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向位于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突然袭击,从此开始了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北大营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最先开始侵略中国的地方,也是中国14年抗战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地方。本文作者介绍了实地考察北大营遗址的所见所闻,并以翔实的资料揭秘了日军进攻北大营及东北军打响抗日第一枪的真实情况。
事实上,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从1894年的甲午战争开始的。从此之后,日本多次对中国进行侵略: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日本参与了;1905年的日俄战争,事实上也是对中国的侵略。所以准确地说,“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中国开始的时间。而抗日战争,日本称之为“第二次日中战争”。
在众多历史文献上,都把日军在沈阳自爆南满铁路作为“九一八事变”开始的标志。我认为,日军这种“贼喊捉贼”的行为,目的是为其进攻中国军队制造借口,毕竟当时南满铁路归日本所有。所以日军侵略中国的军事行动起始点应该以其进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为标志。
日军在柳条湖自爆南满铁路处
今日北大营遗址
如今,北大营只是沈阳市的一个地名,在地图上只能找到“北大营东路”“北大营西路”这几个街道,北大营作为一个完整的营区已经不存在了。
沿着北大营东路向西走400米,有一个“金鹰小区”的南门,按其位置,这里当年应该属于北大营的营区,但如今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北大营的痕迹了。
金鹰小区大门(这里应属于北大营营区)
在北大营东路中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路,叫柳林街。沿着柳林街向北走约300米,有一个归部队管理的院子,进院约50米,有个南北方向的小巷,在北头那座老宅的房脊处有个黑色标牌:“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北大营营房旧址”,落款是“2012年9月公布,沈阳市文物局立”。
“北大营营房旧址”标志牌
这个破旧的房子就是现存北大营营房遗址之一。主要的一幢是长约100米、宽7.5米、高3.5米(其中屋脊高1.5米)的平房。这座房屋由青砖砌筑,屋顶是黑色铁皮,整体呈东西走向,窗户主要开在南侧,门都开在北侧。在这座老房子的北侧,也有一排这样的房子,由于南边的营房有居民居住,都向外扩建了小院,于是在南北两排房子中间,仅留下宽约1.7米的小道。在这座房屋的东边,还有一栋不完整的老房子,所以说北大营的老营房现在仅剩下了两栋半。
现存的北大营老营房
我在这处遗址南边不到百米的一个小院里,采访了老住户林老,他现年85岁,据林老介绍,原沈空后勤部所属某单位1971年进驻这里,来时院里都是一米多高的荒草。
老住户向作者介绍情况
林老向作者详细介绍了北大营的有关情况。林老当时就蹲在地上,用石头画出了北大营营区示意图。他说,北大营当年占地很大,大门开在营区的南边,围墙是黑色的,都是青砖砌成的。原来营房共有29栋,目前仅存的是马厩和骑兵住的房子。这些房子当年质量都很好,房顶都是黑色铁皮,下面是用粗大的黄杉做房梁和顶棚,中间充填锯末。北面的那排老营房,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置换给了企业。令人不解的是,后来其所有单位竟然是一家日本企业,不过这家企业如今也破产了,其院内的北大营老营房成了废弃的仓库。
北大营老营房室内照片
还原当年的北大营
当年,北大营是东北军的兵营,因位于沈阳城北5公里而被称作“北大营”。北大营始建于1907年,东距东大营10公里,西距南满铁路仅300米。沈阳地处辽河平原,山峰和高地很少,北大营正是座落于一块平坦开阔的地形上。从军事角度分析,除了军营里的建筑物外,周边没有可利用的地形。1912年张作霖由地方武装变身为正统国军后即进驻此地。从那时起,这里就成了奉军最大的营区。后来经过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二人近20年的苦心经营,它逐步发展成为东北军最主要,也是最有标志性的兵营。
北大营全景沙盘
当年的北大营,是一个气势宏大、设施完善、戒备森严的大型军营。营垣形状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000米,四周有2米高的院墙,在院墙中间设有卡子门和岗哨,院墙外挖有护城河。营区内,南边为大操场,中间是司令部大楼,东、西、北三面都是兵舍,在司令部北面的三排兵舍,呈三叉戟形布局。这座军营,在当时那可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北大营沙盘的南部(可以见到围墙外有护城河)
北大营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
2011年“九·一八”前夕,沈阳市民郑英杰,通过在互联网上对北大营做卫星定位,发现北大营东北角方向有一处长条形状的建筑很明显。他为此专门去现场,从高处查看。这是3栋长条房子,其中南侧的保存较好,其他两座在北侧、东侧,仅是残存,有的经过装饰,已经面目全非。该营房为青砖建筑,铁皮瓦屋顶,近百米长,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这三幢营房与现存当年东北军北大营布防图的营房位置很符合。他的观点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各大媒体也纷纷进行考察、报道。省、市文物部门和有关专家多次对该遗址进行鉴定和论证,认定这里正是1907年修建的东北军北大营营房。从此,北大营遗址才得以“拨云见日”,进入了有关部门和媒体视线。该处北大营营房旧址在2012年9月被批准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2014年11月又被批准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北大营营区航拍照片
当年驻扎在北大营的是哪支部队?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东北军独立第七旅司令部暨所辖619、620、621团驻扎在北大营。《沈阳文史资料》收录了当时在第七旅服役的军官李世廉的回忆:“北大营第七旅是东北军中最精锐的旅,堪称精锐里的精锐。该旅分为三个团6000多人,每个团配有12挺重机枪、6门迫击炮以及4门平射炮。每个连配有德国步枪120支,每个班配有一挺轻机枪……”第七旅不仅装备比较先进,训练有素,军纪森严,而且官兵的文化素养较高。军官大部分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等优质军校,士兵则普遍具有初小以上学历。就连日本的《朝日新闻》都称第七旅为“东北军精锐”。
东北军士兵(这幅照片的背景应该是北大营,读者可以与前面的北大营遗址照片对比一下)
北大营里除了精锐的第七旅,还有中国的第一支坦克部队,共拥有12辆坦克。可以说,凭借北大营当时的武器装备,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那点日军兵力根本不可能攻下北大营。
日军是如何攻占北大营的?
