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回忆录 | 荷兰农业和农业合作社考察报告

(本文是1995年6月赴荷兰考察后的《汇报提纲》)

应荷兰赛贝科农业合作社和荷丰公司邀请,根据省政府安排,我们一行8人组成山东省农业考察团,于1995年6月7日至14日,对荷兰的农业及农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期间重点参观考察了塞贝科农业合作社,从公司到农户,从生产车间到专业批发市场,深入现场了解情况,与有关方面进行了洽谈,与荷方签订了有关项目合作协议书。

一、荷兰的农业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东临德国,西北濒临北海,南与比利时交界。处于莱茵河、马斯河、斯海尔德河的入海处,面积11473平方公里,人口1500万,平均每平方公里11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国家。其中80%的人口居于城镇,农业人口和农业产值分别占全国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4.5%。荷兰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草地和牧场面积占农业用地的56.8%,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0%。荷兰是一个农业和农村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是世界农业出口大国,其农业净出口值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以1982年为例,荷兰的猪肉出口占世界猪肉出口总额的39%,奶酪占47.1%,黄油占20.4%,花卉占60%,均居世界首位。荷兰农产品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

19世纪末荷兰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初步转变。第二次世界大占后,荷兰政府推行农业规模经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不断减少,而农产品数量却大量增加,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从40年代未到70年代初,农业产值年实际平均增长率超过3%。70年代以来,整个荷兰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但农业生产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发展。1982年农业产值比1970实际增长0.81倍,年平均增长达5.1%。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荷兰的农业持续增长。10年来,荷兰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九百。荷兰农业经营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农牧场。据1991年统计,荷兰农场的总数为12.1万个,每个农牧场的平均规模为16.1—20公顷、其中牧场的规模为48公顷,劳动力在2个以下的农场占71%。我们考察的兄弟两人经营的一个牧场,面积100公顷,养奶牛175头,在荷兰算是比较大的牧场。兄弟二人,一人负责牧养奶牛,一人负责牛奶的深加工,除各自的妻子之外,各有一名雇工。

二战后,荷兰农业之所以迅速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人多地少、土质60%以上属粘土和泥炭土、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特点出发,大力发展畜牧业和花卉、蔬菜、种子产业,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荷兰有30多个农业科研所和上百个专业研究单位,数十个实验农场和2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全国有初级农校133所,中级农业学校50所,高级农业学校11所,综合性农业大学1所。全荷兰90% 的农民受过中等职业教育,12%的农民毕业于高等农业学校,这为发展现代化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考察的花卉温室、奶牛场和冷风库,都是用电脑控制,大都由一二个人操作,他们都受过大学或中专教育。

在北荷兰省的阿尔斯梅尔镇,我们参观了一个种花的农户。共有两个温室,每个占地面积2公顷,温室的调温、遮阴、灌溉、治虫等都采用电脑控制。主人告诉我们,灌溉用水全是积存下来的雨水,配以多元素肥料,无土栽培,在电脑调控下,进行高压水循环。荷兰鲜花的栽培新技术是基因工程处理,经过新技术处理,可以干化保鲜一个月不变形。奶牛场从喂料、供水、挤奶、清粪全部自动化,饲养管理程序都由计算机控制。冷风库的电脑设计,因贮藏的品种而异,各有不同的选择,采用由电脑调控的抽真空恒温设备和自然风恒温设备,使上市前的果品、蔬菜得到成本低廉的保鲜,保证市场均衡供应、仓贮增值。

一、 赛贝科农业合作社

赛贝科是荷兰最大的农业合作社。成立于1899年,开始仅是一个农民自发组成的供销合作社,逐步发展为今天拥有5万农户(占荷兰全国农户的一半以上)、近百家公司、年销售额达50亿荷盾(约合250多亿元人民币)的跨国公司。赛贝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社员提供农用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之所以愿意组织起来,就是因为合作社购买饲料、化肥、种子、农具等生产资料价格便宜,比一家一户去买划算。农民将农产品交由合作社销售提高了竞争能力,可以卖好价钱,同时又可免去一家一户销售农产品之劳。组织起来的农民,一买一卖都有效的摆脱了中间商的盘剥。这一阶段经历了60多年,在此期间,提高农产附加值主要是通过提高产量、争取较好的价格来实现。

第二阶段是抓农产品的育种和科研,向农产品的“上游”发展。赛贝科在发展的实践中认识到,良种是高产的重要环节,发展育种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赛贝科逐步组建或收购了一些育种公司,其良种既向本社社员提供又向市场销售,年销售额达100多亿美元,在世界各大育种公司中排行第九位。

