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商业 [REGULAR源野]:成都的“公园+”模式空间开发利用

以公园、街道为主的城市公共空间,是社会生活得以发生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公共空间让不同的个体展现自身、观察他人,并且直接、间接促进互动交流,是体现居民身份认同感、城市文化形象的空间载体。然而,城市公园作为全民性的公共空间,除了游憩、锻炼还能如何利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推进,“功能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之“公园+”的布局开发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特别是用地紧张的大城市,想要在满足现有公园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叠加,以公园为触媒重构城市活动核心,公园地下空间的整合开发并将公共属性最大化便成为一种值得探索的方法。

成都模式:公园下的商业体

作为国内城市公园旗帜性的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成都Regular源野一开业便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项目所在的大源中央公园坐落于成都城南中轴线一侧重要的现代商务中心和高端产业人才聚居区——大源组团,是该片区最大的开放市政公园,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横跨天府二街的景观人行天桥将Regular源野所处的公园北面与城市空间绿地连接起来。桥体形似如意,被称为如意桥,桥上的景观装置使得南北城市绿地空间得到有效延续。同时,公园西侧为区域级商业中心世豪广场,与Regular源野仅有一路之隔,为城市商业的延展和创新提供了市场环境。因此,Regular源野的公园绿地叠加商业功能是在其回应基地环境下的一种探索式实践。

△Regular源野及其周边城市环境卫星图。

初到大源中央公园,包括很多本地人在内,会出现逛了一圈公园未能找到这座地下商业体的情况。Regular源野仿佛是在城市公园里再造了一座公园,一不留心极容易错过其下沉式入口。这意味着商业体在开发过程中保护了公园生态原真性,与地面公园景观形成自然的延续和衔接。公园地面上依然是有趣味性互动景观装置的开放空间,叔叔孃孃们在这里广场舞、遛狗遛娃下棋,Regular源野下沉广场里年轻人拍照喝咖啡。中央公园下沉式商业街区的布局是空间类型学上的突破,更是社会学上的突破。公园不再只是供市民见绿赏花的地点,还是潮流群体感受艺术熏陶、体验消费场景的汇聚地。

△Regular源野西入口,下沉式广场。

摄影:杨松飞

从西侧入口往下望,高低起伏的楼梯制造出的空间错落感,让建筑墙面上的大型墙体涂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移步而下,墙体涂鸦又在地下花园的绿色植物中若隐若现,与一圈的店铺无缝连接,形成了“半户外”的艺术展示空间。建筑大量运用了清水混凝土,在触目可及的空间细节上保持简约、时尚、悠闲的现代感,给人自然舒适的感官体验,自然感与力量感并存。

△绿植映衬中的室外艺术墙。

摄影:杨松飞

从追赶潮流青年群体拍照打卡的消费需求出发,Regular源野营造了多处精美的建筑光影空间。如在构图简洁的灰空间有顶面灯饰的天井,以蓝橙色光源作局部点缀;多处天井设计,利用自然采光实现光与影的结合;以及借助狭长的涂鸦墙廊道将绿色、蓝天引入地下室内等等景观场景。这些场景时刻提醒着每一位游客此时身处一座公园的地下空间,一种兼具艺术、商业、绿色底色的新空间模式。

△灰冷的清水混凝土搭配橙色光源点缀下的店铺外立面。

摄影:杨松飞

商业业态上,引入的是具有生活气息又体现文化格调的本土品牌和首店,注重将商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自然生态三者融合,如自然标本艺术品商店、明星面包店、艺术概念餐厅以及超人气买手集合店等等。其中,自然标本艺术品商店是为大源中央公园量身定制的一座随时更新的自然博物馆。它不是只能单向输出,游客像开盲盒一样一个个拉开柜子查看内容,给人新鲜又略带惊喜的体验。同时,游客也可以带来自己旅途中获得的落叶、树枝、花瓣、果实......主理人会把他们变成有意义的艺术品进行展出。

△自然标本艺术品商店,主理人正在对标本进行展示处理。

摄影:杨松飞

Regular源野核心亮点在于正中央的艺术空间,以美术馆作为设计模板,极简主义的几何风空间规划和动线串联起了整个商业体,包括3座花园、20个店铺、以及5个单独预留的快闪房间。在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发生,理发店店员与游客玩着《鱿鱼游戏》的剧情游戏、网络主播对着手机进行直播讲解、三三两两好友互相拍照打卡、当然有周边居民带娃玩耍。长方形的中庭空间,可承接活动和展陈功能,配上官方搭载的Coffee Bar,形成了一个私域社群线下社交的绝佳场域。围绕整个中庭活动区有一圈座位,且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插座可供使用,这种人性化关怀细节真正切中了商业空间的“社群”营造关键需求。在这里,有共同属性的人群除了买一个面包,买一杯咖啡,更通过一个沙龙、分享会等公共性活动,产生了公共活力和公共生活,将本地居民以及游客还原成一个又一个爱好兴趣相同的社群。而Regular源野为这些有共同属性的人群提供着发生持续联系的空间,展现着城市“新生活方式”的态度。

△时尚的年轻人在此拍照打卡。

摄影:杨松飞

△中庭正在举行的户外露营分享会。

摄影:杨松飞

大景观,少人往

随着城市进入存量开发阶段,建设大型的城市公园的机会在不断减少,城市建设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在当今世界上,城市的公共空间就是一个城市品牌价值的表达与城市竞争力的表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数字游民选择城市的关键标准之一。 (延伸阅读:数字游民) 此外,公共空间更是城市居民生活观念的一种影射,通过城市公园与广场等公共空间建立起一个社区、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城市公园应该是为全民、各个社群所共有的空间,其本质就是在于空间的公共性。

