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在我国不少沿海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出于防浪护堤等考虑引种互花米草,由于繁殖能力强,其在沿海滩涂快速蔓延。
为尽快消除互花米草危害,福建省已于近日宣布开展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9月28日,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在福州召开。
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在此次会议上强调,坚定坚决开展互花米草除治攻坚,全力实现“一年明显见效、二年基本除治、三年完成修复、长期加强管护”总体目标。
赵龙表示,要坚持“全民动员、方法对路、科学除治、后期管护、生态提升”工作要求,分区域、分年度开展互花米草除治攻坚,全力斩草除根,防止死灰复燃,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他指出,要坚持全民动员,加强工作部署,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以工代赈、就近招工,发动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要坚持方法对路,用好专业技术手册,积极创新探索绿色防治、生物替代等技术,防止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利影响;要坚持科学除治,全面调查摸清底数,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和施工路线图,尊重规律、踩准节奏、精准发力;要坚持后期管护,严格做好效果评估验收,确保施工单位落实三年以上的管护责任,加强网格化管理和专管员日常巡护,确保滩涂有人管、管得好;要坚持生态提升,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滩则滩”的原则做好分类修复,打造一批自然公园、红树林公园、城市滨海公园,修建一批便民惠民的滨海栈道、观景平台,让美好滨海生态成为全民共享的绿意空间。
而在会议前,省长赵龙、副省长李建成分别赴泉州、宁德、福州等地调研指导互花米草治理工作。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9月27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已印发《关于印发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根据官方公布的行动方案,此次福建省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将对全省现有136620亩互花米草的除治、修复、提升及后期管护进行统筹安排,分区域、分年度开展除治攻坚行动:
到2022年底,全省除治互花米草87612亩,占比64%,其中:宁德市39675亩、福州市18782亩、泉州市19061亩、漳州市7738亩、厦门市1800亩、莆田市556亩,实现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市及全省自然保护地内的互花米草基本得到除治。
到2023年9月底,除治剩余的互花米草49008亩,占比36%,其中:宁德市35923亩、福州市13085亩,全省基本完成现有互花米草除治,新增的及时除治。
到2024年底,除治后的滩涂基本得到科学修复(其中20%采取种植乡土植物进行生态修复),除治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生态功能持续恢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省级层面,建立福建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发改、科技、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旅、林业、海洋渔业等有关部门及沿海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互花米草除治工作专班,统筹协调除治相关工作。
该工作专班设在福建省林业局,负责督促相关设区市落实工作部署,在除治攻坚期间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及时分析研判攻坚行动的动态形势。
福建省政府官网公布的省互花米草除治工作专班成员名单显示,副省长李建成担任工作专班组长,省林业局局长王智桢、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李文哲担任副组长。
据《新华每日电讯》此前报道,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大西洋沿岸及墨西哥湾,在原产地是最为常见的盐沼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前后从美国引入互花米草以来,经过多年的人工种植和自然扩散,互花米草已遍及沿海滩涂,其规模远大于世界其他地区。互花米草的入侵已成为我国滨海湿地生态与环境面临的重大挑战。
2022年8月23日,泉州湾洛江段,除草机械在滩涂上作业,将成片生长的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铲除深埋,之后还会进行持续三年的管护,预防互花米草蔓延。东南早报 图2015年出版的《中国湿地资源(福建卷)》一书显示,2010年互花米草在福建省的分布总面积为9149.33公顷(约137000亩),是2006年的2.2倍,分布范围北起宁德福鼎,南达漳州云霄,覆盖了全部沿海市、县。
由于互花米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其入侵对福建滨海湿地生态以及水产养殖业造成较大危害。
报道称,近年来,福建各地摸索多种整治方法。福建林科院高级工程师谭芳林说,治理互花米草的方法包括:拔除、挖掘、割除等物理方法,利用除草剂等化学方法,以及改种红树林等生物方法。各地主要是综合上述方法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