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名家 梅丽君
弗吉尼亚大学
梅丽君,浙江缙云人。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师从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当代艺术家、诗人邱振中先生;中国人民大学书法硕士,师从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慕鸿书社社员,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员,刘海粟美术馆研究员,《东方艺术》杂志提名“当代书坛二十家”。五体兼修,尤善草书。
《长歌行》35x45cm 2018
焦竑《灵谷寺梅花坞》138x68cm 2018
梅丽君:祝福与寄语
邱振中
梅丽君的敏感、细腻,得之于山川、风土,还是历史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已无从断说,对于故乡来说,她就是秀丽风景中的一道明霞。
梅丽君从缙云走到北京,从对书法的爱好而成为专门的人才,其中有多少机缘、多少艰辛,将来或许有所陈述,人们能见到的是,她似乎一路风行。
这得之于她的聪慧和坚韧。
书法的核心是运动。她对书法中运动的感悟,与她性格中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如鱼得水,笔画亦如在水中穿行,清新洁净,温润有加。
她锐利、敏感,草书作品中的迅捷不仅是她的风格,也是她的性格。她的行书雅致、从容,对经典有准确的感悟,这源自教养。
性格、教养,是她两个重要的基础。同时具有这两重基础的人不多。
她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她曾经采用密集训练的方法解决字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一个月内使行书的面貌彻底改观。
她有坚韧的一面。一旦领悟,坚持不懈。
由于这一切,她身上还有众多的可能性。
书法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拥有无以数计的爱好者,传播工作非常重要,但一位专业人员自有其高峻的目标。
书法传统集历代精华凝聚而成,深沉博大,一位后来者不竭尽毕生之力,无法触及其核心。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纪念里尔克》中讲过这样一段话:“真正诗人的天赋必然是通过难以估量的辛劳又一次重新挣得,即男子汉有责任把天赋开头仅仅是作为儿戏送给他并仿佛是借给他的一切,持续地变成坚韧不拔以至令人难以承受的严肃事业。”这里说的“男子汉”,指的是为艺术的理想目标而不惜付出的一切后来者。
梅丽君不下于任何“男子汉”。第一次做得不错,第二次是更加艰难的努力。
期待她不断取得出色的成绩。
2018年4月14日
杜甫《绝句二首》之一34x68cm 2017
王维《鸟鸣涧》34x68cm 2017
韦应物《滁州西涧》68x45cm2016
温庭筠《瑶瑟怨》68x68cm 2016
诸葛亮《诫子篇》40x50cm 2016
焦竑《灵谷寺梅花坞》138x68cm 2018
清-毛奇龄《南柯子-淮西客舍得陈敬止书,有寄》270cm×65cm宣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