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之际,苹果终于被曝将加入这场技术角逐。据供应链及行业分析师消息,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或称iPhone Fold)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发布,同期可能推出一款20英寸折叠屏iPad,其中iPhone Fold将率先抢占市场。而近日,CNMO注意到,有外媒对iPhone Fold的设计、参数及市场影响进行了全面解析。
在设计上,iPhone Fold采用与三星Z Fold 6、谷歌Pixel 9 Pro Fold相似的“书本式”折叠结构。其外屏尺寸为5.5英寸,展开后内屏达7.8英寸,接近4:3比例,内屏尺寸与iPad mini(第八代)相当。
为解决折叠屏长期存在的折痕问题,苹果通过特殊铰链设计与柔性屏幕材料,使内屏平整度远超现有安卓折叠屏产品。知名分析师郭明錤透露,在兼顾轻薄与耐用性方面,iPhone Fold展开厚度仅4.5毫米,折叠后为9毫米,超越iPad Pro(13英寸款5.1毫米),成为苹果最薄设备。铰链部分采用“钛合金+不锈钢”复合材质,机身外壳全系使用钛合金,实现了强度与重量的良好平衡。
不过,因机身厚度限制,iPhone Fold无法搭载Face ID面部识别技术,转而采用侧边指纹识别(Touch ID)方案,这一改变引发部分用户争议,但苹果或许会通过优化系统交互来弥补体验差距。
核心配置上,iPhone Fold将搭载苹果自研芯片(或为A19 Pro定制版),配备超广角+长焦双摄模组,并支持苹果生态独有的“跨设备接力”功能,用户可通过折叠屏同步编辑iPad/Mac端文档。
苹果能否拯救折叠屏市场?从数据来看,折叠屏手机市场自2019年起年均增长超40%,但2024年增速骤降至5%,2025年或首次出现4%的销量下滑,总需求稳定在2200万片左右。DSCC分析师认为,苹果凭借品牌影响力与生态整合能力,有望激活折叠屏市场。调查显示,35%的iPhone用户对折叠屏手机感兴趣,但因系统适配、生态兼容性等问题持观望态度。若iPhone Fold能实现iOS系统与折叠形态的深度融合,或将成为苹果高端产品线的新增长点。
价格方面,iPhone Fold起售价或达2100-2300美元,显著高于三星Z Fold 6(1799美元起)与谷歌Pixel 9 Pro Fold(1799美元起),延续了苹果“高端溢价”策略,目标用户为追求技术前沿与品牌价值的消费群体。分析师指出,苹果或通过“折叠屏+钛合金+无痕内屏”三大卖点支撑高价,并推出以旧换新、AppleCare+服务包等配套方案降低用户门槛。
目前,多方消息源证实iPhone Fold将于2026年下半年发布,或与iPhone 18系列同步推出。苹果内部已为该项目分配代号“V68”,表明其已突破原型机阶段,进入量产前的工程验证(EVT)与设计验证(DVT)环节。
外媒称,尽管折叠屏iPhone面临技术难度高、成本高昂等挑战,但若苹果能通过iOS系统优化(如多任务分屏、动态桌面适配)与生态协同(如与MacBook的跨设备协作)解决痛点,或将成为折叠屏手机从“尝鲜品”向“主力机”转型的关键。这场“迟到的入局”,能否让苹果在折叠屏领域复制iPhone的成功,2026年或将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