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好年景、拼出好气象”系列评论之二:在项目建设的“春天里”奋力奔跑

张武明

春意勃发激荡人心,春潮翻涌点燃斗志。

2月5日,新春上班第一天,省委和省政府举行省市县三级一季度重大项目联动开工暨2025年重大项目推进大会。一批批各具特色的项目随着机器运转的轰鸣声、金属碰撞的铿锵声开工建设,在赣鄱大地铺就一幅全力以赴抓项目、争分夺秒赶进度的奋进图景,充分昭示了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鲜明导向和实干决心,必将有力引导全省上下锚定目标不动摇、大抓项目不松劲,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充沛动能。

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无论是消费扩容提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民生实事推进,都离不开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落地见效。有了项目,经济发展才有支撑、有后劲、有前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在工作举措、政策制定上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加快形成了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良好局面,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总体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年开局,起步就是号令,目标就是动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入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省大中型项目4605个,总投资3.37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万亿元以上,向全省各地发出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行军令。此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含金”量足,“含新”率高,涵盖面广,带动性强,这些项目犹如春天播撒的一粒粒种子,其孕育破土、抽枝吐绿将给我省发展增添盎然生机、带来无限希望。全省上下要以此次项目集中开工为新的契机,拿出“一天不能耽误,一天不能懈怠”的拼劲,不负春光、砥砺前行,在项目建设的“春天里”奋力奔跑。

要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在项目推进上再发力。项目建设的进度直接关系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成效,必须依靠高效充足的要素保障。为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提速,我省各级组建了跨部门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聚焦要素保障、资金争取、问题协调等,加强信息互通,缩短审批时限,齐心协力打通项目建设中的梗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优化运行机制,在守牢红线、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针对重大项目的资金、土地及用林、用水、用电、用工等需求,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为项目建设和后续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要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在项目谋划上再发力。工业是稳定我省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围绕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引进项目,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是发展之要。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1269”行动计划和未来产业布局方向,用好链式招商、资本招商等招商新模式,持续推进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优质企业。另一方面,要聚焦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支持方向,抢抓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重要窗口,提前谋划一批“两重”“两新”、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盘子”。

要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在优化服务上再发力。受益于积极的国家宏观政策、喜人的工业增长态势、广阔的投资消费市场等,去年我省民间投资意愿强烈,不少地区企业增资扩股的“二期现象”蔚然成风,去年全年民间投资增长3.6%。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把惠企政策送到企业门口,把优质服务送进企业心头,让企业坚定在赣发展信心,敢于拓展发展空间。要立足民间投资特性和需求,加大优质项目推介力度,与企业一道算“钱景”、话远景,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建设,有效破除民间投资准入的各种障碍,让民间资本在更多领域进得去、能发展、有作为。

春光不等人,形势更催人。大抓项目、强攻项目的战鼓已经擂响,让我们保持一月接着一月拼的韧劲,上紧发条、开足马力,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在项目建设的“争春斗艳”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路繁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