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善治策论|黑河市以“三化”打造善治边城

在全市87个社区、576个村建立网格3771个,配备网格员6619人,实现了行政区域网格全覆盖,形成了基层治理“一张网”工作格局

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参与机制,有序引导城乡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

文 | 黑龙江省黑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锡文

黑河市地处“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重要交汇点,是中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前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兴边富民试点市。

近年来,黑河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坚持网格化、社会化、智能化一体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服务群众“全天候”,联系群众“零距离”,谱写了新时代边境地区良法善治新篇章。

黑河市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2022年摄) 王殿杰摄

  推进全覆盖网格化建设 以精心组织打通基层末梢

把推进网格化建设作为改进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全市87个社区、576个村建立网格3771个,配备网格员6619人,实现了行政区域网格全覆盖,形成了基层治理“一张网”工作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出台《黑河市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持续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推进“党组织+网格化”建设进程,构建“市委—县(市、区)委—街道(乡镇)党(工)委—社区(村)党组织—小区(居民区)网格党支部—楼栋(院落)党小组”六级联动党组织链条,网格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深化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开展多网融合全域覆盖等5项行动,党组织引领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依法治理。结合黑河边境口岸城市区位特点,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大依法治市力度,在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出台了多个政策法规。今年6月1日,在全省率先制定实行《黑河市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条例》,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建立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710个,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各地律师、公证员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和代书等法律服务工作。

坚持事事高效。加强对网格员教育管理,聚焦安全生产、生态保护、风险排查等重点领域,做到“地上有格、格里有人、肩上有责、事有人办”。着力提高网格员补贴待遇,部分县区网格员补贴待遇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两倍以上。同时,协调推进30家市直部门795名专职网格员下沉网格,实现治安、查违、城管等13大类、37中类、254小类社会事件的日常巡查、分级报送、分派流转、处理反馈、回访评价、结案归档等全周期闭环治理,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推进全方位社会化建设 以精细治理吸引多方参与

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参与机制,有序引导城乡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

群众参与强自治。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和孝老爱亲、粮食节约、遵纪守法、环境治理、发展经济等方面制定规则、细化约定,全市行政村均完善了务实管用的村民公约。实行村(社区)党支部1名支委联系指导10名党员、1名党员联系帮带5至10户的“1+10+N”机制,通过不定期走访等方式,及时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建立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组长、“五老”为主体的人民调解组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水平全面提升。

机关联动促共治。在助力边城建设中,市区两级联合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64支,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争当创城“卫士”,定期开展“黑河蓝”保护、环境美化、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在小区楼栋、商圈商铺设立党员中心户、党员示范铺,社区、商圈党组织定期组织开展“家教家风故事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课堂、示范商铺评选等活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行风民风、社会风尚。

社会支持创群治。建立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活动的常态机制,积极组建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队。全市登记注册社工机构27个、承接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机构19个、志愿服务组织34个,全市城市社区建成“社会组织孵化服务站”和社会工作站(室)41个,在社区登记注册的各类社会组织383个,其中志愿服务类组织260个、注册志愿者15.4万人,在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社会治理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壮大。

  推进全过程智能化建设 以精准服务办好民生实事

坚持将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强化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研发,有效破解了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等难题,有力推动了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全域治理“一网通”。投资1.37亿元,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优化整合综治信息平台、城管12319热线、12345市长热线、110非警情事件、“我的黑河”APP等信息来源渠道,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四级城乡网格服务管理体系。依托四级综治中心打造网格协调指挥工作平台,通过网格统一分拨平台,建立了多中心协调联动机制。对全市网格进行编码,将重新划分和编码后的网格详细信息上传至“智慧城市”网格化信息平台,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数字化带来的高效体验。目前,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共计接入53个部门、1392类、6849万行数据,累计上报事件222.9万余件。

实现政务服务“线上办”。通过在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村(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点,依托民生服务大厅和党群服务大厅,将社保、低保、司法等办事大厅融合在一起,集中为群众提供服务,实行“一个大厅对外、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实现信息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不断探索“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移动端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发展,研究开发“我的黑河”APP和微信小程序,已上线事项查询、个人办事、法人办事等政务和民生服务应用累计75大类12548项。

实现平安建设“屏中看”。运用治安防控信息平台强化社会面治安巡防和视频巡查,着力打造网上网下融合、人技物防结合、打防管控专属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平台。在市、县、乡、村四级主要街面,在进出城口、重点部位以及所有乡镇、村屯(社区)主要进出口、重点部位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实现联网应用。同时,将“一社区(村)一警(辅警)”工作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平台建设,全市行政村实现警力全覆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