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杭州某城区进行了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考试结束后,一位杭州某公办小学学生家长急吼吼发朋友圈,晒出了一道令她揪心的作文题。“一大早,一群‘皇帝’奔赴考场,一群‘太监’干着急,结果一开场就来了个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感叹小学生不易啊,这30分的分量不轻。”家长晒出的作文题为:读一段材料,如何看待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1月21日 《都市快报》)
近年来,小学期末考试题总是为人津津乐道。有的是因为太难,有的是因为太怪,但这次的作文题目被家长们“诟病”的原因却是因为超出了“套路”。以往的小学生作文可以套题、套话、套模板,但这次的时事议论式作文题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没有范文可以套用。尽管有些难为小学生,但这种灵活的作文题的出现却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小学生写作文关键还是要讲故事。这次的作文题与其说是让小学生写篇议论文,倒不如说是结合自己的观点写成故事。但是现在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单一,课余时间排满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每天学校、补习班和家里三点一线的生活,这也让学生总觉得自己没什么东西可写。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孩子跟父母交流的时间都不多,更别提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了解时事。父母不聊,老师不讲,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模式之下培养出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难以对某件事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可以发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增加社会知识、拓展社会经历逐渐成为学生培养非常重要的一环。许多学校不仅让学生在放学之后读报读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还鼓励学生在假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经验。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拓宽眼界,活跃思维,另一方面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
曾经的“生活白痴型”读书人才已不再适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会读书”也不应该再成为学生努力的唯一目标。家长们也需要转变思维,鼓励孩子在读书之外多关注社会时事,多参与社会活动,丰富孩子的经历,从而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文/鲁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