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增量优存量,上海大居配套启动“后评估”

松江佘北大居的社区食堂。

今年是上海第二轮大居配套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约5580万平方米、71万套,为200万人提供安居之所。

从大居的创建到成熟一般需要10年时间,这绝不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而是包含政策设计、规划建设、配套完善和社会治理等诸多方面的庞大系统。

据市房屋管理局住房建设监管处处长冯钢花昨天介绍,2021年至2023年,上海开展首轮大居配套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绿化、交通、教育、养老、卫生、商业、社区服务、文化体育8个方面,开展470余项任务。如今,新一轮大居建设攻坚已然来临,三年内安排410余项任务,加快推进开工建设、开办运营,在大居配套上补短板、拉长板、创样板,在成熟度和公共服务水平上见成效。

向前行的同时,也需要回头看。据了解,房管部门正以“群众满意”为标尺实施科学评估,有问题的拾遗补缺,有不足的补火加温,让民生答卷更贴近民心。

大居亮起万家灯火,配套建设也紧跟而上

一直以来,上海为改善民生,让老旧小区居民早日从市区逼仄的蜗居里搬离出来,跑出旧区改造的加速度。在中心城区外围,一个个大型居住社区让越来越多居民实现“住有所居”。

自2003年起,上海规划选址46个大居,主要分布在外环和郊环之间的浦东、闵行、松江、青浦、嘉定、宝山、奉贤、金山、崇明等区,总规划用地面积1.5亿平方米,人口规模340万人。其中,规划新增保障性住房约7380万平方米。

39个大居先后启动建设,23个大居基本建成,比如宝山顾村、嘉定江桥、闵行旗忠、浦东周浦等,市政公建配套设施相对完善。

大居,通常都是白纸作画。为了加快大居公建配套的建设和完善,上海实施大居配套三年行动计划,集中精力解决老百姓关注的“开门七件事”等实际问题。

急事急办,小事快办,大事早作筹划并加大力度推进——本着这样一种工作思路和方式,“沙盘”被一点点填满:轨交、公交和短驳线无缝衔接,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投入使用,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卫生中心陆续开放,体育场、敬老院补足昔日短板,拔地而起的大型商业体增色日常,新家园变得愈发完整、温馨。

截至昨天,全市大居已累计建成学校24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家,新增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场馆41个,新建菜场55座,增加养老设施40个、养老床位8800张。竣工市政道路465公里、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895公顷,设置公交首末站和公交枢纽46座。

启动专题评估,为建设成效画像

经过20余年发展,上海大居由最初规划的单一市属保障性住房社区,逐步发展成为市属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市属征收安置住房、区属征收安置住房和商品住房等多品种相融合的多元社区。这一保障属性,为上海深入实施城市更新、重大工程建设、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提供安置房源,更为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房供应问题、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起到关键作用。

楼造起来了,路修通了,人住进来了。这意味着,“大居”从冷冰冰的概念,开始成为有温度的社区。因此,在密集的房屋建设期过后,配套建设成为重点,历年政府部门关于大居建设推进情况的介绍中,都有“配套工作必须同步跟上”的表述。

当然,大居配套仅仅简单理解为“将各种功能扎堆放在一起”是远远不够的,它还牵引出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配套,才称得上好?房管部门开展“我为本市大居配套建言献策”,引导居民“唱主角”。“您认为所在大居需要加强和增加哪些配套项目?”“教育、医疗、商业等资源,应重点加大哪些方面优质资源的引入?”……民生跟着民声,让“心愿清单”变成“幸福订单”。

时代在变,大居也需要根据人口分布特征、城市发展水平精准匹配公服设施资源投放。记者了解到,由市房屋管理局牵头启动的大居配套评估专题调研有望在明年3月形成阶段性成果报告,全面科学评估民生实事成效,动态优化完善功能布局,超前思考谋划一批紧迫性强、可行性高的配套项目。

作者:史博臻

文:史博臻图:受访者供图编辑:傅璐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