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红毯还是硬照都表现力相当的倪妮,最近被吐槽了。
原因就是这组她为《时尚芭莎》4月刊,拍摄的封面。
说实话,虽然从眉眼间还看得出来这是倪妮本人,但是从大众普遍的审美而言,不少网友都表示:不太懂,有点奇怪,像机器人。
而看到这种几乎全靠后期突出,强调视觉感的照片时,我脑海中的第一人就是陈漫。
果然,就是出自她手。
如今光看陈漫的片子,已经不能只单纯地看人拍的美不美了,所以特意了解了一下,《时尚芭莎》这组封面,其实是为某手机广告做宣传。
其主体是未来主义,并突出手机的曲线设计。结合这些再看一下,确实明白了为什么这么拍。
可即便如此,倪妮的银发造型和整体效果而言,还是和之前周冬雨拍的这组很像。
不知道是陈漫偷懒了还是敷衍了,但就是想问问为什么想要表达未来感就一定是银发呢?
赛博朋克没听过?
你要说在刘亦菲的这两组look的色调中,可以看出点这意思。好的那我也不跟你杠。
可是我们“天仙”姐姐,怎么有种一秒变成发廊小妹的即视感呢。
而大家说看不懂,真的都不算什么了,比如这张,猛地一看你觉得是谁。
陈坤cosplay周迅?
换个角度,辛芷蕾?
再来一张,或许是谭卓?
好吧,这张可以“破案了”,原来是李冰冰。
好家伙,就问谁能往李冰冰那里想啊?!
毕竟在大家的印象中,她可是长这样的。
刚刚cue到的陈坤和周迅,也都别急,在这里呢。
讲道理这张陈坤拍的倒挺帅,没啥毛病。
但是周迅嘛,就脸而言,难道不是戴了假发陈坤么?!
这让我很好奇,究竟是陈漫太爱陈坤,还是想凸显他俩关系好。
然而就算不把周迅拍成别人吧,那干脆就谁都不认识。(不小心就看成Rihanna)
另一套连体衣look,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可怕。
还有仿佛化身“阿凡达”的舒淇。
以及第一眼看成郑爽的Angelababy。
总之只要被拍,就可能会逃不过这样的待遇。
很多人看了周冬雨的“大头娃娃”,都在怀疑陈漫对她有“仇”。
但是说真的,真正有仇的,难道不是火箭少女101么。
出道的首次大片,由陈漫掌镜,这待遇真是好到让人惊讶,可成片效果而言,倒是让人惊悚。
按道理来说,梳着丸子头穿上小旗袍的少女们,在古风满满的场景里摆拍(凹造型),这创意好像还不错。
现实呢,却是充满诡异的色调,配着脸上大面积的腮红,这组合,让人很难没法多想。
背面看着,身材挺好的。
而下一秒呢,对不起打扰了,你们仨先别笑,能不能再转回去。
孟美岐你也别挑眉毛了,我是真的有点恐……
后来她们和mac&王者荣耀宣传的口红大片,也是出自陈漫之手。
虽然这次没有在色调上太大胆,但是却把吴宣仪修到“妈不认”。并且这头上挂着的,像极了ysl的圆管口红。
同样是广告宣传片,邓伦和杨紫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
这次倒是没有那么夸张,修得不认识,只是这造型是认真的么?
看了忍不住想唤一声:阿拉丁-伦。
而我们的紫妹,红红火火有点像煮熟的小龙虾……
也正是因为陈漫越来越在修图上下功夫,前段时间还为此被同行们集体“内涵”了一下。
起初摄影师黎晓亮发微博说:“如果照片有灵魂,在精修后就死了一半。”
在留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少网友都觉得他是在暗指擅长精修的陈漫。
随后有网友给另一位摄影师徐闯留言,而他的回复,也很耐人寻味。
并且还po出了吃烤鳗鱼的状态。
面对这些纷纷扰扰,陈漫并没有过多地表示,只是用一组自己以前为《ID》拍摄的封面,算是做出回应。
虽然我们如今看到陈漫现在的作品,确实是过度“依赖”后期,但是要说她拍不好人,那也真的不至于。
明星们凭着她所拍的一张照片就“出圈”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这组为杂志《红秀》拍摄,在东京街头的百变少女水原希子。
还有当年的滑板少年井柏然和胡霍cp,不知道成为了多少女生心目中的“白月光”啊。
以及银发王菲、刘亦菲的花木兰……都算是经典作品代表。
之前的修图技术,还仅限于拼个人,“换个头”。
最有名的就是当年在拍摄《Vogue》16 年 2 月刊的时候,由于封面上的Anja Rubik 和 Sasha Pivovarova 的档期问题,没法一起拍摄。
但陈漫最后愣是把两人同框的效果,拼得天衣无缝。
其次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银发周冬雨,其实她拍摄时并没有剃头,而是用得“头替:。
可看看陈漫如今给自己的定位,已经不是单单的摄影师,而是国际时尚摄影师及视觉艺术家。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她的作品,更在乎的是意境感。
通过高超的后期技巧,将人物置于一个“不存在”的场景里。
比如她曾为张榕容和张天爱,拍摄“妖猫传”的这组宣传海报,成片里的效果,几乎一大半都是后期完成。
除了张榕容本人的身材,包括但不限于p场景,凳子、地板、灯、猫,以及背后的纹身。
并且在拍摄现场,也没有成片中我们所看见的浪漫的雪景。
全是蓝幕。
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商业摄影师来说,在玩创意这方面,陈漫真的在业内数一数二。
人物和光影所融合的故事感,也塑造得充满张力。
这些优点自然值得夸,只不过就近期的一些杂志封面而言,好像有点太相似了。
不能说一模一样,但是却毫无变化。
究竟是审美断崖式下跌,还是创意到了瓶颈期,把应付敷衍摆上台面,下一次拍摄的片子,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