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之初,唐玄宗以抵抗不力为由下令处死了两位历史上的名将,一是高仙芝,一是封常清。
高仙芝临刑前呼天抢地,悲不自胜。而封常清则给唐玄宗留下了一封绝命书---《封常清谢死表闻》。
封常清谢死表闻
这封绝命书穿越1265年时空,来到了今天,让我们有幸目睹了古代一位名将的肺腑之言。
不过这封信目前珍藏在万里之遥的法国国家图书馆中。
亲爱的读者,你可能会问,中国地地道道的东西咋跑法国去了?
其实这和近代中国史上的一场文化浩劫有关。
1900年,在莫高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在为一处洞窟清除淤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暗室。
此暗室内存放着从十六国到北宋近500年间的各种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
随后多个国家的所谓考古学者闻讯赶来,分别从王圆箓手中以低价购买了大量的文物。
其中有位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利用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600两银两为代价,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精华的敦煌文书,然后运回了法国,其中就有这封《封常清谢死表闻》。
外国学者在藏经洞挑选文献
其实这封信并不是封常清的原作,而是封常清死后60年,一位17岁的少年因仰慕封常清而抄录,这位少年的名字叫张议潮。
张议潮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后来镇守西北边防30余年,曾收复河西诸州,使河西走廊畅通无阻,对于加强西北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张议潮是位英雄,然而能让英雄敬仰的人,我想应该更不简单。
一
封常清是个孤儿,外祖父是他在这个世上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然而不幸的是外祖父犯了法,被发配到遥远的西域边关充军,幼小的封常清也只能跟着颠沛流离。
外祖父很清楚,在没有家世的背景下,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所以边关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从未放弃过对封常清的教育。
而封常清也很有志气,大漠边关荒凉的城门楼上经常会看到他认真背书的幼小身影。
西北边关城门楼
多年以后,外祖父去世,封常清选择做了一名戍边士兵,靠着微薄的军饷艰难度日,然而却愈发穷困潦倒,三十多岁了还寂寂无名,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年纪。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我相信封常清也曾像李白这样彷徨过,不断希望过,也不断失望过。
可是千转百回,人终究会走上属于他的路,这就叫定数。
某一天,辖区长官高仙芝带着三十余名随从经过,封常清看着衣服鲜明、威武霸气的仪仗队,心里好生羡慕,他很想成为当中的一员。
想了很久,封常清终于鼓起勇气向高仙芝投了一封自荐信,高仙芝接见了他。
高仙芝望着眼前这个身材瘦小、眼斜、腿瘸的人,摇了摇头。
封常清不死心,第二天又来了,高仙芝还是拒绝。
高仙芝影视形象
封常清就这样三翻四次的来,然后被三翻四次的拒绝。被拒绝次数多了,就索性就豁出去了,有一天他把内心压抑许久的话说了出来:
“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公其念之!--《新唐书.封常清传》
我是因为仰慕你,才选择做你的随从,然而你却拒我千里之外,以貌取人,说不定你会失去一位有才能的人,希望你能考虑考虑。
我不知道这些话有没有打动高仙芝,反正后来高仙芝接纳了他。
正如《士兵突击》里说的那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
坚持总会有机会的,前提是你确实有才能。
其实人生的蜕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次机会的叠加。
二
唐代全盛时期疆域面积在1300万平方公里左右,比现在大得多,在西北的边境线推进到了现在的伊朗一带.
