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大渡槽—人民的智慧与汗水

张庄乡九里村,有一座横跨在交通要道上的大渡槽,是上世纪70年代的水利文化遗址。

近日,笔者来到张庄乡九里村,见到了听闻已久的大渡槽。如今,它虽已经不在被人们提及,但坚固的墩基、拱梁和较为完整的外观,依然屹立在原地,证明它曾经为我县水利、农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

“这个渡槽建于1976年,当时工期有5个多月,整个渡槽都是工人挑着挑子搭起来的,那个时候连架子车都没有,砖石离得远,只能用挑子挑,没有机械碎石,就只能靠人力,为了能早日建好渡槽,让村里的庄家有水流灌溉,每个人都鼓足了劲的干。”张庄乡九里村村委干部张培松说。

在当时,村里能够有一座大渡槽,就意味着田地里的庄稼有了保障,但随着水利、农业的发展,各村都有了水井,渡槽也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凝聚了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渡槽不能因时间而毁坏。

据了解,近年来由于来往车辆的增多,难免会对梁柱造成损坏,九里村村委干部对渡槽物件的风化和人文破坏的现象及时的上报有关部门,加以保护。如今,这座大渡槽保存的较为完好,既让村子保留了时代特色,有增添了新貌新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