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华轩
如今在网络上,经常出现海森崴和库页岛的有关信息,网友们都在下面纷纷留言,惋惜这片曾经我们的国土落入他人之手。其实在100多年前沙俄时期,这两个地方就改名子了,只是我们自己还叫"海森崴""库页岛"。假如那片国土不丢失,就不是东三省了,可能是东五省或者东六省,海森崴这个天然良港就是东北地区的出海口。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只有残酷的现实。
这片土地是怎么丢失的呢?下面简要介绍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要从第二次鸦片战争说起,那次战争结束,清政府认输,于是就签署了《北京条约》,这个条约是和三个国家分别签署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又称《中俄续增条约》,是俄罗斯帝国和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相当于四个江苏省),西北60万平方公里土地。
其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是英法联军,就是火烧圆明园的那帮家伙。
1854年,英国人要求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以取得更多的特权和利益。 其实英国人的要求是野蛮的、是毫无道理的,《虎门条约》中的"最惠国待遇"根本不包括"修约"这一项。 这种问题只要清朝援引几条国际法就可以令英国人哑口无言,偏偏清朝闭关锁国又狂妄自大,举国上下竟无人懂国际法,而这种愚昧无知正是英国人要利用的。 法国人一看,英国人要修我也要修,于是也要修改中法《黄埔条约》。 英法的要求让咸丰觉得自尊很受伤,所以他送给英法两个字:不行! 知识给人以力量,愚昧也给人以力量。咸丰之所以会这么拽,就是因为愚昧给了他和他的大臣们以力量。宅在紫禁城里的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地以为,大清国世界第一,根本不知道科技这个玩意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以为英国最多只是在大清屁股后面拾屁吃,只是多追了几步而已。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嘛,那只是一次巧合,胜败乃兵家常事。
修约谈崩之后,英、法两国很快做好了开战的心理准备。但他们还缺少两样东西。 一是士兵,英法联军当时兵源不足。 二是怎么找个开战的借口。 很快,士兵和借口都有了。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英法联军大败俄国人,有了士兵来源。 同年,大清帝国也发生了两件事情——与英国人有关的"亚罗号事件"、与法国人有关的"西林教案"(天主教传教士马神父在广西被杀)。至于事件真相如何,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两件事给英法找到了师出有名的直接借口。 本来英法还想拉上美国一起出兵的,可美国人说自己国内经济低迷,政局不稳,南北内战山雨欲来,出兵一事,实是有心无力。不过可以给予口头支持,从外交上威胁大清国,还让英法记得打赢之后别忘了叫上他们一起修约。 虽说美国人不够意思,但箭在弦上的英、法两国是不可能放弃出兵的。 1856年年底,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的进程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如出一辙。 战争开打后,清朝虽有死节之臣,也有忠勇之兵,可打死一名联军士兵平均下来要牺牲五百名清军,这仗还怎么打,这不是拿着鸡蛋碰石头吗。 英法联军从广州出发,势如破竹,一路北上,于1858年仲夏,到达天津大沽口。 天津,北京的东大门。
眼看着英法联军势头强劲,清政府决定谈判。1858年4月,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陆续来到大沽口外,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六日内指派全权大臣谈判。俄、美的照会还表示愿意充当"调停人"。咸丰帝一面命令清军在天津、大沽设防,一面派直隶总督谭廷襄为钦差大臣,前往大沽交涉,并把希望寄托在俄、美公使的所谓"调停"上。英、法侵略者并无谈判诚意,只是以此拖延,加紧军事准备。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炮轰大沽炮台,驻守各炮台的清军奋起还击,与敌鏖战。但谭廷襄等毫无斗志,弃守逃亡,加以炮台设施陈陋,孤立无援,大沽失陷。26日,英法联军溯白河而上,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6月13日,清政府慌忙另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桂良等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恫吓下,分别与俄、英、法、美签订《天津条约》。
英法对《天津条约》根本就不满意,随即又挑起事端。兵峰直指北京。
