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020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慢性肝病患者的总人数已经突破了4.4亿人。而在所有慢性肝病类型中,最为高发的慢性肝病就是“病毒性肝炎”。
所谓病毒性肝炎,并不是出现在肝脏上的自发性疾病,而是由嗜肝病毒感染诱发的炎症。
对病毒性肝炎有过了解的人应该知道,它在临床上被划分了不同的类型,比如甲型、乙型等就是我国常见的两大类病毒性肝炎。
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明明都被统称为病毒性肝炎,甲型和乙型肝炎到底有何区别呢?
1、传播途径方面
之所以病毒性肝炎会有不同的名称划分,是因为造成肝脏炎性感染的病毒种类不同,且病毒的传播方式也都不同。
甲型肝炎就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而诱发的炎症,这种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在体外,常常会通过饮食或排泄物传染。
也就是患者进食了甲肝病毒污染过的食物或水,最终发生了病毒感染。此外,部分水产品也可能会携带甲肝病毒,比如牡蛎、螃蟹等接触后,就存在感染的风险
而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要比甲肝复杂的多,这种病毒广泛存在于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的体液、血液中。
因此,它的传播途径包括了性、血液和母婴等三大方面。在我国所有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了X渠道传播。下一代,则是通过母婴、血液等渠道传播。
2.、症状差异方面
当患者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在初次感染的几个星期之内,患者往往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这包括了高热不退、周身关节疼痛、腹痛、腹胀等。
有部分患者在病情发展期,还可能会出现肝细胞黄疸,表现为全身皮肤、巩膜和黏膜的异常黄染、尿液浓茶色。黄疸的出现,也是许多甲肝患者就医检查的主要原因;
而与甲肝不同的是,感染乙肝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病毒携带者并不会有明显的表现,就算是进行肝功能筛查,也可表现为正常。
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发展到慢性乙肝之后,其危害就会逐渐超过甲肝,甚至是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癌变。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急性乙肝的初期阶段,也可能会出现类似于甲肝的症状表现。
3、治疗方面差异
甲肝的治疗关键就在于急性期,由于甲肝的症状表现十分明显,所以通常都会在急性期及时发现并开始治疗。
相关研究显示,如果此阶段进行规范性的治疗,大部分甲肝患者都会被治愈,且只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即可,不用其他的治疗手段;
但乙肝则不相同,对乙肝患者而言,如果在急性期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未来可能会一直处于病毒携带期阶段,不会发展为慢性乙肝,且预后效果较好。
但是,慢性乙肝的起病非常隐匿,且治疗的过程相当漫长,到目前为止临床依旧没有治愈慢性乙肝的方式,患者只能坚持规范治疗。
总而言之,之所以病毒性肝炎会有不同的划分,就是因为它们的病发原因、症状以及治疗方面都不相同,所以虽然被统称为病毒性肝炎,但是二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因此,只要被确诊为病毒性肝炎,需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此才能将疾病尽早控制,避免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