第三阶段是抓农产品深加工。向农产品的“下游”产业发展,其附加值增长幅度比前两个阶段都大。目前合作社已拥有50多家从事肉类、鸡蛋、土豆、水果、蔬菜加工的企业,年产值已超过12亿荷兰盾,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塞贝科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赛贝科的组织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基层是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70多个农业企业。中间层是35个分社(地区合作社)。最上层是总社。塞贝科的领导机构是执行委员会,由15名成员组成。总社负责发展战略、投资方向和国际合作。对分社和企业只给予宏观指导,提供必要的信息,各企业享有很大自主权,负责具体的生产经营,赛贝科内部也允许竞争。在荷兰,除赛贝科外还有两个全国性合作社,各有上万户农民参加。不管是全国性合作社还是地区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都允许竞争,不搞独家合作、独家经营。荷兰和整个欧洲的农业合作社就是在竞争中发展起来的。

赛贝科农业合作社的一切工作就是为社员服务。为了适应农业发展和农民新的服务要求,而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領域。农民需要土豆种,就成立土豆公司或合作社;农民需要菜种,就成立蔬菜良种开发公司;在播种和收获阶段农民需要大量农业机械,就成立农业机械合作社。总之,农民需要什么合作就干什么,就成立什么组织。他们内部的组织状况和合作社的数量是一种以满足社员服务要求为前提的动态过程,这是合作社的生命力所在。一家日本土豆片生产公司发现其土豆片上的班点增多,影响质量,向赛贝科求教。赛贝科迅速派出专家,很快发现土豆片上的斑点是种子和仓储设备出了问题所致,并提出具体建议,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是赛贝科在荷兰农民中,不管是本社的社员,还是非本社的农民,都有很高信誉的重要原因。

15年前,赛贝科开始向国外发展,先是进入周边国家,后又进入东欧和原苏联各成员国,最近延伸到远东,今年4月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他们很重视与中国的合作。赛贝科总裁德博恩表示,在对华合作方面,赛贝科将不会搞冗长的可行性调查,而是主张在哪些领域能进行合作,就先干起来。在对华合作中,他们更重视与山东的关系,在办事处成立不到了个月的时间里,除邀请我们在北京洽谈和到荷兰考察外, 还2次派专家到山东考察洽谈。

概括起来,赛贝科一开始由几户农民的自发组织,由小到大,到今天成为荷兰最大的农业合作社,又是一个大型农业跨国公司,其经验有三点尤为引人注目:一是紧緊抓住提高农业附加值这一中心环节大做文章;二是利用从育种到现成食品销售全过程的优势,他们叫农工商一条龙,我们叫贸工农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充分发挥市场主导,特别是国际市场的主导作用;三是注意发挥掌握各生产环节的公司之间综合协调效应。这是赛贝科总社执委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 “ACM"公司

该公司是赛贝科属下的一个出售饲料为主的企业,是赛贝科下属35个合作社中比较大的一个。总部有800名雇员,为入社的14000个家庭农(牧)场服务,既在产前为农民提供饲料、肥料、农药供给服务,也为产后提供谷物土豆等销售服务,年营业额为1亿荷盾。

社员与合作社的关系非常紧密的。合作社下边有34个服务区,其运作模式是,每区选举3个代表,组成理事会为最高决策层,一年开4次理事会。由理事中推选出7人,组成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它下边有管理机构处理日常业务。社员与合作社的关系除了买卖业务以外,日常联系,一是靠打电话,要求总部给解决什么问题;二是靠作为选区代表的理事,每4周对农户访问一次。总部的指令、意见、信息和要推广的新技术,也靠代表转达。代表活动和开会误工由总部给予补贴,其经费来自于经营提成。章程规定,总部的提成不超过营业总额的1%。

为了适应社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断提出的新要求,社章规定社员有选择多种合作社的自由,一户农民可以是饲料合作社的社员,也可以是牛奶合作社或土豆合作社的社员,同时参加几个合作社。不管参加那种合作社,社员对合作社的重大决策,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如“ACM”合作社规定,凡属项目投资包括申请贷款在内,都必须有75%以上的社员投票赞成才能执行。这是荷兰所有农业合作社一个通行的原则。

四、启示和建议

1、建议省里成立“产业化合作组织建设指导小组”。早在发达国家兴起的合作社,从流通组织上看,实际是产供销的纵向联合,也称农工商一体化;从生产角度看,就是农业的工业化,即产业化,说明合作社就是产业化的载体。最近,省府领导同志提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要把发展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结合起来。

这是近几年山东深化农村改革经验的高度概括,这种 “结合”使产业化有了组织保证,把这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很有指导意义。现在障碍“结合”的主要是个管理体制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板块式管理依然在起作用,结果是农工商分割,产供销分离,很难形成合力。塞贝科总裁指出:“协调得当,才能产生综合效应”,就是说光协调不行,还要得当,这话值得深思。当前机构改革怎样理顺,很难一步到位,但至少农业综合部门农工商综合协词的职能应当明.,并建议在省委衣村工作领导小组内,成立一个·产业之合作组织建设指导小组" ,把这两方面的工作总揽起来。大体上走国际上通行的房子--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多种合作形式为组织手段,推动产业化发展。

