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后的新横石桥市场
今年6月底
承载不少老宁波人记忆的
横石桥市场完成整体搬迁
迁入兴宁商贸城
如今满月之际
这个以布料、参茸、
茶叶闻名的老市场
现状如何?
是否延续着绵延十多年的市井烟火?
↓
老市场商户整体迁入
老顾客都跟来了
从原仇毕被征用地块搬迁至兴宁商贸城后,宁波横石桥市场改名为“宁波新横石桥市场”。整体迁入兴宁商贸城一层、二层、B1层,经营面积也有所扩大。
目前,一层主要入驻参茸、茶叶等商户;二层则是布料市场,着重经营布料、服装辅料等。
新横石桥市场搬迁至兴宁商贸城。
布料市场一周只做三天生意,每周六、周日、周一开市。搬迁至新址后,这一经营习惯也延续了下来。
在这个市场里,做了多年辅料生意的“元老级”商户叶阿姨搬来短短一个月,已经完全适应了新市场的环境和节奏,看着比原来还有所增长的营业额,叶阿姨表示,“我们做生意的看到生意好,心情自然就好了。”
叶阿姨坦言,在原市场做了15年生意,在搬迁之前是有所担忧的。“担心老顾客流失,也担心磨合期会很长,适应不了新环境。但搬迁一个月,老顾客都跟着过来了,还增加了不少年轻的新顾客。经营环境也更亮堂、更舒适了。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磨合期。”
老顾客们在挑选布料。
实际上,更令叶阿姨感到心安的是,新场地里“老面孔不少”。
一方面,尽管搬到了新市场,但原先的布料、辅料商户整体搬过来了。同时,新市场也刻意保留了老市场的部分经典动线设计,老顾客们通常也很快能找到。
二层布料市场保留了“中间开放式摊位+四周店铺”的回字形动线设计。“布料市场的商户有180家左右,基本都搬到了这里。开放式摊位与店铺之间的环形主廊道做了拓宽,但人多的时候,这里都得挤着走。”兴宁商贸城有关负责人秦女士介绍。
来逛市场的年轻人多了
“年轻人变多了”是多位商户都提及的新变化。
在二层布料市场,时常可见来挑选面料的年轻人。这个以传统面料闻名的区域,如今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打卡地。为迎合这股新风潮,商户们纷纷调整陈列策略,将香云纱、真丝双绉等潮流面料放在显眼处吸引年轻顾客。
“布料跟成衣不一样,仅看图片是无法感受布料质感的,通常也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线上买万一不合适就挺麻烦的。线下买可以摸到布料的细节,如织物的挺括度、垂坠感等,隔着屏幕永远感受不到。”开了一家汉服工作室的“90后”小吴表示,基本每周都会来这里进货。
经营十多年的老摊主王师傅边整理样布边感慨:“现在的年轻人比老一辈还懂行,昨天有个女孩为了找一块进口面料,把库存翻了个底朝天。”
市场内的百元自助女装店。
而在首层的“百元自助店”集中区域,年轻顾客的含量更高。
在这次搬迁中顺势扩大经营面积一次性开了两家店铺的“小赵自助女装”,是社交平台上的本土网红服装店。用市场管理方的话来说,是“自带流量的店铺”。
在“小赵自助女装”店内,经常有不少年轻女孩正在挑选和试穿。据了解,扩大经营面积后,“小赵自助女装”面积达300平方米。
“我们店内的单价基本都是三四十元或五六十元。尤其是夏装,百元上下可以搭配一身。很多人都是小红书上的粉丝,看到上新了就来逛一圈,都是年轻人。”工作人员介绍。
老市场也能出“新招”
“宁波人周末必逛的布料天堂”“是谁还不知道宁波超会淘到宝的布料市场”“时尚和平价的完美结合”……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有关新横石桥市场的话题、讨论随处可见,不少人还积极分享“勇闯横石桥市场”的相关买逛攻略。
老市场在社交平台上火了。
“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开设了账号,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增加网络传播度,反哺线下;考虑到很多商户对直播等销售方式不熟悉,我们每周至少有10场直播,帮助商户们直播卖货。”新横石桥市场营运方相关人士称。
据了解,目前,新横石桥市场经营面积近8000平方米。近一个月,高峰期的单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市场管理方数据显示,自搬迁升级后,25-35岁客群占比从5%激增至20%。
来源:宁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