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能为乡村带来什么?近日,千万工程”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行动“青年驻村计划”漕泾营结营仪式在金山区漕泾郊野公园举行,20名来自天南地北的青年,在这片“沪尚水乡”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青年们为乡村带来了活力
据悉,“青年驻村计划”是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发起举办的“千万工程”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行动重点项目之一,组织青年驻村开展空间改造、文创设计、业态运营和创新创业等。作为全国青年驻村计划首站,漕泾营于3月21日正式开营,在为期三周的集中驻村时间里,20名青年成了推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为漕泾镇提出了10个创意满满的项目方案,在这片沃土埋下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驻村青年应思羽在结营仪式上汇报济渡桥设计及研学方案
“青年来到村里,给村里的经济、人文等方面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路。”结营仪式上,在为驻村青年颁发社会实践证书时,护塘村党总支副书记秦俊向青年们表达了由衷的感谢。秦俊表示,驻村青年钱阁阁和武俊宇为护塘村设计了IP形象、打卡点和宣传栏,帮助挖掘护塘村的人文内涵、制作了研学课程,还为护塘村撰写了拍摄脚本和方案,一下子让村里“人文护塘”的精神活起来了。除此之外,驻村青年们为沧海盐田盐文化博物馆、漕泾郊野公园设计文创产品、IP、包装设计、小程序等;在海涯村为当地老年人举办活动,增进青银交流;为水库村党建文化公园、济渡桥、阮巷村艺术中心提供了空间改造方案和研学课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乡村的热爱。漕泾镇阮巷村艺术中心项目对接人表示:“青年们的想法更超前,对于网络、科技方面的运用转化也更加熟练,一下子帮我们婚礼艺术中心的运营方扩展了思路。”
为驻村青年颁发社会实践证书
此外,在驻村期间,青年们还组织村里老人开展游戏互动,用自己手工制作的漆扇与村民们交换新鲜蔬菜、和数字游民一起开展沙龙……在一次次的深度交流中碰撞出对乡村产业、文旅、文化等方面的创意火花。这些活动为乡村带来了活力,也让村民们感受到未来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驻村的深层价值在于“双向重塑”,青年在躬身实践中实现认知升维,乡村在创新碰撞中激活内生动力。多源智力激活乡村,青年们将带着他们的热情和智慧,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
青年驻村计划漕泾营结营仪式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