见右舷外板和舷伸甲板均有破裂、变形状况,但是其余列板基本尚存,十分难得。

相关专家根据已显露出来的古船轮廓进行分析,并得出:古船应该有六个船舱,有五个船舱已被清理出来。而尚在泥沙中的船尾部分应当还有一个船舱,长3米左右。

为保证挖掘效果及船体完整,当地文物部门特意邀请了鄄城县造船厂的两位老师傅前来助阵。

这两位老人如今年过七旬,自祖上便以造船为生,深谙各类船只。得知发现了一艘古船,便二话不说,立马前来做指引工作。

两位老人基本能将船舱的功能、结构分析得头头是道,有力地推进了考古挖掘工作的进程。

从老人的反应也不难看出,在内陆出土一个完整的古代沉船遗址,是十分罕见、也是十分幸运的。

众所周知,在现今的钢筋森林之中。凡是要立起高楼,万万离不开的便是钢梁的支持。而建筑工地更有“打地基”的说法,在建设高楼时的,工人的第一步便是“打桩”。

顾名思义,“打桩”便是将钢筋混凝土打入地下,而在此过程中,地层会受到极大破坏,通常会因为过于强大的重力击碎掉地下的土层与石块。

但是菏泽沉船却是幸运的——后来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一处水泥桩距它不过是1.3米左右,可谓为“擦肩而过”的距离。

倘若这处水泥桩打下时再稍微偏离一些,古沉船便会被彻底击碎,而沉船所承载的珍贵历史资料、实物文物也将不复存在,这将必定成为我国内考古史上的遗憾。

一鸣惊人!沉船宝物无数

自2010年9月17日发现沉船以来,经过长期的发掘与清理工作,这艘沉船已出土了包括但不限于铜钱、玉器、陶器、瓷器等几十件文物,可谓是硕果累累。

实际上,这艘沉船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考古价值。虽无法确定具体的沉船所处年代,但是可以根据其出土的宋代铜钱、元代陶器等文物推测,沉船应当处于宋元时期。

而菏泽古沉船的整体结构既有着通常元代内河船舶的共性,同时还设置有专门用于排水的船舱与实际可用的各类当时先进船件。这更是国内的首次发现。

宝船中发掘宝物达一百二十多件。先是“金耳环”、“瓷瓶”等依次现身,又有对古代度量衡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的木尺、增添寿山石实物证据的成对寿山石罗汉雕塑、涵盖了景德镇、钧窑、龙泉窑、哥窑等多个瓷系的瓷器……件件精品,都让考古人员惊喜不已。

其中,两件玉壶春瓶的出土惊艳了众人。一件出自从魏晋开制,止于清代康熙年间的龙泉窑,作为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窑系,其烧制青瓷细腻、婉约。

整体造型美轮美奂,可谓精品;另一件玉壶春瓶出自景德镇,以最为闻名的白瓷显身,温润如玉、明如镜,以牡丹为饰,十分精美。

除此以外,一件出自磁州窑的龙凤纹罐也是相当重量级。磁州窑特色鲜明,白底黑花,将国画与书法集于其上的风格,开启了中国彩瓷的先河。

而出土的这件器形硕大,龙纹凤纹造型活泼、喜庆欢快,是当时颇受百姓欢迎的纹饰。

然而更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在对沉船的第九个舱室进行发掘时,一个更为重磅的文物慢慢“现身”。

据当时发掘者所说“通体体积太大,还是让男同事帮忙抱出来的”——只是他们当时都不曾想,这件瓷器,正是千金难求的元青花珍品一件。同时经过近一周的发掘,出土了两件已经破碎的青花瓷盘。这些元青花,令人惊喜不已。

价值连城!宝船里有宝瓶

一泥瓶值三个亿,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因为这个瓶,正是“元青花”。

面对眼前三件青花,出于考古的严谨性,在没有经过专家定夺、斟酌时,并未对外公布三件皆为元代青花瓷器。

但当地文物部门为此特意请来了省文物商店的经理,几次三番专家鉴定,又对所有出土遗物、沉船形状进行分析认定,在认定其为元代官商在内河行驶时所使用的船只后,才最终确定这三件确为元代青花瓷器。

提到元青花,不得不说的便是在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拍卖会上,以1568.8万英镑拍出的“鬼谷子下山”。

这件元青花的拍卖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2.3亿,若按当时黄金市值计算,足足可价值两吨黄金。在当时,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经此一役,本在收藏界中炙手可热的元青花更是如日中天。然而,元青花的珍贵之处便是其稀有性。目前,整个东亚的元青花数量不过五六百件,国内也只有一半不到。而完整品、精品更是少之又少。

在元代,青花瓷并不是当时统治阶级所青睐的用品。比起明清时期的皇室特意命名窑专制瓷器而言,元代时的蒙古族更爱金银琉璃、玛瑙水晶。

所以后世认为,元青花的烧制更多则是用来笼络外交关系所用。故元代瓷器上的花纹,如横S纹、莲花纹等,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元青花则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交融产物。

元代作为青花瓷刚刚出现的年代,当时的烧制技术更是不同于后世。作为专用礼物,元青花常用颜料为“苏麻离青”,这种来自于伊朗的矿物所烧制的青花有层次感、也有线条的晕染感,它的特征并不具有通用性,并且无法仿制。

