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动态
1、阿联酋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创业的国家
《2024/2025 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GEM)中,阿联酋连续第四年蝉联全球第一,被评为全球最适合创业的地方。在今年接受评估的56个经济体中,阿联酋也是最适合中小企业创业的地方。
报告强调,阿联酋之所以取得这一成就,关键因素之一是投资87亿美元来促进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此外,该国允许外资100%拥有企业,使得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并在2023年达到创纪录水平。
2、沙特开放房地产业务给外国投资者
近日沙特投资部向《沙特公报》透露,外国投资者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拥有和出售沙特房地产,开展相关投资活动。不过房产必须位于圣城麦加和麦地那之外。此外,购买和出售房地产不得用于商业投机,即期望从价格波动中获利而进行的高风险交易。
此外,外国投资者公司必须获得投资部批准,才能拥有个人住宅、工业设施总部、公司行政总部、员工住宅设施和仓库等房地产。同时,该机构必须承诺在五年内使用该土地,项目土地和建筑成本不得低于 3000 万沙特里亚尔。
3、简化沙特商业登记的新法律即将生效
4月3日,沙特新的《商业登记法》和《商号法》将生效,届时沙特将对其商业登记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据此前媒体报道,商务部官方发言人Abdulrahman Al-Hussein强调,其中一项重大改革包括废除附属登记册,只需一个商业登记册即可。
4、越南正式降低汽车、农产品等进口关税
3月31日,越南政府发布声明称,宣布下调液化天然气和汽车等一系列产品的进口关税,关税下调已于周一(3月31日)生效。越南将部分类型汽车的关税税率从最高64%下调至32%,液化天然气税率从5%下调至2%。乙醇税率从10%降至5%。声明还称,包括新鲜苹果、冷冻鸡肉、杏仁和樱桃在内的农产品进口关税也有所下调。
数据显示,2024年越南进口整车达173,561辆,价值超过36亿美元,主要来自印尼、泰国和中国。分析称,新政策主要帮助越南降低从美国市场进口汽车的关税。
5、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电商中小企业营业额大幅增长
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中小型电商企业(SMEs)表现强劲。据Nuvemshop平台数据显示,该季度总营业额达13亿雷亚尔,同比增长37.5%,共售出1950万件商品,增幅达30%。与2024年同期9.45亿雷亚尔(增长34%)相比,增速进一步提升。按行业划分,时尚类以4.13亿雷亚尔领跑,保健与美容(1.255亿)、配饰(7050万)及家居与花园(5100万)分列其后。订单总量突破500万份,同比增长25%,平均客单价稳定在247雷亚尔。
6、非洲数字支付经济2030年将达1.5万亿美元
万事达卡委托Genesis Analytics最新报告显示,非洲数字支付经济正加速发展,预计到2030年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报告指出,非洲互联网普及率正以20%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提升,金融包容性每年增长6%,这些趋势正推动企业和消费者广泛接受非接触式支付解决方案,实现向数字交易的强劲转型。
平台动态一览
1、再延75天,TikTok剥离交易被叫停
由于字节跳动与美方未能就TikTok美国业务达成出售协议,当地时间4月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原定于4月5日执行的TikTok禁令再度延后75天,暂定延期至6月中旬。为推动剥离方案落地,特朗普团队此前已与多家美国资本接触,探索通过“借壳收购”等方式完成TikTok美国业务的重组。
然而,局势在特朗普宣布加征“对等关税”后突变。消息称,字节跳动方面于周四致电白宫,明确表示,在美方开启新一轮贸易与关税谈判前,中国政府将不会批准这笔交易。TikTok命运已卷入多重博弈,在6月新期限前,其很可能成为中美数字贸易规则博弈的关键焦点。
2、TikTok电商印尼斋月期间直播 GMV 增24倍
TikTok Shop 数据显示,双平台系统融合后的首个斋月,直播 GMV 增24倍,平台卖家数量增长40%,涌现7200万条电商短视频,获超20亿直播及视频内容观看量,品牌声量销量双爆发,部分品牌爆发超10倍。据了解,TikTok 电商协同 Tokopedia 打造“内容+货架”双引擎,助力商家出海印尼,落地印尼。
3、Shopee新加坡站新规:严禁通过商品页站外导流
Shopee新加坡站点发布重要政策更新:2025年4月起,店铺描述中若包含电话号码、外部链接、邮箱等引导站外交易的信息,将按违规程度处以1-6分罚分(首批处罚5月6日执行)。新规明确禁止通过商品页面向其他平台导流,卖家需尽快自查整改。
4、TikTok Shop 德国上线引争议,合规性遭德国电商协会质疑
TikTok Shop在德国正式上线,却引发当地电商协会Buvec的强烈担忧。协会指出平台存在价格透明度缺失、商品信息不完整等法律风险,尤其在食品、化妆品等品类中,基础价格展示不符合德国法规要求。Buvec首席执行官Thorsten Meyne直言:"TikTok目前缺乏法律实质"。
