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了,节气 | 1024

【霜降】 三大物候变化 豺乃祭兽 还记得 雨水 节气时,我们说过的“ 獭祭鱼 ”吗?水獭把鱼摆放在岸

【霜降】

三大物候变化

豺乃祭兽

还记得 雨水 节气时,我们说过的“ 獭祭鱼 ”吗?水獭把鱼摆放在岸边,就像在祭祀一样。 霜降 的“ 豺乃祭兽 ”,和“ 獭祭鱼 ”的情况相似:豺狼等食肉动物,此时的捕猎行为更容易被观察到,同时也可能存在收集猎物的情形,就被人类当作“祭祀”了。

草木黄落

“ 草木黄落 ”就比较通俗易懂了, 霜降 节气,植物纷纷枯萎,所以汉代张衡的 《定情歌》 之中说: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 。

蛰虫咸俯

“ 蛰虫咸俯 ”,其中“咸”的意思是皆、全都,“府”的意思是垂头,也就是说,蛰伏起来的虫子都垂了头。明朝 郎锳 编写的 《七修类稿》 中说: “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

【霜降】For Fun

霜降 节气,既然主推的是“霜”,当然就不能忘了 《诗经》 之中的名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以,这个节气我们先来看看“蒹葭”吧!

古时所谓的 “蒹葭” ,如今所指的植物就是 芦苇 。有人问,为什么不在 白露 节气里说这句诗,而要放在 霜降 呢?那是因为 霜降 才是观赏 芦苇 的好季节。 芦苇 的果序,也就是俗称的“穗”,成熟后会变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古人称之为 “芦花” ,也是秋季里颇值得观赏的景观。宋代诗人 王十朋《芦花》 诗道: “悲秋已过黄花节,照眼浑疑白帝城。更类吾家子猷棹,飘然乘兴雪中行。” 把 芦花 比喻为雪,这是要天冷之后才能见到的景致。

另外一种 霜降 节气里最适合观赏花卉,名叫 “拒霜花” 。宋代编写的 《锦绣万花谷》 一书中记道: “拒霜花,树丛生,叶大,而其花甚红,九月霜降时开,故名拒霜。” 因在较寒冷的季节里依然开放, 苏东坡 有诗称赞它道: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不但拒霜,而且好像怡然自乐一般。

古人所谓的 “拒霜花” ,如今的中文正式名叫 “木芙蓉” ,是一种落叶的高大灌木,花开得较大,有单瓣,也有重瓣,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而后渐变为深红色。只不过,虽然有 “拒霜” 的名号, 木芙蓉 却还是不能在太冷的地方生长,在我国华中、华东、华南、西南,栽种用作观赏的 木芙蓉 较常见些。像河北、辽宁等省区,虽然也可以栽种,勉强不死,却不能当作寻常花卉来观赏,而是需要小心翼翼地照料。

对了, 牡丹花 的别名叫做 芙蓉木芙蓉 就是和 牡丹 相比,才起了这么个名字。当然从华贵到艳丽, 木芙蓉 都比上不 牡丹王安石 在诗里把 木芙蓉 比喻为美人初醉的模样,倒是挺恰当。

【霜降】Do What?

霜降 这个节气,对古人来讲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往往和征战、阅兵、演武有关。明朝编写的 《熙朝乐事》 一书中记载: “霜降之日,帅府致祭旗纛之神,已而张列军器,以金鼓导之,绕街迎赛,谓之扬兵。” 除了展示军械,也有骑兵专门进行表演,谓之“飙骑”。全国多地都有类似的风俗,比如山东黄县,在祭旗之后,要在演武场内比试骑射之技,杭州的军事演习则要放火炮,正所谓 “炮声振地,动摇山岳” 。

至于民间, 霜降 时节正吃河鲜的时候啦。明代 高濂《遵生八笺》 之中说,在 霜降 这天之后,才可以吃螃蟹,一来此刻螃蟹最为肥美,二来时令适宜,在 霜降 之前吃蟹,有可能造成身体不适。

除了 螃蟹霜降 也正是吃松江鲈鱼的季节。从唐代开始就有这样的讲究: 霜降 时捕捉新鲜的 松江鲈鱼 ,尺寸大于三尺和鲜食,不足三尺的,用来制作“ 干鲙 ”,也就是生鱼片。 松江鲈鱼 的“ 干鲙 ”制法,是把鱼肉用布包裹,沥水之后细切,与香花香草一起置于盘中。 霜降 之后, 松江鲈鱼 肉嫩白如雪,一无腥气,古人才取来生食,赞之为“东南之佳味”。只不过,今人认为淡水鱼体内的寄生虫较多,古代直接制作生鱼片的吃法,风险比较大,因此并不提倡。好吧,至少 霜降 后的 松江鲈鱼 ,肥嫩鲜美,在这一点上,古今并无差别。

北方在 霜降 节气之后,则要开始腌菜了。明清时的北京城里, 霜降 后适宜制作腌菜的品类,有 瓠瓜茄子萝卜苤蓝芹菜芥菜 等,特别是有一种 “黄牙菜” ,是 白菜 的特殊品种,号称“都门之极品”,制为腌菜,鲜美堪比富阳春笋。——虽然如今的 大白菜 ,也有名叫 “黄牙菜” 的品系,但古时的腌制之法,却不见详细记载了。真想尝尝春笋味儿的 大白菜 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