作为与明代的斗彩、清朝的珐琅彩一齐被列为世界三大名瓷的元青花,在沉船中一口气便出土了三件,实属难得。其中两件虽是残件,但也足够精彩。

一件是元代青花鱼藻纹高足碗,通体青白釉,竹节型的柄,底心装饰鱼藻纹,下面还有九朵仰莲瓣纹相称。青花用色深浅浓淡变化得当,游鱼生动而自得,水草摇曳,画面协调得像一幅青花水墨画。

另一件名为“元代青花芦雁纹盘”,盘子胎质细白,釉色莹润,葵花口盘。虽为三件中器形最小,但是画风清丽,盘口绘有卷草纹,内绘菊花满地、芦雁穿梭,俨然一幅秋意盎然之景。即使都有破损,但是这两件元青花瓷器的估价仍不小于百万元级。

最好的便是一只高达42.5厘米的青花龙纹枚瓶。这只“泥瓶”器型完整,通体青白釉,颜色温润、画面繁复,有六层纹饰自上而下遍布瓶体。

腹部的龙纹怒目圆睁,侧颈回首,神态生动,周围祥云环绕。器形硕大,堪称元青花中的“重器”。即使在地底沉睡多年,却仍然不减其色,饱满浓艳,是罕见的元青花精品。

在考古发布会之际,有人私下问询文物商店经理文物价值。其只是保守而言:“若拿出来拍卖,起拍价1.5亿。”

至此,沉船文物价值过亿消息便传开来,但无论是其本人亦或者其他专家后来都不止一次提过“1.5亿太过保守”。这可谓为传世珍宝。

险些不保!闹市里的宝船

饱览了宝船宝物风采,但仍有问题困扰着人们:在闹市里发现古代沉船,听起来简直是匪夷所思。这里怎么会有沉船?这艘沉船又怎么会在今天的闹市区?

山东菏泽身居内陆,是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之处,境内无江河湖海,离大海可谓有千万里远。古沉船的出现便成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但提到内陆有船,便不得不去追溯历史地理了。

实际上,早在原始社会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菏泽便是文明的交汇区域,甚至在齐鲁文化与其他文明交汇时,也被称为“天下之中”。当时的菏泽地区并不同今日,尚且还有湖泽遍地,河流多支。而这艘古沉船正处于元代时期黄河北支的河床之上。

菏泽当时的海运、河运十分发达,其境内也有一条人工挖出的漕运河。名为“赵王河”。但在后来,“赵王河”历经了数次改道,原本的河道便逐渐偏离。曾经的河道经过岁月磨砺,变成了冲积平原。但这条沉船所在的位置,却仍停留在原本的河道上。

然而,从出土的器物不难看出其货物的珍贵性。那为何没能在当时便打捞上来?

为了更好研究这艘沉船,了解船只沉没时期的地质地貌,文保单位请来了专业人士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被聘请的教授认为:在船的左边正有一河心浅滩,而可以根据地层的关系初步推断,在古沉船沉没时,水流方向致使古船在行驶中触到这块浅滩,从而发生侧翻,便也来不及去打捞文物,船上的人也只能惊慌逃命了。

而之前文物部门邀请来的两位老师傅也认为:船的右前方有受到过撞击的痕迹,船体冲击后便开裂变形。

由此,我们也能推测出较为完整的情况了:船的右侧遭外力撞击,左侧碰到了沙洲或浅滩后倾翻。

而众人只顾逃命,便留下了许多生活用品、货物遗落在舱内,也有一些用具在意外后落到了河床上。而河水、流沙则很好地提供了保存文物的条件。

但在目前看来,一切尚未完全定论。无论是哪种解说都有质疑存在,然而完全真实的情况,只能再等待后人探寻了。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许多线上文物展活跃起来。而这艘古沉船得到复原之后,展示在了山东省菏泽文物馆的线上大厅内,为后人提供研了究元代木船形制及制作工艺的标本。

同时,在上级文物部门的协调之下,菏泽古沉船的考古成果单独成为“古沉船展厅”,展示在菏泽市博物馆中,作为其镇馆之展,常设在馆内。

2021年,这个依托沉船发掘所策划的“元代沉船出土文物陈列”的展览,展出了包括前面所提的三件元青花珍宝在内的一百二十多件精美文物。

通过对文物的展示与说明,为大众再现了菏泽古代发达的河运文化和丰富的元代社会生活。

结语

这艘闹市中的沉船,无论对于当地政府还是当地群众而言,出现得十分突然。然而其蕴藏的宝藏,却是被专家认定已为山东省范围内已发掘的古船保存最好、出土器物数量最丰富以及研究价值、考古价值最高的古沉船遗址,更是人类沉船考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一场暴雨,冲刷出古船的轮廓,给予了后人一把照亮当时当地的明灯,让我们在模糊的历史板块里得以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一艘沉船,找寻到元青花的踪迹,让珍品得以流存、名扬。沉船的发现,是幸运的必然。然而还要如何挖掘沉船背后的故事,则靠今人的努力了。(史论)

参考文献

[1]孙明.大朝余晖:泥沼下的菏泽元代沉船[J].东方收藏,2011(11):53-55.

[2]王守功,张启龙,马法玉,李罡,吴双成,李胜利,孙明,马静,宫衍军,郅同林,朱来劲,张玉民,房成来,张胜宪,林雪川,徐姗.山东菏泽元代沉船发掘简报[J].文物,2016(02):40-49+

1.DOI:10.13619/j.cnki.cn11-1532/k.2016.02.003.

[3]王守功,孙明,阮浩,刘富国.菏泽沉船与元青花[J].走向世界,2011(07):64-67.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