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梦瑶、郭碧婷、吉娜,谁是最嫁入豪门最惨top1?

杨奇函被假白富美骗一百万的事儿还在发酵,被骗的事情真假存疑,可也激起了网友们玩梗的心。因早期杨奇函说过,在他眼里世界上好的同性恋只有三个名额,意思是大部分同性恋都不咋地。

杨被骗一事爆出后,大家纷纷调侃,在杨奇函的世界里好女人的名额也许一个都不剩了。

此时关于“世界上的xx只有三个名额”的梗越来越有趣,有网友说“如果世界上的娱乐圈夫妇只有三对是真的恩爱的,我把名额给奚梦瑶+何猷君、郭碧婷+向佐、郎朗+吉娜。”

从杨奇函为什么能被假白富美骗?到大家爱讨论的为什么男明星会娶女网红?以及为什么加入豪门的女明星要成天挂在热搜上?我们来谈谈审美与功利性。

要说审美的功利性,自然要先说审美的非功利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到“自然之美是不计利害关系,自然之美是不经概念而经感觉的。”,所有关于审美的非功利性学说里,我认为最好理解的角度是:

当我们拥有审美体验的那一瞬间是不存在功利感的,而当人类去追求美、塑造美时会无形的产生功利。

审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指向一种整体、根本功利性。首先美的产生与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人对于美的追求无形间会提升美的价值,千百年来人对美的需求,无形间促进了美的拥有者获得巨大价值。

为什么女明星嫁了豪门还要天天挂在热搜上?硬要说“嫁给了爱情”也行,但大部分几乎就是嫁给了热搜。女明星大多数是美的拥有者,她们靠美收获了巨大的价值。

为什么男明星容易被网红收割

就算功成名就有作品,让她们一开始获益的依然是作为美的拥有者,而这种特殊性,在嫁入不是那么鼎盛的豪门时就是最好的婆家门面。

为什么男明星爱网红?为什么假白富美盛行?综合上面简单的概念科普,因为审美活动具有功利性。审美是非功利性体验,但却从功利性发源。

人在审美时也有慕强心理存在,杨奇函要真的确认对方是又白又富的白富美后才愿意与人交往。

假白富美塑造出来的光环能获得更多的婚恋准入门票,有时炫耀是快速找到同类的方式,相同的审美符号同样。

而男明星娶网红与和网红恋爱,则更好解释了。也许对人的喜欢和爱不能被彻底的量化和功利化,而一张脸的价值,就是有功利性可言的。

在当代男性的审美活动里,功利感比女性审美活动的功利感要强很多,女朋友=自己的面子,网红脸=四舍五入证明我有本事。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的审美更世俗功利?男性更在意雄性竞争力,把身边的女性也纳入资产的一环。女性更多的是把男性当伴侣,侧重的是快乐体验和情感需求。

为什么网红脸能长在男性的审美点上?一方面符合原始的审美,幼态且可得性强;另一方面这种脸也是财力的象征,审美的那一刻是没有功利可言的,而在追求美的过程里和后续的活动里是有功利性存在。

审美活动的功利性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模仿美的路上,大家更爱参考大火和有知名度的女明星。

由于早年欧美的经济文化发达,早期国内的审美也更偏爱欧美面孔,几乎很少关注印度等国的审美。

审美的功利性在生活中十分普遍,而审美的非功利性也很常见。非功利性原理主要来源于这个事情是否曾经让你感到开心舒适,是否有过一种美好的体验。比如之前推荐的巴黎婚纱走秀,大部分人会在一瞬间觉得美与快乐,这样的审美体验就是非功利性的。

泛审美时代

了解完审美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后,我们其实可以根据这两者来推测大部分人的泛审美喜好。什么样的美能勾起人曾经美好体验相关的经历,那这种美就会受欢迎。

黄子韬直播说自己爱上了一个韩国女明星,如果对方愿意答应他做她女朋友,他可以原地娶这位女明星。一些人猜测这个被黄子韬暗恋的女明星是iu。

更有趣的是,突然有人讨论:认为半藏森林主要是学iu的风格。所以在风格和做网红上,可以先找到一个当红的女明星,分析她的风格,然后做简略版本的她,下沉市场收割粉丝赚钱。

半藏和iu身上这种乍一看邻家的感觉,基本都能勾起人的美好回忆,两人在不同的领域都较受欢迎。

而我们似乎也在进入一个泛审美时代。泛审美指的是审美不再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们的活动范围进入了广泛的社会领域,包括商品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等。这是一种审美活动的泛化。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与生育挂钩的生物性审美逐渐不再是第一偏好,而与社会性以及体验感挂钩的审美将长盛不衰。

泛审美时代的一个特质还是利害性对于审美活动的强介入,这种利害性表现在审美对象上就主要体现为形式化法则、虚拟性法则和欲望叙事性法则在审美对象上的运用。

形式化法则指绝大多数商品都注重产品设计与包装,产品通过色彩和线条构成一个消费文本,大众在对商品的外形迷恋中选择商品,形式化法则把审美与实用性强烈的联合在一起。大牌奢侈品的包装几乎就有形式化法则的理念在里面,大部分女性的化妆品包装审美也是,

而虚拟性法则是指虚拟一个情感氛围,比如神仙水会塑造用它的女性都是坚毅独立的,当你与她的广告产品达成共情时,就达成了一次自我情感的虚拟历程。

再次是欲望化叙事法则。消费社会的商品,追逐的是一种表达快乐,强化的是观赏效果。而大众欲望的满足期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市场需求,磕cp、明星剧照、影视剧里的性暗示等等,欲望化法则把审美与生理性联系到了一起。

具体看以上三个法则,明星的走红几乎都离不开以上三种法则运用。从包装造型、到氛围情感的共情、再到与粉丝互动提供的“追星”快乐。

在消费社会中,我们的审美趣味更多地是由媒介文化决定的。媒介文化使得大众的审美趣味更多地跟着这些媒介文化在转动而失去了自我的决策力。一些原本一般的明星和商品也因为媒介的包装和炒作变得红火受青睐。

有一句说的很好:在传统的审美情感满足中,移情冲动可以让心灵得以持久净化,抽象冲动则让心灵得以安定和永恒。而大众情感在商品消费中注重的只是片刻的欢娱。

珍惜审美的非功利性时,也要警惕审美的功利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