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满族民俗专家富察晨枫先生亲自绘制了很多逐渐失去的满族民俗老物件,而且全都标出每个部件的名称,现在这些民俗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今天主要是选取富察晨枫先生亲自绘制满洲民居陈设和一般满洲人身着。因现在同为富察家族的大庆傅振东提供的图片与资料,我们编辑在一起,提供给大家。
这是满洲民居一进门的格局,偏厦子(在屋外借主房墙而建)、倒闸子(在室内阴撇间壁出来的小房间),是满族住宅常有的建筑结构。带个马达姆进城住(孬目)。俄语演变过来的,马达木、孬目都是俄语音,具体汉字是什么我也不清楚。孬目是指旅店单间,不是满族人室内小开间,满族人室内隔间叫倒闸子。
这是满洲民居卧室部分的格局。
这是满洲人育儿用的悠车。这应是传承非常悠久,远古的时代,避免被动物侵扰,把孩子放进挂在树上的悠车。
满洲地区寒冷,这是满洲屋子内用于取暖的火盆。红楼梦等满洲小说里有描述。
这是满洲人过去晚间用于照明的灯具。
这张图为大庆傅振东提供,并详细标注出了解说,使得大家一目了然。
这也是过去的日常用品,酱油醋瓶和篦子。
鸡毛掸子和蝇甩子
这是做满族特色美食饽饽的用品。
这也是做满族美食的用品
这是过去的农业用品。
婴儿学步车
过去的日常用品。
这是过去满洲民居院子里都能见到的碾子。
这是过去满洲民居院子内常见的水井。
这是满洲人出行的一身的打扮。
这是满洲人出行,穿戴的用品。
过去满洲生态好,为了防蚊虫,满洲无论男女都喜欢抽烟。女人实际上不喜欢烟味,所以女人的烟袋要长,男人的要短。过门的媳妇每天要给公婆点烟。
大庆傅振东对古老的满族百姓服装解说是这样的:春秋穿夹裤夹袄,两层布分里子和面子,便服手工裁剪缝制。夏天穿单裤汗榻一层布,便服手工裁剪缝制。冬天穿便服勉腰大棉裤,内外可套单裤,不穿短裤裤头衬裤等,腰系布条腰带。上身穿便服棉袄,内衬汗榻。另有坎肩、马褂、棉袍按需搭配。脚穿夹鞋、棉鞋、乌拉等。头戴单帽(瓜皮帽)棉帽有狐貉兔羊毛皮大帽,中老年戴四耳棉帽。秋衣秋裤是后来才有的。上袖上腰对襟的都叫洋服。多数满族人不穿洋服只穿便服。没见到过的可能不信,但这是事实。
大庆傅振东还谈到了过去满洲人的价值观,古老满族评价优秀女人标准:四方大脸(健康)炕上(心灵手巧针线活好)地下(做饭干家务)全行。屁股大多生男孩。优秀男人标准:五大三粗,肩宽屁股小下力能干活。女人享福是三台不上(井台、磨台、锅台)不跳水、不磨面、不做饭。男人享福是吃香的哈辣的。这标准早就过时了。
以上根据富察晨枫和大庆傅振东提供资料编写而成。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