他们认为,只有打进北京,清朝皇帝才会认怂签约。咸丰一看英法联军势不可挡,心里开始有点犯怵,于是咸丰派人告诉联军:换约没问题,但你们必须得按藩属国朝贡的仪式入京! 三叩九拜的那一套又来了!战败者哪有发言权,联军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咸丰的无理要求:我们不会接受任何贬低使节身份的接见仪式,为保证这一点,我们要派军队随行保护。 咸丰心想,既然好说不行,那就来阴的吧。遂指示前线将领僧格林沁:洋人不是想带兵进京吗,你给我趁机教训一下他们,记得悄悄击之,只说是乡勇,不是官兵。 英法联军根本不在乎咸丰的小动作,他们压根就没把清军放在眼里,因为他们认为,蒙古郡王僧格林沁调教出来的蒙古骑兵,还是之前遇到的那些腐败军。
但这一次,他们可是大错特错,僧格林沁此人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他是清军那边唯一拿得出手的将领。 僧格林沁牢记咸丰的嘱咐,很好地利用了英法联军的轻敌之心、地利和人数优势,真在天津大沽口一带把英国人和法国人给揍了一顿。英法联军因此退出天津待援。据比较靠谱的史料记载,此战清军毙敌近百,是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军所打的唯一一场胜仗。 胜利的消息传回帝都,北京顿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并宣布《天津条约》无效。英法大败,丢了这么大的人,哪能甘心。大清君臣还沉浸在小小的胜利之中时,英法联军就已卷土重来。英法联军这一次没给僧格林沁机会,一路打到北京通州附近。 帝都面临陷落危机,发现事态不妙的咸丰再一次展现了他的"机敏"。
他决定收回说过的话:别打了!我们投降,《天津条约》有效。 但英法怎会如此便宜地放过咸丰:停战可以,但《天津条约》不够赔付我们的损失,一切条件都要重新谈! 英法一强硬,咸丰就彻底没了脾气。 接下来,双方派出代表在通州谈判。可谈来谈去,双方在进京的礼节问题上还是没有谈妥,又是那个三叩九拜的迂腐礼节。如果咸丰开放一点,别拘泥所谓的礼节,后果也许会好点。洋人坚持要带兵进京,至于下跪行礼的事情让咸丰想都别想! 得知谈判结果不理想的咸丰,当即被气得七窍冒烟,愤怒之下的他又想到一个"妙计":绑架。 僧格林沁,你把对方的谈判使团给我抓起来,咱们以这些人质为砝码,好与英法谈判。 僧格林沁是个擅长贯彻领导意图的好下属,执行力非常强,当即出兵虏获以巴夏礼为首的英法使团一行三十九人,全给投进了大狱,有没有上老虎凳和灌辣椒水不好说,反正后来活着回国的人不多。
袭击使团,国际法之大忌!(据说这也是英法联军进北京后疯狂的原因),英法联军立刻展开报复,咸丰以人质要挟英法的计划彻底破产。1860年9月,英法联军在通州八里桥击溃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直逼紫禁城下! 都能感觉到屁股下的龙椅被炮火震得颤动的咸丰,再也顾不上"天下共主"的尊严,下定决心跑路,毕竟再不跑就该没机会了。 跑路之前,咸丰匆匆叫来弟弟恭亲王奕訢:我要北上热河打猎(北狩),国事就暂且托付给你了!把难题抛给奕訢,他拍拍屁股走人。英法联军攻下北京城,在北京,联军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圆明园里的宝贝几乎被洗劫一空。至于不小心"洗"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宝贝,也便宜了闻讯而至的当地大清子民。
沙俄趁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的空当,在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原来,沙俄早就看中了中国的两块肥肉,一块是海兰泡,另一块是江东六十四屯。他们想将两片土地彻底地划拉到自己名下,怎么办呢?把原来的主人一个一个全杀掉,这样的无主土地可不就变成自己的了吗? 俄国人的大屠杀从7月16日开始,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两地的几万中国人或被淹死、或被烧死、或被射死、或被刺死……哀鸿遍野,血流成河。这就是俄国人!
再看看北京这边,国都失陷,皇帝的度假村圆明园被烧,终于迫使咸丰放下了那点可怜的坚持,接受现实,低头认输。咸丰派人通知奕訢:告诉英国人和法国人,让他们别打了。我们投降,让他们快些来换约。
奕訢不负咸丰厚望,在跟英国人、法国人又签了几个不平等的卖国条约之后,英法终于不打了。 英法终于消停了,但无耻的沙俄登场了。
虽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得连内裤都输掉了,甚至他们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也在战争期间一命呜呼,但是俄国人心理素质"极好",居然趁英法入侵之机在中国东北闹事,索要领土。现在眼看老对手英法即将从中国撤军,再也无人敢干预自己,心黑、手狠、脸皮极厚的俄国人遂遣使通知咸丰:赶紧满足我们的领土要求,要不然请你尝尝沙皇陛下的炮火! 咸丰的那点可怜的自信心早被英法给打没了,况且还要留着点家底去镇压太平天国,他哪敢节外生枝。于是派出头号"谈判专家"奕訢和俄国人谈。 国势如此,奕訢能有什么办法。俄国人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把西北以及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据为己有。由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仍以清朝战败而结束。我们的库页岛、海森崴归了沙皇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