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三个和尚》剧照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在中国人尽皆知的民间谚语。1981年,导演徐景达将其改编成十几分钟的动画片搬上银幕,从此成为几代中国人难以磨灭的童年记忆。2014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再次将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搬上儿童剧舞台,并加入了师傅的角色,成为肢体动漫剧《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作为十二艺节参演剧目于5月19、20日晚上演,也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大修开张后的第一台剧目。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三个和尚》剧照
两场演出反响出奇热烈,很多小朋友在哈哈大笑中看完全剧。而这部没有语言却充满中国韵味的肢体剧不仅在国内被大小观众喜爱,在全世界也备受欢迎。因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故事与当代审美的完美结合,被认为是“中国儿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耀眼名片”。迄今为止,该剧的国际演出足迹遍布五大洲16个国家、24个城市,为海外观众演出61场。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三个和尚》剧照
《三个和尚》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巧妙地把知识、故事与道理融合到一起。
调皮捣蛋的“小和尚”、贪吃偷懒的“胖和尚”、酷爱经文的“瘦和尚”,剧中又加入宽容和善的“老和尚”,全剧围绕雪鬓霜鬟、抚琴诵经的“老和尚”分别与三个不谙世事的小和尚结缘的故事展开,用一个水桶将毫无定性的小和尚、贪吃懒惰的胖和尚和不思变通的瘦和尚收为门下,以身作则感化他们,让他们领悟生命的真谛,也希望通过故事的演绎让孩子们懂得团结、互助和“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尹晓东表示,《三个和尚》是对传统文化题材的挖掘和创排,也是剧院的责任。但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个和尚》以简美中国风、创新多媒体、肢体讲故事,让现场的大小观众们看到了儿童戏剧表现的另外一种可能。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三个和尚》剧照
全剧仅用16个字来舒展剧情,整台演出只出现“阿弥陀佛”“师兄”“师傅”“来此为何”等台词,这样的几近无台词,全靠肢体动作的演出,在中国儿艺的创作中还是首次尝试,甚至整个业界亦属罕见,可谓实现了最大胆的创新。
导演毛尔南表示“孩子对台词的感受不如肢体以及场面敏感和强烈,所以我一直想尝试强调肢体语言的表现手段。正如中国画那种意味,靠心去体味,无台词让空间放开了,会有更多的留白,将更大的假定性、可能性和联想空间提供给观众。”
《三个和尚》定位小剧场剧目,适合巡演,但小剧不小,该剧四位演员中,刘晓明、唐妍均获得过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话剧金狮奖等多项艺术大奖,另外两位演员胡敬波和付强也是中国儿艺的优秀青年演员。
主演之一刘晓明表示:“我们在每一场景之下必须找到最准确的动作语言。我们面对的观众是孩子,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必须形象、准确。动作稍一变形,就相当于台词念错了,孩子们就看不懂了。”也因此,每每一场戏演出结束,演员们的衣服就可以拧出水来。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三个和尚》剧照
因为无台词表演形式,《三个和尚》成功解决了中国艺术“走出去”的最大困难之一——语言障碍,也便于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理念。自2014年首演以来,已经先后亮相于德国、西班牙、丹麦等国的世界知名儿童戏剧节,并登上了巴基斯坦、加拿大及冰岛等舞台。
2017年,该剧还从世界各国提交的900余个儿童剧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国际大会暨2017南非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节,登上世界儿童戏剧的最高舞台,并填补了中国儿艺建院61年未曾到非洲演出过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