公园作为免费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公共空间,其空间是否有足够的开放度去承载各个年龄段人群的社会性需求?答案是否定的。根据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于2021年11月公布的一项城市公园建设调查结果显示,2.6万多名受访者中,6成以上25岁以下青少年群体很少去公园。不同目标人群的游园需求不同,对公园的需求正呈现多元化特征。数据显示,游园频率与年龄正相关,年龄越大去公园的频率相对越高。导致公园主要服务对象为中老年群体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公园功能定位对年轻群体缺乏吸引力。

△中国城市尤其是新城开发过程中,在“城市美化运动”的思维下,喜好大尺度大面积的绿轴公园、市民广场,但普遍的效果是只见绿色景观,不见人群活动。名义上的公共空间变成鲜有人停留的消极空间。

目前,我国现有的大多数城市公园建设借鉴了国外的“大景观”设计理念,这一设计手法更注重大尺度景观的营造,如大草坪、大人工湖、大广场等等大尺度空间。虽然大体量的广场或者绿地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城市老人、家庭型人群的健身、聚会等休闲活动,但作为体现自我幸福感和城市认同感的重要城市空间载体,要真正理解什么是公共性,在原有的运动、休闲功能上填充更符合现代生活模式和体验需求的全年龄段城市公园功能。城市居民更需要的是有生活的内容与参与感的场所,而不只是“景”与“观”的景观。公共空间必须是多元的,承载着非常多的生活、社会与文化功能,朝着更多样、细腻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仅仅当成功能空间,而是作为一个很强的社会空间,居民生活的网络点,甚至可能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

△文教空间和活动,是目前全世界城市公园所包涵的重要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把公园和文教设施拼凑在一块,而是需要更精心的空间设计,达到人本的尺度、便利的动线,促成与邀请社会活动的发生。图为东京上野公园。

摄影:宋敖

可以肯定的是,现有城市公园的场景营造、公共性与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人居环境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园多样性、公园与城市功能的复合性等现实需求,实现公园与城市、居民的融合是构建公园城市理念下对现代城市生活的一种新的诠释和展望。

公园与商业下的“出圈”城市

根据GaWC最近一次发布的《世界城市榜单2020》,除了北上广深无法撼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不占优势,反而是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等中部城市在榜单上异军突起,特别是成都是我国唯一一个世界二线强城市,排在德国首都柏林之后。与上一次排名相比,足足提升了12位。从世界城市的评选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评判城市发展的唯一标准,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舒适度、便捷度,精神上的富足感以及城市的人文关怀。增强城市的幸福度和人情味,让居民获得满足感,俨然成为城市建设中重要一环。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发布的2020年世界城市排行榜。

△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关于世界城市排名的评判标准。

蜀地自古以来的安逸让成都人过于热爱生活,只要出太阳就是“周末”,遛狗的、闲逛的。成都仿佛是一个多孔结构的容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散落着能够待得住人且容纳多样性选择的生活场所。同时,这些有自然元素、多元文化、人本尺度的、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培养了成都人的社会性,城市环境中留下的生活气息以及精神寄托,经过历史文化的演变进而形成了成都这座城市所特有的气质和文化。而这种城市文化以多样化的形态嵌入于城市的建筑、公园、街道以及各种公共空间场景之中,是花重金打造下的仿市井文化类商业项目所无法匹及的。

△广州、深圳文和友在开业之初的火爆之后,因消费者和游客新鲜感退却,加上业主对各地地域文化展示的摇摆不定,导致商家不断撤离。

随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的确立,成都进入了一场城市间的消费拉锯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间的比拼绝不仅仅体现在消费规模和能级上,更考验着城市本土品牌产品的创造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首提地,“公园+商业”组合下的消费场景可谓是“出圈”的最佳途径。

知名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周榕曾指出,大型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生活的“租界”,把很多城市资源集中在一个封闭空间里,做了一个高密度的供给,但代价是其周围大约三平方公里的商业“寸草不生”。在他看来,好的城市不需要大型城市综合体。成都“公园+商业”的模式将公园、城市、居民进行融合,柔化了城市生活的边界,有效避免了大型商业综合体因自身体量过大,导致周边城市活力不足的弊端。

△体量巨大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在其周边产生了面积广大的消极空间。图为成都环球中心。

常规性的城市公园以“公园+运动健身”、“公园+教育”等功能模式为主,随着城市消费、休闲与游憩功能需求的日渐强烈,城市公园作为公共空间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探索。然而,公园中的商业功能因用地性质、建设指标要求受到很大的发展限制。绝大多数的城市公园地下空间现状,或是未进行开发利用,或停留在地下停车场、地下交通连廊的阶段。在保留公园的现有绿地面积,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公园地下空间的整合开发,是解决城市公园功能多样化、提升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径。

结语

风景园林之父奥姆斯特德在《公园与城市扩展》一文中认为,一个管理运行良好的城市公园可以为城市提供一个发展中心,一个开放型的城市社区。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对多样性的需求,城市公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着重大转变,它不仅仅满足于生态功能,更是各种公共城市活动的发生场所,以及区域动能提升的引爆器。“公园+”理念的地下空间布局探索和思考,符合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同时其构建紧凑、复合、协调的规划思路不仅不会造成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甚至是增加城市绿地的一种重要手段。未来的城市公园,将基于周边城市功能、居民发展诉求等多方因素的考量下,营造有品质感的城市复合空间场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