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纷争与李唐定鼎

隋文帝开创的良好局面,到继任者炀帝那里,被消耗殆尽。他横征暴敛,又穷兵黩武,修宫室、开运河、征高丽,终于弄得民不聊生,起义频发。一时间,真是“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众风流人物,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或浓或淡的墨痕,不时引得后人咨嗟。

杨玄感

炀帝有强烈的猜忌心,这使得他与上层政权产生了严重的裂痕。曾全力帮他害死太子杨勇及父亲文帝,夺得了皇位的杨素,此时位高权重,炀帝就想除掉他,但又苦于找不到借口。606年,炀帝的太子杨昭突然死了,宫中纷纷传说就是炀帝私下让人在杨素与杨昭喝酒时,在一个酒杯中放了毒,不巧端酒的侍女弄错了,结果毒死了太子。不久,杨素就忧愤成疾,病倒了。炀帝召见给杨素看病的御医问:“杨素什么时候能死?”杨素知道后,便拒绝服药而死。

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是当时的礼部尚书。他与父亲杨素一样很有文韬武略。表面上他十分顺从炀帝,实际上早就在悄悄准备,伺机为父亲报仇。613年,炀帝决定第二次亲征高丽。杨玄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炀帝在上一年亲率百多万大军征高丽,几乎是全军覆没;此次再度劳师,后方已十分空虚。此时,杨玄感正在后方黎阳(今河南浚县)为前线押运粮草。他一面秘密派人将跟隋炀帝在前线的兄弟杨玄纵、杨万硕召回,一面与密友李密商议起事方案。李密当时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带兵直上辽东,堵住炀帝征高丽的大军,让他腹背受敌;中策是进军关中,夺取长安作为根据地;下策是就近攻下东都洛阳,但万一久攻不下,炀帝的大军赶回,便十分危险。

杨玄感急功近利,竟采用了下策。李密的预言最终被证实——洛阳城防坚固,久攻未下;而炀帝得报后又立刻回兵,终于将杨玄感的军队击败。

李密

杨玄感虽然失败了,但反隋的烽火已经点燃。曾经跟随杨玄感起兵的李密,事变失败后被俘,在押送途中,他施计灌醉了押送的禁军逃脱,历经曲折,终于来到了东郡(今河南滑县),听说那里的瓦岗寨聚集了一万多起义军,便投靠了寨主翟让。

李密年轻时曾在炀帝的禁军中当过左亲侍的小官,炀帝嫌他又小又黑,瞧不起他,将他辞退了。但他并不气馁,专心读书钻研。一次,他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自己捧着其中一册,坐在牛背上认真地看。正巧当时的宰相杨素坐车经过,见了很受感动,将他带到了自己的家中,让自己的儿子杨玄感与他成了朋友。李密来到瓦岗寨后,协助翟让整顿了瓦岗军,并且说服附近的起义军归附了瓦岗寨。

瓦岗寨的力量壮大后,李密就说服翟让领兵攻打附近的重镇荥阳(今河南郑州)。炀帝得报后,派隋军大将、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老手张须陀带兵前往。翟让曾两次在张须陀手下吃过败仗,因此想撤兵退回瓦岗寨,但李密抓住张须陀骄兵必败的弱点,终于设埋伏全歼了张须陀的官军。接着,李密又带领瓦岗军拿下了隋朝的大粮库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并且开仓将大批粮食分给了附近的穷苦百姓。从此,瓦岗军声名大振,队伍也迅速壮大。翟让见李密在军中的威信越来越高,便主动将瓦岗寨的领导权让给了他。

李密统帅瓦岗军后,向全国发出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领兵进逼东都洛阳。此刻瓦岗军有三十多万人马,声势浩大。然而这时瓦岗军内部却发生了事变。翟让的部下不服李密,私下议论要夺回权力;于是李密设计杀了翟让和他的亲信。不久,炀帝派王世充率大军与瓦岗军决战;经过血战,瓦岗军打垮了王世充军。618年,炀帝在江都被自己的禁军杀死。战败后的王世充又投靠在洛阳宣布继位的隋王杨侗,继续与瓦岗军为敌。内部的分裂削弱了瓦岗军的士气和力量,河南偃师一战,瓦岗军大败,李密只得去投靠正在关中起兵的李渊。同年底,李密被李渊的唐军杀死。

