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术人物|博伊曼斯的“允诺”,她们的“莎翁梦境”

比利时艺术家米凯尔·博伊曼斯的个展“允诺”4月9日在上海PRADA荣宅开幕。博伊曼斯是同辈中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他在精练的绘画语言和描绘对象之间营造一种模棱两可的张力,以刻画人类的生存状态。

在美国,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日前宣布任命金·科纳蒂为首席策展人。在上海,三位女性艺术家花々、屠娟、卡卡,在大沪联合艺术空间展现了画布上的“莎翁梦境”。不久前,81岁的中国台湾摄影家、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得主张照堂辞世。

上海|比利时艺术家博伊曼斯

个展“允诺”在荣宅举行

博伊曼斯肖像,摄影师:Alex Salinas

4月9日,艺术家米凯尔·博伊曼斯(MICHAËL BORREMANS,1963年生于比利时)个展“允诺”在上海PRADA荣宅开幕。博伊曼斯是同辈中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他在精练的绘画语言和描绘对象之间营造一种模棱两可的张力,以刻画人类的生存状态。在他的画作中,人物和日常物品被孤立于各自的世界,沉浸在荒诞、不可名状或梦幻般的氛围中。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对当前社会政治事件或艺术史的微妙或直接的影射。

博伊曼斯,《A2》,2004,布面油画,40 x 35厘米,由艺术家本人和David Zwirner提供

博伊曼斯,《Five Cones》,2020,木板油画,21 x 29.3厘米 © Michaël Borremans,由艺术家本人和David Zwirner提供。摄影师:Peter Cox

“允诺” 展出了博伊曼斯23幅绘画作品和一部影像作品,分别陈列在荣宅建筑的两个主楼层中。建筑本身家庭式的历史空间增强了博伊曼斯作品所传达的不合时宜之感。进入门厅,公众将置身舒适而私密的空间,其中摆放着定制家具,展示着艺术家的美学理念。在建筑的一层空间通过一系列表现怪异之物的绘画作品直面艺术家的创作,同时展出的还有短片《The Storm》(2006年)。短片画面呈现三个静止不动的人物,唯一变化的元素是光线及其角度,带来关于姿态和符号的有力视觉叙事。荣宅二层空间的展品描绘身处模糊不清、充满心理暗示氛围中的无名人物。穿梭在不同的展厅空间,观众可以体验艺术家作品中历史与当代的多重联系,以及与这座二十世纪早期别墅独特环境的对照。

正如艺术史学家和策展人Jeffrey Grove所写的那样:“博伊曼斯巧妙地引出了这些历史类比,但没有陷入致敬或模仿的陈词滥调,而是为他的绘画注入了批判性的当代意识。”他的作品始终弥漫着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感觉,在所描绘场景那看似熟悉和亲密的表面之下,往往潜藏着一种迫在眉睫的恐怖感。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黄松)

纽约|金·科纳蒂

被任命为惠特尼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金·科纳蒂

据艺术论坛中文网报道,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日前宣布任命金·科纳蒂(Kim Conaty)为首席策展人,4月8日起生效。自2017年起,科纳蒂一直在该机构担任绘画和版画策展人。去年秋天,前首席策展人斯科特·罗斯科普夫(Scott Rothkopf)接替了离职的亚当·温伯格(Adam Weinberg)担任馆长,科纳蒂填补了他留下的职位空缺。在新的岗位上,科纳蒂将负责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和购藏,以及展览和修复工作。

在向《纽约时报》谈及科纳蒂的任命时,罗斯科普夫坦率地表示:“在任命金的时候,重要的是考虑到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敏锐性和智识上的复杂性,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这个时代。对于像惠特尼这样一个致力于当代艺术和理念的博物馆来说,这些都是关键的特质。”

