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我读过最美的爱情小说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早逝的作家,包括39岁去世的太宰治,37岁去世的宫泽贤治,35岁去世的芥川龙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早逝的作家,包括39岁去世的太宰治,37岁去世的宫泽贤治,35岁去世的芥川龙之介,26岁去世的石川啄木……然而,在这之中,有一位年仅24岁的天才女作家樋口一叶,上帝留给她的时间之短,最是令人唏嘘。

一叶生前极度贫困,尽管生活相当拮据,却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当时文学界的名流大咖对于她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樋口一叶

有“天才露伴”之称的幸田露伴读了一叶的小说之后,感叹道:“真想把作品中的文字分送给当代的评论家和作家们咀嚼一下,每人分五六个字,以便作为提高技术的启发”。

森鸥外也对一叶不吝赞誉:“即便世人嘲笑我盲目崇拜一叶,我也在所不惜,想赠她‘真正的诗人’这样的称号。”

一叶去世后,人们并没有因昙花一现的短暂而忽视掉它的美丽。作为最早被引进国内的一批日本作者之一,周作人曾评价一叶的作品:“观察有灵,文字有神,天才至高,超绝一世。只是其来何迟,其去何早。”

即便是到了今天,作家余华在读了樋口一叶的小说之后也承认一叶是他文学上的启蒙老师,并将一叶的《青梅竹马》称为:“我读过最美的爱情小说”。

头像被印在5000日元正面的女作家

2004年,樋口一叶的头像被印在日元5000元的正面,上一位被印在日元纸币正面的作家是被誉为“国民大作家”的夏目漱石。在为这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禁为她潦倒的生前而感伤。

日元5000元纸币正面

遭逢多变的童年

樋口一叶(本名:樋口夏子)于1872年(明治五年)出生于现在的东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

一叶的父亲樋口则义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二十几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来到东京,开始了“碰运气”的生活。后来用辛苦赚来的钱买了武士身份,当上了一名小吏。明治维新后,在新政权中某得了一个下级官吏的职位。

一叶小学时的成绩班上第一,是个很优秀的孩子。但在11岁的时候,母亲却说:“女人不需要更多的学问,不如在家里做针线活和家务。”因此一叶不得不退学,关于这件事,正如一叶在日记里所记录的那样,“悲伤而痛苦”。

就这样过了3年,一叶的父亲不忍女儿在家郁郁寡欢,除了让女儿在家接受一些和歌教育之外,还通过熟人的介绍把她送入了中岛歌子的私塾“萩舍”学习。

在中岛歌子的私塾里,聚集着当时的贵族夫人、望门千金等上流阶级的女性。身为士族女儿的一叶,虽然摆脱了封建思想的影响,但却始终融入不到上流社会之中,她曾一度感到自卑。

“萩舍”合照

所幸的是,文学这块肥沃的土地滋润了一株幼苗的生长,一叶在文字的创作中获得了纯然的喜悦。在参加和歌大会时,自己的一首“皎皎胧月夜,柳枝轻舞,或是因风起”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赞赏,获得了第一名,这令她倍感骄傲,虽然身着旧衣,却没有丝毫羞耻之感。

然而好景不长,名为“悲伤”的怪兽仿佛紧追着“喜悦”不放,一叶16岁时,长兄泉太郎因肺病而去世,其姐姐也离婚再嫁,二哥要跟随陶艺师傅学艺而与家庭断绝了血缘关系,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遭逢巨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也跟着显得倾颓。

亦喜亦悲的恋爱

一叶18岁时,父亲经商失败,气恼交加,因病而逝。原本与一叶有婚约的涩谷一家也因樋口家的没落,单方面撕毁婚约,并且还索要高额彩礼,导致原本清贫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悔婚的事让一叶切身感到被男人背叛的痛苦,也或许因此而影响了她笔下主人公的爱情命运。

父亲死后,一叶成了一家之主,原本七口的家庭,只余了母亲、一叶以及妹妹邦子三人。三人只好靠做针线活、洗衣服等小工挣点生活费。生活过不下去的时候,不得不向别人借钱维持生计。

从昨天开始,家里就一分钱也没有。(明治26年3月15日)

我家的穷一天比一天严重,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借钱了。(明治26年3月30日)

——《现代语樋口一叶日记》(日)