李渊

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世家。他的祖父李虎因帮助宇文泰建立了北周,被封为唐国公。又由于隋炀帝的母亲、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因此在隋朝时李家仍继承了唐国公的封号,李渊也被重用。当反隋的战火烧遍全国时,李渊正任太原留守。当时他的处境十分被动,既要对付北边突厥人的侵犯,又要奉命镇压当地的起义军,而且即使在两处作战中胜了,炀帝也可能猜忌他。因为炀帝那时莫名其妙地听信谣言,说有李姓的人要夺他的江山。为此,他已找借口杀了朝中的大官李浑。于是,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劝他干脆加入造反的行列。李渊犹豫再三,最终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议。

李渊冒用炀帝的名义招募士兵,并且广为搜罗人才。李世民的两个好友,晋阳宫副监裴寂和晋阳县令刘文静也积极出谋划策。很快,他们就募集到了几万人。617年,李渊正式以大将军名义传檄起事,并任命长子李建成统领左军,次子李世民统领右军,亲率三万人马向隋王朝的西都长安挺进。与此同时,还派刘文静带厚礼赴突厥请他们出兵支援。

李渊军进至霍邑(今山西霍州市),采用李世民的计策,将霍邑守将宋老生诱出城外,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杀死宋老生,攻破了西进的第一道屏障。接着,李渊又在黄河西岸义军的配合下,避开扼守东岸的屈突通的隋军主力,绕道渡过黄河,并打开永丰仓(在今陕西华阴东),将粮食分给百姓。这时,出使突厥的刘文静带了突厥援军和战马赶来;李世民的姐姐也在长安附近招募了一批兵士前来汇合。加上沿途归附和加入的队伍,李渊军已有二十余万人。这年冬,他们终于攻克了长安。

攻下长安后,李渊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便名义上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傀儡皇帝,让皇帝封自己为唐王,并任大丞相、大都督;长子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次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国公。

李世民

隋炀帝死后,李渊见时机成熟,便于618年在长安正式称帝,建国号为唐。这就是唐朝的开始。但唐王朝只拥有关中的土地,而全国各地的割据势力也纷纷宣布称帝建国:比如王世充在洛阳建立郑国,宇文化及在魏州(今河南安阳)建立许国,还有窦建德的夏、薛举的西秦、李轨的凉、萧铣的梁、李子通的吴、刘黑闼的汉、辅公祏的宋,等等。要统一天下,唐王朝面临艰巨的任务。

这年,李渊让李世民领兵首先迎战直接威胁唐后背的西秦军队,经过苦战,到年底终于全歼西秦军二十余万人,巩固了后方。第二年,李世民又兵渡黄河,以断绝敌军粮道的办法战胜了北部的强敌刘武周的军队,并收降了对方的大将尉迟敬德。

620年,李世民又挥师中原,包围了王世充的据点洛阳。正在攻城战斗激烈的时候,占据河北的窦建德率三十万大军南援王世充。这时唐军中的一些将领主张撤军回长安,避免与窦建德交锋。但李世民分析了形势,决心坚持攻城。而他自己则只挑选了三千精骑兵北上虎牢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堵截窦建德。李世民在虎牢关坚守不出。窦建德见唐军人数太少,十分轻敌,在几次攻关不下后,让疲劳的大军扎营休整。李世民瞧准时机率精骑兵直捣窦建德大营。在混战中俘虏了受伤的窦建德,彻底击溃了他的大军。王世充见状,只好开城投降。

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继续与唐军对抗。622年,李世民率军一面截断敌方的粮道,同时又引洺水突然灌冲刘军阵地,终于击败了他。刘黑闼逃亡到突厥,以后又引突厥兵南侵,最终被李建成、李元吉领兵剿灭。

其他的一些割据势力,有的在互相争战中被灭,有的因内部斗争而向唐军投降,也有的被唐军最后扫荡平定。总之,到623年,李渊的唐王朝终于统一了全国。而在这场统一战争中,秦王李世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立下了大功,但这也为唐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埋下了伏笔。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