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地·塞上老街|一睹明清遗韵 看历史留给呼市的年轮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为深入挖掘和推广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发展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热点,全面提升内蒙古文化和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提高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在媒体和网络的推广热度,为内蒙古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提供新指南,主办了“2021年内蒙古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经过前期的海选征集、网络投票、专家推荐等环节,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66个“2021年内蒙古网红打卡地”,今天小编为您推荐塞上老街,带您一睹明清遗韵,感受老呼和浩特的旧影浓缩。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称。 塞上老街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街区,是呼和浩特市发祥地之一,有着400多年的历史。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踏在古韵犹存的塞上老街上,循着蒙古族风格的浮雕壁画、穹庐屋顶、勒勒车毂……彷彿看到千年来游牧民族与汉族间繁忙的集市贸易。老街向人们讲述着民族融合的辉煌历程,成为老呼和浩特的旧影浓缩。

塞上老街的历史,要追溯到明代兴建大召寺的时候。

据说,当年为方便施工人员食宿,在离工地不远的地方,为他们搭建起临时驻地,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一处市井之地,也就是最初的塞上老街。

塞上老街始于明、清,兴盛于民国,修缮于上世纪90年代。老街最初叫朋苏克街,后来改称通顺街,如今,因承载着呼和浩特的历史与文化,被重新命名为塞上老街。

1997年以前,老街两侧的店面还都是土坯房。后来政府为保护历史遗迹、以修旧如旧原则,对其重新修缮。修缮后的老街东端竖起一座醒目的牌楼,正面书塞上老街,背面字题明清遗韵,成为一条拥有浓厚游牧民族底蕴的古玩街、工艺品街。这里有独具魅力的掛毡烫画、驰名的皮画,还有于此发端的蒙古刀、蒙古酒具、蒙古服饰等。

塞上老街全长380米,全部建筑充分体现明清时期特点,塞上老街作为挖掘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已经初步体现出了它的商业价值。每年从世界各地前来感受草原游牧文化,一睹明清遗韵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不仅有各式传统文化遗物向游人诉说着历史,更有新兴的现代民族手工制品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