一叶与母亲及妹妹邦子

一叶一直为无法摆脱的贫穷生活而苦恼。某天,一叶听闻在同一个补习班上学的学姐田边花圃(三宅花圃)写了小说《薮之莺》而收到了高额的稿费。受到田边学姐刺激的一叶开始想“写小说赚钱”,并以小说家作为目标。

一叶一边抱着“必须支撑家庭”的责任感,一边开始写作。妹妹带来了好消息,通过朋友的关系,为一叶介绍了东京朝日新闻(现在的朝日新闻东京本社)的新闻记者半井桃水。像拥有坪内逍遥作为师傅的田边那样,一叶也希望自己能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写作,这场相遇是次难得的机会。

一叶在日记中记录了与热切期待已久的小说师傅的相遇,她写道:

他脸色非常好,稳重而带有些许笑意的脸庞看起来真的可以让三岁的小孩亲近他,身高高于一般人,身材丰匀得叫人尊敬,以平静的语调描述着现代小说界。

——《现代语樋口一叶日记》(日)

“虽然我没有被称作老师的才能,但作为谈话的对象,我随时都可以。”被这样温柔的话语所感动的一叶,也在日记写道:

无限欢欣,简直要落下泪来。

——《现代语樋口一叶日记》(日)

经受了突如其来的贫困,并以此为理由而遭受背叛的一叶为了桃水的温柔而流泪也是理所当然的。

樋口一叶画像

此后,一叶从半井桃水那里受到了严厉的指导,小说家所需要的知识,一叶也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在桃水的指导下,一叶相继发表了《暗樱》《行云》《下雪天》等作品,并开始在小说界崭露头角。

一叶对桃水始终怀有恋慕之意,对他的思念无可抑制,她在《蓬生抄》中记录了当时的心境。

一时恼人,一时思恋。在外面听到他的事情,就感觉心跳。展读他的信,又忍不住泪盈眶。心实太乱,迷梦未觉之中,竟然过了四十余日。七月十二日分别以来,无一日不思念,没有一刻忘得了他。

——《蓬生抄》

半井桃水及樋口一叶

也正是因为这种隐微的爱意,当听闻桃水与桃水妹妹的同学怀有私生女之后,一叶的感情世界崩塌了,一叶接受了萩舍同伴的忠告之后,便与桃水彻底决裂,断绝了往来。

文学创作的巅峰

在感情道路上多有不顺的一叶,放弃了对爱情的追求,不断地寻找养家糊口的方式,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明治26年,樋口家在现在的台东区开设了经营粗点心和日用杂货的杂货店。这家店位于吉原花街,当时最大的花柳巷区,一叶以此为契机知道了吉原的生活。她开始关注门前那些甘愿成为妓女,靠出卖身体来生活的少女们,即便是如此不堪,她们仍努力地活下去的样子深深影响了一叶,她今后作品中所描绘的内容也主要是这段经历的真实写照。

自从江户时代,吉原是城中之城;为了不让妓女逃跑,四围设有水沟,加上吊桥就变成要塞一般

后来由于资金不足,买卖最终以失败告终,樋口家把店面退了出来,搬到了本乡丸山福山町,一叶在做小工的同时坚持写作。1894年12月到1896年1月,是一叶创作的巅峰,在短短的十四个月内,她写出了《大年夜》《浊流》《青梅竹马》《岔路》和《十三夜》等一系列佳作,轰动文坛,后世文学评论者称之为“一叶的奇迹十四月”。

正当每个人都认为一叶此后将作为一名作家获得更大的成就时,她却因长年劳累而患上肺结核,年仅24岁就去世了。

日版樋口一叶作品集

实际上,“樋口一叶”这个笔名也是以贫困的生活为理由而起的,她曾写下一句诗“狂风巨浪何所惧,一叶扁舟渡红尘”,据说,听闻印度的达摩大师乘着一枚叶子远渡中国的传说之后,一叶开玩笑地对朋友说“我也没有脚(钱)”,就是由此而来的。

一叶生于1872年,逝世于1896年,基本经历了明治维新的全部时期,从她一生的经历之中也不难看出大时代下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她上承江户时代的通俗小说,下启明治之后的现代文学,著名翻译家林文月称她为“古日本最后的女性”,或许是对她最好的评价。

《所谓世间,那就是你》一书收录了樋口一叶的著名短篇《十三夜》,以及太宰治、冈本加乃子、织田作之助等人的经典短篇小说,北京紫图图书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