尽管承认TikTok在冲动购物和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巨大潜力,但协会认为其电商服务"尚不成熟",仅能作为传统电商的补充。随着社交电商在欧洲加速扩张,合规性问题或将成为TikTok Shop面临的首要挑战。
5、FBA费用飙升倒逼亚马逊卖家集体涨价,近六成卖家利润仍下滑
最新报告显示,亚马逊第三方卖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成本压力。SmartScout数据显示,自2000年推出第三方市场以来,亚马逊FBA费用持续攀升,标准尺寸商品配送费累计涨幅高达96%。2024年新增的两项FBA费用进一步加重卖家负担,导致65%的卖家被迫提价应对。
然而《亚马逊卖家之声报告》指出,尽管普遍涨价,仍有近60%的卖家利润同比下滑,凸显平台经营成本对盈利能力的严重挤压。部分卖家还额外承受关税压力,经营困境持续加剧。
6、亚马逊2025年Prime Day新规:折扣力度达40%的商品将获额外曝光
4 月 3 日消息,亚马逊官方宣布,2025 年 Prime Day 活动将迎来重大变革。除了将活动时间从传统的 2 天延长至 4 天,还推出 “Prime 专享 Z 划算” 和 “Prime 专享秒杀” 两大全新促销玩法。 “Prime 专享 Z 划算” 要求商品最低折扣为 15%,“Prime 专享秒杀” 则要求最低折扣达到 20%。
值得注意的是,若商品折扣力度达到或超过 40%,将获得额外曝光位置,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这一规则无疑对卖家的定价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卖家需要在保证利润空间的同时,巧妙制定折扣,以争取更多流量。
7、淘宝英文版强势进军东南亚,下载量激增400%
阿里巴巴旗下淘宝正式推出英文版应用,强势进军东南亚市场,通过消除语言障碍实现跨境购物体验升级——用户可直接使用英语浏览商品、查看价格并以本地货币结算,推动新加坡下载量同比增长350%、马来西亚增长400%。
淘宝联合Lazada设立专属时尚频道,依托阿里全球物流将部分商品配送时间压缩至5-7天,同时推出服饰类免邮政策,直接挑战Shopee、Lazada等本土平台。
8、Temu美国站发布在线下单索赔新规,商家需注意时效
4 月 3 日消息,Temu 美国站近期出台了针对在线下单的索赔规则,主要聚焦于丢件和破损情况的处理,旨在保障商家和消费者权益。 在物流承运商 FedEx 方面,索赔时效从包裹揽收后开始计算,若超过 90 天,将无法进行索赔。并且,商家需至少在索赔截止时间前 2 天提交申请,若临近截止日期才匆忙提交,很可能导致索赔失败。
对于 USPS,规则类似,同样从包裹揽收开始计时,超过 60 天便不能索赔,申请也必须提前至少 2 天,否则面临索赔失败风险。 UPS 物流服务上,平台将代商家发起索赔,商家无需自行操作。
9、亚马逊48小时退货系统崩溃!卖家遭"自动退款"血洗
近日,大量卖家反馈,亚马逊退货管理页面彻底崩溃,整整 48 小时无法访问,不管是用 Chrome、Safari、Firefox 浏览器,还是从 PC 端、移动端登录,一律白屏。 这一故障波及甚广,美国站、欧洲站、日本站等多个站点卖家纷纷 “中招”,其中美国站 87% 的卖家深受其害。
系统瘫痪期间,卖家们损失巨大。后台打不开,退货申请无从处理,单店日均积压退货达 37 件。更离谱的是,高价商品竟被自动退款,某家居卖家两天内积压 49 个退货单,23 单高价灯具直接被退。还有买家把用了近一年的产品扔泳池拍照索赔、将扫地机器人放微波炉 “加热” 后索赔,亚马逊后台的 AI 审核系统统统自动通过退款。
与此同时,A-to-Z 索赔通过率暴增 430%,百元以上高价商品也未经审核就退款,突破了原本 75 美元以下商品 “仅退款” 的范围。中小卖家首当其冲,因退货难处理,买家狂留差评,店铺评分大跳水,流量转化受重创,日均损失或上千美元。
热门行业观察
1、到2030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5372.7亿美元
Grand View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5372.7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7%。物联网(IoT)普及、AI技术深度融合及智能手机远程控制需求共同推动市场扩张,家庭自动化、安防(如人脸识别)和智能音箱(如Alexa)成为关键增长点。亚太地区因收入提升、数字化加速及高端生活方式需求,将领跑全球增长。
2、59%营销人员计划增加网红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
根据SproutSocial的研究数据,相较于2024年,今年有59%的营销专业人士计划增加与网红的合作数量,而仅有37%的人士计划维持现有合作规模不变。这项调查涵盖了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650名与社交媒体管理和网红营销密切相关的营销人员。调查结果揭示,77%的品牌倾向于与1至10位网红建立合作关系,其中B2C品牌往往合作数量更多。
具体而言,52%的直接面向消费者(DTC)品牌选择与6至10名网红合作,而23%的品牌与11至19名网红合作。此外,66%的品牌投资于网红营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超过半数的品牌认为网红营销能够有效提高受众参与度和增加品牌可信度。
3、2024年中国为欧盟汽车进口最大来源国
4月1日,欧盟发布2024年欧盟汽车行业贸易数据,中国以127亿欧元进口额成为欧盟汽车进口最大来源国,欧方称,2019-2024五年间,欧盟自中国进口汽车增幅高达1591.3%;尽管如此,2024年欧盟对华汽车贸易保持顺差,对华出口高达145亿欧元。2024年,欧盟共出口汽车540万辆,进口汽车400万辆。与2019年相比,出口数量下降了13.2%,进口数量则减少了3.0%。