在惠特尼工作期间,科纳蒂曾策划了广受赞誉的展览“爱德华·霍珀的纽约”(Edward Hopper’s New York,2022),露丝·阿萨瓦(Ruth Asawa)和玛丽·科斯(Mary Corse)的大型个展,以及群展“平凡无奇:日常静物版画”(Nothing Is So Humble: Prints from Everyday Objects)。她还参与领导了博物馆藏品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在来到惠特尼之前,科纳蒂曾担任布兰迪斯大学罗斯美术馆(Rose Art Museum at Brandeis University)策展人,此前还担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绘画和版画助理策展人。此外,她还担任过2008年惠特尼双年展的协调人,并曾在该机构担任实习策展人和研究员。她拥有威廉姆斯学院硕士学位和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博士学位。(畹町)

上海|花々、屠娟、卡卡

女性艺术家笔下的“莎翁梦境”

“序章:莎士比亚的梦境”女性艺术家三人展,4月6日在上海大沪联合艺术空间开幕,展出花々、屠娟、卡卡的创作,她们跨越各个年龄段,却都以自己的艺术语言,融通东西方文化,不断挑战自我,绘写艺术篇章。

大沪联合艺术空间开幕现场,花々(左4)、屠娟(左3)、卡卡(左2)

花花,以其素人画家的身份,用画笔绘制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她的作品是现实与幻想的交织,创造出一个既繁忙又宁静的超现实世界,她称之为“挪用艺术史”,旨在为观众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花花作品

屠娟,上海的陶瓷/玻璃艺术家,凭借对材料的精湛掌握和雕塑基础,创作出气势恢宏的艺术品。她的《山脉系列》通过玻璃捕捉自然景观的壮丽,而《虫洞系列》则探索时间与空间的概念,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微观宇宙。

屠娟作品

卡卡作为一位综合媒介视觉艺术家,通过对纸张材质的深入探索和烙铁烧纸技术,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她的艺术特色在于对纸张可塑性的挖掘,以及对脆弱性的哲学思考。

卡卡作品

策展人朱育宏说,三位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材质为笔,以内心深处为纸,共同绘制了一幅关于梦想、自然和情感的艺术对话。她们的作品展现了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场艺术力量的邂逅并非偶然,而是命运的呼唤,在大沪繁花艺术空间中生发。展览主题“序章”,取自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原文为“what's past is prologue”。对于三位充满诗意的女性艺术家,今天不仅是序章,更是未来无限可能的开始。

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为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蒋奇谷。展览将持续至4月21日。(畹町)

中国台湾|摄影家张照堂

81岁在台辞世,曾获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张照堂(1943-2024) 图片:林振东

中国台湾摄影艺术家张照堂于2024年4月2日辞世,享年81岁。他的创作领域横跨摄影、电视、电影、纪录片、实验电影等视觉艺术,并常年投身编辑、策展与影像教育,曾获颁台湾文艺奖、金马奖终身成就奖与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杰出贡献奖。

张照堂1943年出生于台北板桥,毕业于台湾大学土木学系。1965年,他与郑桑溪举行“现代摄影双人展”,其视觉风格颖异的作品有别于主流的沙龙传统而引发注目讨论。其后,他陆续参加“现代诗展”(1966年)、《剧场》季刊于1967年举办的实验短片展,以及“不定型”展(1967年),持续追求前卫的艺术表现。

1968年起,张照堂开始在中视担任摄影记者,参与制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电视纪录专题片。其中作品《古厝》与《王船祭典》分别获颁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及金钟奖最佳摄影与剪接奖。除了纪录片制作外,张照堂也担任剧情片的摄影,作品包括1973年的《再见中国》(唐书璇执导),以及1984年的《杀夫》(曾壮祥执导)、《唐朝绮丽男》(邱刚健执导)与《淡水最后列车》(柯一正执导)。

同时,他持续从事静态摄影创作,并参与编辑出版与展览策划。他参与撰写和编辑的出版物包括《影像的追寻:台湾摄影家写实风貌》(1988年)、《台湾摄影家群象》丛书(1989年)等。其主要影像作品集包括《岁月风景》(2010年)、《岁月印样》(2010年)、《岁月照堂》(2013年)与《岁月·定格——张照堂》(2017年)等。

1997年起,张照堂开始任教于台南艺术学院音像纪录研究所,并曾担任该校音像媒体中心主任、音像艺术学院院长。也曾于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与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等地兼任教职,讲授纪录片与摄影创作等相关课程,也是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的推动者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