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菜市北街社区以心换“新”,架起服务新就业群体桥梁。于悦 摄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调查结果,全国新就业群体总量达8400万人。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一般指导购员)、网约送餐员、房地产经纪人员以及保安员等非全日制、季节性、临时性的灵活就业群体,在新业态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们身边的新就业群体,正在用他们的“新”合力服务社会,也感受着社会各界对该群体不断提升的关爱。
网络架起桥梁
助推“新声”力量
今年29岁的刘闰博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毕业于长春光华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在南方闯荡过一段时间,但最终回到了家乡,创建了个人工作室,从事播音主持网络授课、短视频制作和配音等工作。
“我的工作基本是在网上接的。”刘闰博说,也因此,他每天面对电脑和话筒的时间比较多。其实,配音员是个老职业了,但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工作、学习、娱乐,需要配音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比如有声书、网络短剧、各种电商推介、电影、广告、游戏等,相应地也就产生了网络配音员。同时,网络配音员为各地各类配音需求者提供服务,并以互联网为桥梁开展业务,许多年轻人对此很感兴趣,跃跃欲试。尤其是随着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声音行业用户的使用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这两年AI技术快速发展,对我们这样的网络配音、直播行业的冲击蛮大的。像一些要求不高的,使用AI配音,价格可能比人工低,成本小,有的甲方公司就可能选AI了。”他表示,使用AI配音也有弊端,就是缺乏情感,像是流水线出来的商品,它是不能完全取代配音员的。刘闰博的工作室开了有几年了,在市场上也算占有一席之地。他说,从事新兴行业,需要有应对风险的能力,不然很难一直走下去。“虽然我们这个行业会有一些瓶颈,以后发展可能会有曲折,但对我来说,影响没有想象中大。”
创业小有成绩,刘闰博也积极参加街道社区等组织的志愿活动,化身青年宣讲员宣传、推介家乡。他还加入了绿园区青年联合会,关心关注创新创业、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工作,把青春的更多光和热播洒在家乡振兴发展的大地上。
当下,越来越多像刘闰博一样的“互联网原住民”选择成为社会新就业群体,而这样的就业新形态对就业服务保障提出了新要求,相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完善,为新个体、新职业提供成长舞台。同时,在走访中了解到,作为基层治理中“最活跃”的力量,广大新就业群体喜欢也希望能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使命感、成就感。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服务社会、助力发展、贡献力量。
路上的“加速度”
需要用心呵护
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小哥是路上大家最熟悉的“加速度”。中华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该群体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农业户籍人员比例较高。因为收入和配送效率成正比,他们也更追求速度。
货车司机王闯(化名)前几年在汽车配件厂上班时,月薪五六千元左右,后来辞职了,贷款购置了一辆箱货,挂靠到长春一家个体小型物流公司。干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收益不错,又贷款购置了第二辆车,雇司机开车。去年年底,王闯还完了两辆车的贷款。“收入还行,拉过五花八门的货,苞米、蔬菜、鸡鸭鹅、牛、信鸽……全国各地哪都跑,活儿特别多,回来也不空跑。”虽然比在工厂上班赚钱,但辛苦程度翻倍,而且常年在外奔波,他既耽误了成家,也无暇照顾患病的母亲。王闯表示,春节前因为路滑,出了事故,虽然有保险,但修车耽误的时间,自己也要损失一些。对于该群体的“急难愁盼”,王闯说,他和兄弟们最希望奔波在外时,能找到更多“放心停车、踏实睡觉、吃热乎饭、洗热水澡”的驿站。
现如今,网购成为了百姓主要的消费方式之一,快递员、快递驿站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春一家菜鸟驿站的经营者小鹤(化名)表示,自己属于个体经营者,“现在驿站也不好干”,因为有些快件破损等情况发生后,驿站也有“连带”责任,会承担一定比例的赔偿。现在很多驿站、超市、饭店等都有代收快件的业务,负责的小区状况、与快递网点承包者商谈的计件模式等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该群体在工作自由的同时,也缺乏行业统一规范、模式监管等。
而对于与驿站常年打交道的快递员来说,情况也十分不同。知情人士透露:“顺丰、京东的快递员保险完善些,其他家的快递员一般会有意外险,但不是正式职工,都是片区网点的老板雇佣的,大多数都没有基本工资,有些是计件,也有按月开固定工资的,派多少件都是这些钱。”据了解,快递员普遍月收入平均约5000元,片区大、派件量高的快递员能赚得更多一些,但普遍工作时间长,没有双休,一旦请假,自己派送片区快递就会堆积,询问、投诉电话就可能被打爆。
创新服务模式
点亮暖“新”之光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新就业群体的身影穿梭往来,他们既是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也是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近年来,多个街道、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服务、资源整合,推出一系列暖“新”举措,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家”的归属感,更逐步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力量”。
“天气寒冷,你们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暖,更要注意安全……”近日,长春市二道区荣光街道总工会开展“冬日暖心·情系服务圈”送温暖慰问活动,工作人员把装有保温杯、手套、暖贴等保暖物品的“暖心礼包”送到新就业群体手中,并叮嘱他们在户外工作时要及时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去年以来,荣光街道总工会持续关注新就业群体需求,发挥工会服务站作用,开展各类慰问活动,为新就业群体营造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
为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和凝聚力,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菜市北街社区着眼于新就业群体所面临的“歇脚难、充电难、喝水难”问题,精心设立“暖心驿站”。驿站配备饮水机、手机充电设备、雨伞等物品,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临时休憩场所。并在“暖心驿站”开展了心理咨询、矛盾调解、维权等方面咨询,为新就业群体个人成长发展与权益维护保驾护航。同时,社区持续开展暖“新”服务,精心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爱心义诊等活动。
从“送货人”到“社区合伙人”,新就业群体不仅是服务对象,更逐步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长春市绿园区林园社区鼓励快递员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及时反馈安全隐患,参与志愿服务。长春市朝阳区则推出的“朝阳小哥e点通”平台,让外卖员随手拍井盖破损、占道等问题上传,积分还能兑换生活用品。奔跑兔公司的预备党员刘春阳说:“上传问题几分钟就解决,感觉自己也是社区的一分子!”
在新经济形势下,新就业群体呈现新的特征,相关部门正在不断努力完善相关政策,为这一群体提供更好的就业保障。(韩玉红 于悦 马贺)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