4、全球移动发行商收入TOP50,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Sensor Tower 发布《2024年全球移动发行商收入TOP50》榜单前十中,腾讯(第1名)继续稳居榜首,凭借其在游戏、社交等领域的全生态布局,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字节跳动(第2名)凭借TikTok生态及全球化布局,收入同比激增38.2%,稳居第2名。Google(第3名)和微软(第4名)依旧在市场保持稳固地位,Scopely(第5名)则以57.1%的高增长率成为本年度最大黑马。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发行商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榜单中约四分之一的发行商来自中国,且头部集中效应显著。除腾讯、字节跳动外,网易、米哈游、阿里巴巴等大厂持续推动创新,莉莉丝游戏、三七互娱、叠纸网络等厂商则在各自细分赛道中不断突破。
5、全球婴儿用品市场2033年将突破1196亿美元
Verified Market Reports 最新报告指出,全球婴儿用品市场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受新兴经济体出生率攀升、父母对高端婴儿护理用品投入增加以及婴儿健康卫生意识提升等因素驱动,预计在 2026 年 - 2033 年期间,该市场将以 4.5% 的复合年增长率稳步扩张。2024 年市场价值为 824.7 亿美元,到 2033 年有望达到 1196.2 亿美元。
服务生态动向
1、斋月期间iMile货到付款(COD)订单签收率达91.4%
日前,中东地区主要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商之一iMile宣布,今年斋月期间,iMile中东地区物流订单量同比增长52%,再创历史新高。同时,24小时内网点首派率达99%,COD(货到付款)订单签收率达91.4%,成功实现旺季“零积压”,展现了其在中东物流市场的强大实力。
海外政策异动
1、美国将正式取消“小包免税”政策
除了增加对等关税,特朗普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货值进口产品的最低限度免税待遇,即所谓的800美金以下 “小包免税” 政策。自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开始,美国不再对来自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商品提供 “小包免税” 待遇。
据行政命令,所有相关邮件物品,如果包含通过国际邮政网络发送的商品,价值等于或低于800美元,且符合最低限度免税条件,则需缴纳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2025年6月1日后增加到每件50美元。美国商务部长将在90天内评估该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将规则扩展到来自澳门的包裹。
2、巴西10州跨境购物税上调至20%!50美元以下商品综合税率达50%
4月1日起,巴西阿克里、巴伊亚等巴西10州将跨境购物流转税(ICMS)从17%上调至20%,叠加8月生效的20%联邦进口税,50美元以下商品实际税率飙升至50%(如100雷亚尔商品最终支付150雷亚尔)。全国财政厅长委员会(Comsefaz)称,此举旨在保护本土产业,促进"税收公平"——本土企业原承担更高税负。
2024年各州曾拟将税率提至25%但暂缓,本次调整剑指"平衡跨境电商与国内产品竞争",刺激本土消费。进口商预警成本激增,本土零售商则称"向公平迈出关键一步"。
3、南非拟取消140多项海关政策,Temu、SHEIN等平台成本或大幅上升
据外媒报道,南非税务局(SARS)计划取消 140 多项简化进出口清关流程的优惠政策,这一举措预计将给电商行业带来广泛影响,尤其是与 Temu 和 SHEIN 合作的物流公司。
自 2007 年起,Temu 和 SHEIN 利用一项优惠政策,可在约翰内斯堡 OR Tambo 机场进行简化清关。对于单件价值低于 500 兰特的批量进口商品,仅需支付 20% 的统一关税,而无需按照产品类别缴纳不同税率。并且直到 2024 年 9 月,这些商品还享有增值税(VAT)豁免。此外,进口商目前还能在月底一次性支付统一税率,以此加快清关流程。
然而,南非本土卖家和品牌长期以来对这一政策极为不满。以纺织行业为例,本土卖家和品牌的服装进口标准税率高达 45%,远远高于 Temu 和 SHEIN 适用的 20%,他们认为这严重损害了自身的竞争力,强烈要求取消该政策。
4、中欧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
4月3日下午3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欧双方同意尽快重启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谈判,为推动中欧企业开展投资和产业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鉴于案情复杂,应欧方请求,中方决定依法延长白兰地反倾销案调查期限。
何亚东说,双方还讨论了欧盟外国补贴调查、化妆品监管合作、农食产品准入、政府采购等具体议题,重申将相互保持市场开放,为企业合作提供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