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自尊!和富二代男友谈恋爱,消费水平相差太大怎么办?

01

我们常说,找男友一定要找对的人。

什么叫对的人?三观相合、兴趣相投、脾气相容,这些都是,但远远不止。

在长久的关系里,对的人还包括经济问题,即家庭背景和收入水平。

我特意用了家庭背景和收入水平两个词作区分,前者指父辈的资产结余,靠投胎技术决定,后者指个体的创收能力,依个人能力决定。

当然,某种程度上,前者会影响后者。

在找男友的问题上,我们当然注重考虑后者。

因为创收能力的高低,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他是否努力?是否进取?

两个人如果收入差距太大,对应的可能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视野格局上的差异。

你和男友的差异,目前看来更多是家庭背景的差异,这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能做的,是努力让以后的个体创收差异缩小。

我在学生时代的开销,如买护肤品或者旅游住宿的酒店,价位选择都会遵循一条标准。

这标准就是,我此刻的消费水平,以后靠我自己的独立收入能否实现。

你的男友还在读书,平日里消费水平不算低,但他是否考虑过,他如今的消费水平,如果有一天脱离了家庭的帮助,失去了父母的支援、仅仅靠他自己,能否维持?

你比男友年长,有责任在思想上引领他,告诉他如何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如何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评价?如若他不是特别犯浑,他会理解,甚至会感激你,因为你在带领他走向成熟。

02

有没有发现,在你提到的两起事件中,无论是充电器还是买包,都是在以我为中心地单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丝毫没有提及男友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为什么会这样,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你不了解他的感受。

多沟通,多和男友坦诚地沟通,先去倾听他的想法,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感受。

早有研究显示,亲密关系中的禁忌话题越多,伴侣间的满意度就越低。因为怯懦或能力不足而逃避讨论,只会损害亲密关系。

在沟通过程中,尽量具化、就事论事,多做行为描述。

明确告诉男友,充电器或者买包的处理方式给自己带来了负面感受,不要上升到人格或家庭背景的评判。

把谈话的重点集中在可处理的、单独的某个行为上,因为行为比人格更容易改变。正确的行为描述专指某一特定事件。

如何成功的与亲密爱人协商:

1)保持乐观。积极期望有助于你和男友达成共识,悲观主义只会让事情更糟。

2)尊重自己及伴侣的意见,坚持“我们是一体”的概念,而不是命令伴侣,让其成为孤立的个体。

3)在激烈的讨论中偶尔暂停,尤其在有人感到厌烦或恼怒的时候。

03

周国平说的:钱不仅仅是钱,很多时候钱意味着尊严,意味着支撑,意味着你牢牢握住选择生活的权利。

我不厌其烦地写文章,向大家传达读书和赚钱这两件事之于人生的重要性。今天就不再赘述。这里想和你聊的是,关于赚钱方式的问题。

我从小就特别爱钱,但是我读大学时从来不去做兼职。

例如送外卖、发传单这样纯属消耗体力和时间,对自己又无提升作用的兼职,我一概拒绝。

当然这有个前提,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是家里提供。

我内心总有个坚定的信念:自己以后要赚的钱,绝对是靠脑力获取收入,并且一定会比纯体力劳动的收入高许多。

所以读大学时,我努力学习,认真读书,我知道学习和读书于我而言,就是在提升未来赚钱的能力。

直到读研究生后,帮导师做课题,我才开始有收入。

之所以选择做课题,一来是能提高我对项目的把控力,二是能丰富我日后的简历。

所以读研的时间里,我成了全学院负责课题最多的学生。

我说这些,是想告诉你,要学会把握人生当下的主要矛盾。

钱肯定要赚,但不要短视,不要为了当下的小钱而失去未来赚大钱的能力。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努力读书,认真学习,就是在培养未来赚钱的能力。

最后再加几句,我觉得你男友各方面挺不错。

爱情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有彼此信任,彼此努力靠近、不远离,所有问题才会被消化。

你瞧,你男友在备考,想和你考取同一个学校的研究生,不就是在努力靠近你?

祝开心,祝恩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