据辽宁省档案馆提供的资料,日军在柳条湖实施爆炸5分钟后,板垣征四郎就以“代理关东军司令官”的名义,下达了攻占北大营和沈阳城等四项命令。早已在爆破地点以北4公里的文官屯待命的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600余人,立即向北大营发起了进攻。
日军冲进北大营(感觉这幅照片像是摆拍的)
当天晚上,第七旅旅长王以哲因参加水灾赈济,不在北大营,留在旅部的最高长官为旅参谋长赵镇藩。日军进攻后,赵镇藩立即打电话向东北军参谋长荣臻请示,得到的指示是:“不准抵抗,不准动,将枪收入库房,对进入营房的日军,任何人不准开枪还击。”619团、621团,因为收到了“不准抵抗”命令,放下了武器,等着长官去跟日本人交涉。可是日本人根本就没什么交涉,直接冲杀进来,于是一场没有抵抗的屠杀开始了。
日军炮火笼罩下的北大营
日军首先从北大营西北角攻进621团兵舍,见人就杀。不少训练有素的东北军士兵,由于手中没有武器,甚至没来得及反抗一下,就被日本兵打死了。
日军占领后的北大营营房一片狼藉
日军占领西侧的营房后,继续向位于北大营东侧的620团兵舍杀来。
日军进攻北大营经过图
尽管上峰强令不准抵抗,但北大营的东北军官兵并非全部束手待毙,王铁汉团长就是组织所部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人。日军开始进攻北大营时,620团团长王铁汉并不在营区,听到枪炮声后,王铁汉立即从奉天城赶回了北大营。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王铁汉无法忍受拿着枪坐以待毙,便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命令部队利用营房设施对日军进行猛烈还击,在19日子夜,日军的火力被压制住了。
“步兵第六二〇团第二营顽强抵抗”“一时四十分受到猛烈射击”,这是在日本关东军绘制的《进攻北大营经过及军力配置图》上重点标注的两段文字,也是王铁汉在日军进攻北大营时率部抗击的历史见证,沈阳北大营也因此成为中国14年抗战中最先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地方。
指挥打响抗战第一枪的王铁汉团长
620团2营兵舍
在王铁汉率部还击日军的同时,赵镇藩趁机组织部队按照曾经演习过的路线撤退到东山嘴子。到了19日早上5时30分,北大营被日军全部占领。
北大营一战,日军伤亡25人(亡2人,伤23人),东北军伤亡、失踪总计483人。“日本军参加兵力约六百名,支那军兵力八千乃至一万”,《进攻北大营经过及军力配置图》上的一段标注,显示出中日双方悬殊的军力对比。
事后,王铁汉回忆:“我们手上就几颗子弹都能打成这样,如果豁出去打,我们旅有1万多人,那几百个鬼子肯定被我们全歼!”
“九一八事变”后北大营的残垣断壁
日本兵在第七旅司令部上升起日本国旗
日军攻占北大营后,在其第一发炮弹爆炸的地方修建了纪念碑和纪念馆,这两个建筑相邻,意在纪念其取得的胜利。其中“北大营战迹纪念碑”,碑身高达18米左右,主要是纪念所谓的“英雄”。在纪念馆周围还摆放着攻打北大营时使用的火炮,以彰显其武功。抗战胜利后,这个纪念碑被中国人推倒,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纪念馆也被拆除,只有些许残存还依稀可见。
北大营战迹纪念碑
北大营战迹纪念馆
因为执行了“不抵抗”命令,东北军第七旅在拥有对来犯日军十倍以上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失守北大营。日军对北大营发动突然袭击后,占领了沈阳城,继而侵占了整个东北,从此开始了对中国长达14年的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自此进入了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
本文参考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中国档案报》等单位的历史文献,部分历史图片由沈阳收藏家詹洪阁先生提供。个别图片采自网络。
作者:泰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