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赵国栋
人物标签
姓名:赵国栋
出生日期:1987年1月10日
工作单位: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指挥中心
岗位职责:110接处警
“你好,江北分局……”当110报警电话接入指挥中心,这句重复过数万次的开场白再次响起。每天从接通第一个电话,再到结束无数通电话,是赵国栋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全景。作为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指挥中心的一名民警,与其他警种不同,他的名字“赵国栋”或许没有人知道,3年多时间里,报警的群众却无数次叫他“江北分局”或“110”。
火情、犯罪举报、寻找失踪失联群众、解救人质……每天,赵国栋通过“110”连线接入大家的生活、困境、危机,迅速完成受理、判别性质、跟踪指挥、信息反馈等一系列工作。电话后面的他胆大、心细,周全、热情、冷静而快速地处理着每一个警情,他说,在这里,他与报警的群众虽然素不相识,但却又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赵国栋在指挥中心工作
大考猝不及防,解救人质重大警情
回忆2年前,刚从派出所调到指挥中心,赵国栋说,工作角色的转变,让他浑身是劲却无处下手。
然而,忙碌的指挥中心并没有给他慢慢适应的机会。成为“110”后,人生第一次大考有些猝不及防地将赵国栋推到了必须“破壳”的边缘。
2018年12月21日下午14点28分,突然接报劫持人质警情。刹那间,四台处警电话此起彼伏的在赵国栋面前响起。他一边接打电话、记录下警情;一边反馈给上级领导,请示解决的方案;同时还需要对接相关单位,发布指令。这边警情正严峻,那边又有新的警情不断接入进来。想要做到快速而准确,并没有那么容易。
“别慌!聚精会神,摸准情况!眼要快,耳要灵,加速处理。”一双手拍在了赵国栋的肩膀上,组长胡欣的声音给像一颗“定心丸”。让赵国栋尝试调整呼吸理清思路,投入到紧张的处置工作中。
15点40分,人质终于被成功解救,因为处置得当,配合默契,一切化险为夷。赵国栋紧绷的神经,才一下子松弛下来。他说:“感觉就像自己在处置现场打了一场狙击战。”
经此一役,赵国栋对指挥中心这个警令中枢有了新的认识,更对自己的接处警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反思。为了能够快速实现指挥联动,获取准确信息,他将全局各派出所的前台值班电话和领导联系方式一一背下;为了能够准确判断事发地点、掌握发展变化情况,他将全区道路交通、街道社区、视频监控区域等关键信息默默地记在了脑海中。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技能打底,因为经验不足而出现的紧张感逐渐消失,赵国栋初步找到了指挥若定的感觉。
▲赵国栋
偷师“老师傅”,练就多核运转技能
110接警,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赵国栋说,在指挥中心,“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老指挥们都有自己的一套“兵法”。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指挥中心民警,需要不停的学习,组长胡欣就是他“偷师”的对象。
“细致一点总没错!”是胡欣的口头禅。胡欣今年刚好41。因为之前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又在众多派出所历练,他不仅处警阅历丰富、工作细致周到,更是磨练出一颗能够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强大心脏。
通过观察学习,赵国栋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工作技巧。
比如如何快速识记,同时运用好接警记录单。赵国栋说,通常值一次班,他会写满30张接警单,记录不仅能帮助记忆,更可以方便日后翻阅调取情况,做到有备无患。另外,接警电话总是同时到来,在处置一个警情同时也需要了解另一个警情,这就要求民警必须能够一心多用,多核处理问题。在同时遭遇多个警情时,更要迅速分出优先级,确保重大警情处置及时得当,普通警情处置平稳周全。
在老指挥们的指导下,赵国栋先后成功处置过拯救跳桥女子、找回走失小女孩、扑灭火灾等各种重大警情。
▲工作中的赵国栋
15万余起处警实战,从新手到行家
赵国栋说,接处警与指挥调度没有捷径,更多的是靠不断的积累,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处置中练就扎实的功底。
2020年9月的一天。凌晨2时30分,花园村建新西路一小区发生火情,因一住户在客厅吸烟,造成了住宅楼的上下两层都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势凶猛,人员被困,情况危急。接到报警后,赵国栋立刻电话指令花园村派出所到场处置,同时对接消防人员,并调集周边五个派出所的警力到场疏散群众。随后,他将情况上报给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
因为处置得当,3时25分火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随后,赵国栋又将材料形成文字说明,上报给市局,而做完这一切已经是早上6点。在这起重大火情的处置过程中,他1小时之内就接打了40余通电话,实现承上启下、沟通左右、联系内外、服务全局的指挥调度职责。
回顾2018年7月至今,经赵国栋处理警情累计15万4千余起,日均接打电话近100次。他也从一个新手,成了指挥中心的处置行家。
有趣的小巧合,他和110同生日
赵国栋身上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巧合,因为1月10日出生的,同事们开玩笑称他是指挥中心的“天选”警员。然而今年,赵国栋在指挥中心第3个生日,被定为首届中国人民警察节。
生日、节日、报警电话重叠在一起,让他与“110”这个数字有更加密不可分的联系。赵国栋说,这或许是一个巧合,但也可以看作一种使命。和同事一起坚守在大屏幕前,通过一根电话线守护着这座城市和其中的人们,那句“生日快乐”瞬间被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你好,江北分局。”电话又一次响起,忙碌的一天,重新开始。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彭光瑞/文 警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