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价值连城的重要因素:藏在“花”中的秘密

一件“满池娇”元青花竟融合了蒙、伊、汉三种文化元素:蒙族文化所崇尚的青白色、伊斯兰文化的繁复风格以及汉文化的绘画意趣,它们生动地展现了元朝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作者:M·辰

#瓷器篇—38#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2021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元青花鸳鸯莲池纹玉壶春瓶,首都博物馆藏)

前面说到:元代时,青花瓷异军突起成为制瓷业的主流品种,其主要原因有三:1.统治阶层(蒙古族)崇尚青、白两色;2.销往中东地区的外销瓷需求量增大,且中东地区喜好青色;3.釉下彩工艺的成熟使青花瓷的品质与量产得到了保证。青花瓷不仅引领了元代瓷器的流行风尚,还一路雄踞后世彩瓷宝座近千年,并最终成为中国瓷器的形象代言人。

元青花价值连城,“”三要素功不可没,缺一不可。

今天,咱们就说说“元、青、花”中的“”——藏在元青花纹饰里的秘密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元青花满池娇图菱花口盘,国家博物馆藏)

元青花纹饰分类

元青花按主题纹饰主要分为三类:植物类(花草竹石)、动物类(灵禽瑞兽)、人物类(古代故事)。

元青花纹饰风格

元青花是汉族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结晶,它不仅体现了统治民族(蒙古族)的文化特点,也融合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文化与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文化特征通过工匠们妙笔生花的画作将时代的印迹与气息驻藏在了白地青色间,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写满时代密码的画卷。

下面,我们就通过对具体元青花纹饰的解读来进一步说明其中的文化内涵。

(元青花鸳鸯莲池纹花口盘,故宫博物院藏)

以“鸳鸯莲池纹花口盘”为例。

繁复茂密的纹饰

这件鸳鸯莲池纹花口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纹饰极为茂密,几乎把整个盘面塞了个满满。而这种繁复的风格就来自于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文化。

中东地区多游牧民族,其居住条件以毡包为主,所用家什器具也都相对体型较大;饮食习惯上也是以大盘盛食、众人从大盘中取食的餐饮方式。因此,在大件器物的表面进行纹饰装饰,如果纹饰过小则整体美感欠佳。试想一个大罐子的表面只绘有一枝玫瑰花或两株小草,是不是显得画面很单调,不好看?正是由于这些生活习俗的原因,游牧民族才对繁复茂密的纹饰有着特别的喜爱,并将它们一代代地传递下来。

元青花繁密的纹饰正是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出口需要)。

汉文化“花鸟”风格

池塘水榭、花鸟鱼虫本是汉民族(文化)所钟情的审美意趣(上图)。但是到了元代(14世纪30年代前后),一种叫做“满池娇”的刺绣图案开始在元朝的达官贵人中流行起来,他们把它点缀在帐幕、车舆(音同“于”,意“车轿”)以及服饰上。

并且,久而久之当朝皇上也喜欢上了这种“满池娇”图案,并且还把它刺绣在了皇袍上。这广告影响力太大了,一时间“满池娇”成为了社会的流行风尚,制瓷业当然也不会例外。在元朝唯一的官方瓷器作坊、景德镇浮梁磁局所烧造的作品中,“满池娇”是使用最多的主题纹饰之一(难怪现在看到这么多“满池娇”元青花)。

满池娇”:一种题材带有池塘、花卉、鸳鸯、水草等场景的图案,通常也被叫作“池塘小景”,是典型的汉文化审美情感。

(元青花满池娇图菱花口盘,国家博物馆藏)

人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众人皆知元青花价值连城,却未必知道其“花”中还藏有这么丰富的历史信息——一件“满池娇”元青花竟融合了蒙、伊、汉三种文化元素:蒙族文化所崇尚的青白色、伊斯兰文化的繁复风格以及汉文化的绘画意趣,它们生动地展现了元朝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风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