2、把扶持民同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列入重要设事日程。荷兰的第一个合作社---牛奶合作社,是农民为抵制中同商的盘到。一气之下民立的,然后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单行业到多行业,滚动发展。最后出现全国性合作组织,这就是赛贝科。赛贝科实际是中央合作社。西斯勒提醒我们说,他到过世界各国,了解到凡是政府直接组织的合作社都有很大的风险性,面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则有很大的生命力。危的这一观点有多大的普遍意义还有待于研究,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农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要进一步组织起来,必复重视衣民自己走合作社之路。我们省有许多好典型,如诸城“得利斯”肉食加工系列,菏泽沙土集食品城联系周边县的“538”工程,莱芜的姜芽销售集团和长毛兔销售集团,莱阳的龙大、莱励食品公司,泗水县腾达公司的乳猪生产组织等,都是一种以加工销售为龙头的民间合作,很有生命力。据统计,全省“一条龙”式产业化组织10100多个,各种专业协会14000多个,绝大部分都是民间组织。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转变观念、调转角度,制定政策,确定工作路线,把扶持民间合作组织的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包括供销社的体制改革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强加于民。从具体工作的操作看,可以考虑:(1)按照农民的意念改革供销社,而不是先定框框,把“包袱”甩给农民。(2)从农产品大型加工企业抓起,走大企业、一体化、合同制之路。

先有大企业的起,后有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逐步把关系理顺,在全省树立十几面旗帜。(3)从立法抓起。莱阳市的办法是,按照国际合作社联盟的章程和原则经过试点、农民自愿,拟定本市合作社章程(草案),指导全市合作社的发展,然后在实际中逐步完善,做到有章可循。诸城市的亦法是先提出一个原则,总结出若干典型,让大家百花齐放,然后逐步完善,规范化,在实践中注意接受过去合作化“左”的教训。

3、鼓励在村一级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目前,村级组织在新旧体制转变过程中,处在改革的锋面上和矛盾的交织点上,遇上许多新问题。问题之一就是现在的村委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有无权力发包土地的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规定: “村民委员会应当尊重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进行经济活动一、的自主权。”这里指的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是村合作社。1991年省农委组织一个组到河北省学习建立村合作社的经验,也搞了试点,但后来没有深化。这次结合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应当解决在村一级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的问题。村级合作组织的建立,提出了个纵向专业合作与横向综合合作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应当进行调查研究。

4、建议95年下半年,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一次产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座谈会。中国市场农业的取向,是一场农业革命,要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变革。如关于“农工商一体化”的问题,是五六十年代涌起的农业领域整体经营的世界潮流,我们大大落后了,这是中国农业落后的重要原因。这种“一体化” ,是由市场系统,特别是由食品加工部门带头组织的纵向联合,把生产和市场协调统一起来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说明没有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带动,就没有农业商业化和现代化。在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已成为农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指导者。这次我们到荷兰等国考察,对此有很深的感受。

80年代的资料表明,荷兰、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动物生产的80%,植物生产的30% ,要通过工业处理后才能销售。他们是以大力推进畜牧业来带动整个农业现代化的。有资料说,原苏联的农业劳力占4%而苏俄时期就占48%,就是说他们革命70年,农业劳力结构没大变化,这是苏联农业失败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则是第一步把劳力从种植业转移到畜牧业,使种植业实现大规模和机械化,第二步则是转向食品加工业和建筑业、乡村第三产业,第三步再到其他工业也就是农业的工业化过程。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是初步的,畜牧业和食品工业在农业中的位置还没有摆正,这是当前指导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偏差。所以,建议开会,解决好发展大农业和产业化与合作组织建设结合问题。

5、把股份合作制这种合作形式肯定下来。 实践证明,中国农村出现的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社,是带有中国特色合作社的一种形式,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对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重新构造,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全省各类乡镇企业和农业开发股份合作企业已发展到7万多个,当前,应当按照合作社通行的原则,尊重群众的选择,正确引导,逐步规范。中国农村的股份合作制可能要长期存在,但它不持除典型的合作制,也不排除股份制,三者之间怎样兼容并蓄, 农民的实践会给予最好的回答。

6、加速规范化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建议定出规划,拿出样板,逐步实施,可否在寿光菜市场的基础上加以提高,走出第一步。这次考察荷兰的农业和农业合作社,感受之一就是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的配套建设。我们参观的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场-—阿尔斯梅尔花卉批发交易中心,也称花卉拍卖市场,占地 42公顷,建筑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荷兰出口世界的花卉大部分在这里集散,其规模之大和现代化调控手段之高,令人赞叹不已。荷兰的花卉年出额为10多亿美元,其价值大部分在这里实现。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现代销售,一种是期货交易,一体化的合同销售,产品直接进入加工厂,属于这种交易;而需要进入批发交易中心的鲜活产品,则属于现货交易,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全面配套的市场建设十分重要。一是进行商品集散,二是形成价格,三是提供信息,国内发达地区都很重视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这方面,北京、上海等地都有新的举措,建议引起重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