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寸耕堂师生书画印展”,一睹大家王镛风范

5月11日上午,“中国书画名家东莞艺术交流沙龙暨寸耕堂师生书画印展”将在岭南美术馆盛大开幕。届时,王镛先生携其学生共计61人参加本次“寸耕堂师生书画印展”。参展作品包括书法、国画、篆刻共130余件,阵容庞大,是王镛先生及其学生近年来在书法、国画、篆刻创作上的一次集中展示。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东莞文学艺术院、岭南画院联合主办,由东莞市书法家协会、东莞市美术家协会、岭南美术馆承办。展览同时将举行“中国书画名家东莞艺术交流沙龙活动”,展期将延续至5月18日。

王镛先生近照

王镛:金石书画界的一面旗帜

“寸耕堂”是王镛先生的斋号。王镛先生1948年生于北京,1979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1981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全国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

王镛 卢纶诗行书条幅 136cm×35cm 2018 水墨纸本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评价说:“在当代艺坛,王镛先生是一位学术修养深厚而艺术风格卓立的大家。他在书法、篆刻和山水画多个领域都有丰厚的成果,影响跨越书画印三界,堪称独特的‘王镛现象’。”

王镛 赭墨纷披写秋山 110cm×62cm 2018 水墨纸本

王镛先生是当今金石书画界的一面旗帜,他率领的“寸耕堂”学生群体,以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学府书法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在书画篆刻学科化、专业化发展的今天,业已形成庞大旗阵。

王镛 此印他年落谁手(附边款) 45mm×45mm 2014

借助湾区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典范

据主办单位介绍,本次展览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而开展的重要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东莞市文联主席、东莞文学艺术院院长周汉标表示,《东莞市文联改革方案》中提出,未来要加强市、省、国家级文艺名家的联系与交流,携手打造文化东莞名片,组织文艺家举办展览、展演、论坛等活动,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文明城市正能量,扩大岭南文化艺术交流研讨,增添东莞书画篆刻艺术发展活力,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做出应有的贡献。

周汉标还表示,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地处湾区的几何中心位置。东莞凭着发达的生产制造业和繁荣的对外贸易平台,在全球拥有较强的文化辐射力。组织国内名家开展艺术交流展览,更是借助大湾区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底蕴和典范。

参展作者李小芳近照

在“一带一路”文化输出时代,能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输出形态,唯有基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能够代表国家文化输出的,首选的就是在传承中创新的中国画、中国篆刻和中国书法。

李小芳 山势泉流行书联 271mm×35mm×2 水墨纸本

也有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体,全球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向粤港澳大湾区转移。而粤港澳大湾区也将继续走引进的道路,用良好的前景和政策吸引大资本和一流人才进入艺术产业。

王镛主张“笔墨当随时代”

王镛先生及其学生们在莞邑大地的此次盛大亮相,将为东莞、乃至大湾区市民带来一场高品质的艺术享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同时,本次高规格展览活动亦是东莞文艺界的一大盛事,是岭南书画界学习交流的一次盛会,必将推动东莞书画印、岭南艺术与内地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发展。

李小芳 清溪月色 40mm×66mm 2003 水墨紙本

李小芳 宜子孫(陶)52mm×47mm 2016

由书画篆刻家、鉴赏家、学者邹涛撰写的“中国书画名家东莞艺术交流沙龙暨寸耕堂师生书画印展”《序言》中指出,“今日,社会飞速发展,传统毛笔日常书写时代已经被‘全媒体’时代取代,从毛笔到硬笔,再到计算机、手机,而今语音正逐步替代手写、键盘……科技日新月异,书法已经失去了实用性而发展成为一门‘专艺’,王镛先生适时提出‘艺术书法’论,表明了‘笔墨当随时代’的主张,书法必将超越书写时代的日常实用水平而上升为更高层次的艺术范畴。”

“传统的书画篆刻作为融入中国人血液的文化基因,必将进入更深层次的艺术精神探求。如何对其艺术内核深入挖掘,这是亟待普及、宣传和引导的现实命题。王镛先生及其学生的探索也正可说明今日这门传统艺术之曲高和寡,此次展览在某种程度上亦是‘艺术书法’主张的现场诠释与解读。”邹涛认为。

自一九八一年研究生毕业留校,王镛先生任教已近四十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书法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有众多进修生,桃李天下,风规自远。高校书法教育的学术性与系统性,使王镛先生充分展现出其教育才能,他鼓励学生多学多思、博学专精,严谨治学和适合自我的创作相结合,提倡传统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创作展览、艺事活动、研究著述等等,汇总成丰富而又极显个性特征的一个整体,其中多为书画篆刻全才,风格各异,各领风骚,已成为当代书画篆刻界的中坚。这是中央美院等高校书法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也是当代专业院校书法教育的典型模式。(林川)

参展作者

王 镛 李小芳

(以下名单按年龄排序)

杨建平 朱元更 赵社英 毛智华 阴凤华

李贺忠 燕守谷 卢 野 刘怀勇 邵 岩

贾金柱 马 铭 张羽翔 葛晓弘 崔向君

周汉标 古 泥 徐圭逊 吴砚君 陈 杰

翟卫民 段 云 张建国 朱 零 蒋再鸣

肖文飞 徐 海 莫 武 殷延国 于风雷

陈广权 王东声 任艳梅 杨 涛 张东明

黄 群 李澍周 徐 磊 孟德乡 赵永金

曹爱国 于 江 蔡梦霞 高 翔 金美兰

董 玮 符书铭 衣雪峰 祖彦飞 张永华

李爱玲 孙 琳 晏晓斐 张 岩 王海勇

李成军 徐圣勋 戴裕洲 魏晓妍 魏晓妍

燕守谷 作品

周汉标 作品

杨建平 作品

阴凤华 作品

卢野 作品

朱元更 作品

赵社英 作品

毛智华 作品

责编:cnhan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