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奎:中国扶贫基金会援助24个国家,探索民间组织走出去的成功经验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减贫经验,分三个部分:1.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减贫。2.瞄准贫困成因,创立品牌项目减贫。3.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自2005年到2019年底,我会已经在24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实施了国际人道救援及减贫发展项目,总投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惠及约90万人次。”在凤凰卫视和凤凰网主办、青花汾酒首席赞助的《2020与世界对话·国际减贫论坛》上,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分享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减贫成果。

多年的国际减贫合作实践,让刘文奎深深地感到,社会组织在参与国际减贫合作方面大有可为。尼泊尔的一位受益学生在收到爱心包裹捐赠后,说:“虽然知道中国是尼泊尔的邻国,但总觉得很远。但是现在,我很想去中国看一看。”

刘文奎:中国扶贫基金会援助24个国家,探索民间组织走出去的成功经验

以下是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同时也是联合国发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十年计划的开端之年。在这一关键节点,受邀参加凤凰卫视与凤凰网联合举办的《2020与世界对话·国际减贫论坛》,我感到十分荣幸。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中国为此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尤其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以前扶贫攻坚的基础上,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八年持续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是中国重要的减贫经验之一,作为一家中国社会组织的代表,我想以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实践为案例,把我们在国内和国际参与减贫的实践和经验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减贫经验,分三个部分:

1.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减贫。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专门致力于减贫的社会组织。我们的减贫资金是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获得,绝大部分来自企业、机构和个人的捐赠。自成立以来,截至2019年底,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会累计筹措扶贫资金和物资67.33亿元,受益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4030万人次。目前,我们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之一。

2.瞄准贫困成因,创立品牌项目减贫。在国内,我们瞄准导致贫困的主要成因,聚焦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救灾扶贫等四个领域,创立了母婴平安、小额信贷、新长城助学、爱心包裹、百美村宿、善品公社、童伴妈妈、顶梁柱、爱加餐等系列公信力强、有影响的品牌项目。工作重心从短期援助项目转向长期发展型项目,从注重短期困难救助到长期能力建设,为贫困地区带去了新资源、新观念,取得了良好的减贫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发展经验。

3.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分享中国减贫经验。在专注于国内减贫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开展了国际发展援助项目,分享中国减贫经验,帮助沿线国家民众摆脱贫困。我们秉持“大爱无疆、民心相通”的国际化理念,紧紧围绕消除贫困、零饥饿、健康福祉、优质教育、清洁饮水和体面工作等六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工作,我们的国际发展援助项目瞄准贫困社区和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是贯穿我们所有国际项目的鲜明主线。

自2005年到2019年底,我会已经在24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实施了国际人道救援及减贫发展项目,总投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惠及约90万人次。目前在缅甸、尼泊尔、柬埔寨、巴基斯坦、老挝、蒙古国、埃塞俄比亚、苏丹、纳米比亚、乌干达等10个国家开展了长期发展援助项目,并在缅甸、尼泊尔和埃塞俄比亚三个国家注册成立了国别办公室。

2020年3月27日,为应对全球疫情的暴发和蔓延,中国扶贫基金会积极响应“丝路一家亲”民间抗疫共同行动,正式启动“我们和你在一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援助行动。截至11月,累计募集和调整国际抗疫资金3710万元,通过尼泊尔社区防疫洗手站项目,在尼泊尔建立了285个洗手站,通过微笑儿童项目向埃塞、尼泊尔、缅甸发放4万多个粮食包,通过添加个人卫生用品升级了20多万个国际爱心包裹,主办并参与了11场中外抗疫经验分享会,还积极协调医疗物资捐赠,向缅甸、老挝、埃塞、苏丹和蒙古国捐赠了2500套防护服以及8000个口罩。

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国际减贫合作秉承大爱无疆、民心相通的理念,同时在项目实施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是“尊重当地”,我们开展项目首先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第二是“需求导向”。项目的设计应当基于当地民众的切实需要,项目开展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严重。

第三是“伙伴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强调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执行,整合中国与受益国社会组织的经验。

第四是可持续:一是项目设计上慈善型和发展型相结合;二是要建设本土合作机构的能力,也要尽可能聘用当地专职员工。

我会开展的国际减贫项目合作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赞扬和认可。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先生在评价我会国际减贫工作时说到:“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创了民间组织走出去的成功道路,成为中国民间组织成功走出去的首批探索者和宣传者。”

苏丹前总统巴希尔、尼泊尔前总理柯伊拉腊和现总理奥利、埃塞前第一夫人罗曼·塔斯法耶、缅甸教育部长苗登基、柬埔寨首相办公室副主任盖里维西都纷纷用书面和口头表扬的方式,肯定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国际减贫项目。

我会国际项目近百万受益人,都是切实得到了我会帮助的贫困弱势群体,他们在获得帮助的时候,对项目高度认可,也纷纷表示感谢。尼泊尔爱心包裹项目的受益学生苏尼塔获得爱心包裹捐赠后,萌生了对中国的向往。她说,虽然知道中国是尼泊尔的邻国,但总觉得很远。但是现在,我很想去中国看一看。

我会国际减贫项目也得到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表彰。2017年,我会获得CCTV慈善之夜“一带一路”公益践行者奖。2019年,我会国际微笑儿童项目入选了由联合国系统、世界银行等七家组织评选的全球最佳减贫案例。2020年,国际微笑儿童项目又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优秀案例。

多年的国际减贫合作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社会组织在参与国际减贫合作方面大有可为:

第一,社会组织参与国际减贫合作,有利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减贫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研究和应对区域乃至全球的贫困问题。

第二,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利他、中立、创新和深入基层的特性和优势,联接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基层民众,通过实施贴近民生需求的减贫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早日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社会组织可以创造形式多样的减贫机制,提升减贫项目的效果和效率,如多方联动的筹资机制,参与式决策和使用机制,关注受益主体的能力提升机制等等。

第四,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是对政府扶贫的有效补充。社会组织不但可以募集社会资源,惠及更多贫困人口,还能引进先进的项目管理、监测和评估经验,使减贫工作更加精准、更有成效。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以上就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参与国内、国际减贫合作实践分享。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全球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扶贫基金会愿与在座的各位一道,加强国际减贫交流合作,为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谢谢大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