区域大,并不好治理,所以盛唐时期,虽然国内一片歌舞升平,但是西北依然战事不断。
天宝初年,位于黑山以北的达奚各部叛乱,高仙芝率领2000人平叛,很快凯旋而归。按规定需要写一份战报呈报朝廷。
而高仙芝刚回营,封常清已经把这份捷报写好了。高仙芝看过后大吃一惊,因为捷报中详细地陈述井眼、泉水、驻军地点、胜敌的情况和战术,条理分明,非一般人所能写出,,这需要极高的军事素养。
从此,高仙芝对封常清青眼有加,并很快提拔他为镇将。
封常清影视形象
公元747年,高仙芝大破小勃律国,即在今天的克什米尔西北部,封常清在这个过程中立下大功,升任留后使,顾名思义,军中一把手不在的情况下,留在军中的你就是最大的。
高仙芝在开疆扩土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很快暴露出了一个弱点---贪婪。
他为了攫取已经臣服大唐的石国财富,诬告石国王“无蕃臣礼”,领兵前去讨伐,最终灭了石国,后又用同样的伎俩灭了突骑施国。
高仙芝的两次不义行为,搞得西域诸国人心慌慌,于是以大食为首的多个小国家联合起来对抗唐朝。
公元751年,高仙芝在讨伐大食的过程中战败,“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千余人”,原本的六七万人,活着回来的不足千人。
唐玄宗大怒,把高仙芝调回京城。安西节度使改由王正见担任。仅仅一年后,王正见就病死了。
一个人的灾难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的机会。
公元752年12月25日,封常清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这一天,大唐中央任命他为西域最高军事长官---安西节度使。
戍边将士剧照
在封常清担任安西节度使的四年里,他最大的功绩是大败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重振了大唐在西域的声望,后又在播仙镇大破吐蕃,维护了领土的完整。
公元755年,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御史大夫,并赐给他的儿子五品官,赐第一区,去世的父母皆赠封爵。
这一切都是封常清在遥远的西域拼命换来的。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这是我们熟知的边塞诗人岑参在亲历过封常清大破吐蕃战役后写下的诗句,悲壮而又惨烈。
这一时期,无数的大唐将士为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而埋骨于遥远的异域他乡。
曾经在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就曾出土过一具唐朝戍边士兵的干尸,它脖子上有刀伤,头部被箭洞穿,身上多处伤疤,可见战争的残酷。
唐朝骑兵
中国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任何时代,凡是为国捐躯的人都值得我们敬仰。
三
公元756年,封常清再次入朝,十一月,唐玄宗在华清宫召见了他。此时,安禄山起兵叛乱。
唐玄宗在与封常清交谈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对叛军的担忧。也可能是封常清在西域经常打胜仗已经膨胀了,或者是喝醉了,所以他很自信地向唐玄宗说:
天下太平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驰至东京,悉府库募骁勇,挑马箠度河,计日取逆胡首以献阙下。--《新唐书.封常清传》
放心,交给我,我到东都洛阳去招募兵马,不日,定取安禄山那厮首级献上。
唐玄宗感动得稀里哗啦,这真是国难有良将呀。
唐玄宗画像
这段史料,《新唐书》和《旧唐书》都有记载,面对安禄山十几万的叛军,唐玄宗和封常清难道真的认为,仅凭到洛阳当地现场招募的所谓“骁勇”,就能够轻松击败吗?
封常清作为久经沙场的名将难道会这么草率地考虑问题吗?一切看起来似乎不太符合逻辑。
更符合真相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
天下承平已久,安禄山突然起兵,大唐政府有些措手不及,需要时间做一些准备,所以就派西北名将封常清先行前往洛阳坐镇,希望他能打一段时间的阻击战,为后续的总体部署赢得时间。
然而无论何种情况,事实是封常清招募来的五六万人只坚守了四天,洛阳即被安禄山攻破,封常清率领残军退守陕郡(今河南三门峡)。
陕郡是大唐布置的阻击安禄山西进的第二道防线。巧合的是,陕郡的守将正是封常清的老首长高仙芝,两人相见,互诉衷肠过后,封常清建议高仙芝:
贼锐甚多,难与争锋。潼关无兵,一夫奔突则京师危,不如急守潼关。--《新唐书.封常清传》
叛军太强大了,我们难与其争锋,不如退守潼关,确保长安的安全,然后从长计议。
高仙芝听从了封常清的建议,立即回师潼关。
潼关老照片
唐玄宗听说封常清兵败,异常震怒,便削其官爵,让他以白衣之身在高仙芝军中效力。
常言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为啥?因为小人总是在伺机报复自己。这时候有一个人跳了出来--宦官边令诚。
自唐玄宗时期,唐朝逐渐形成了一项军事制度,即行军打仗,皇帝会指派一名宦官到军中行使监察之职,充当皇帝的耳目。
前期还好,监军不干涉军务,只是如实上报,但是到了安史之乱之后,监军的权利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行使军队指挥权,以至于左右了唐玄宗之后大唐150年的命运。
唐朝宦官影视形象
高仙芝率军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向玄宗进谗言道:
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朘盗禀赐--《新唐书.高仙芝传》
封常清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玄宗听信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后,大怒不已,于公元756年1月24日派遣边令诚赴军中处斩高仙芝与封常清。
封常清临死前从怀中拿出一封早已写好的信交给边令诚,让他转呈唐玄宗,随后便服毒自杀了,而封常清拿出的这封信就是流传至今的《封常清谢死表闻》。信中他曾写道:
仰天饮鸠,向日封章,即做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封常清谢死表闻节选》
就算死了也做大唐的一个鬼,如果泉下有知,也必引导大军,平灭贼寇。
好一个大唐忠臣!
封常清死后,高仙芝看着他的尸体,临刑前叹息的说道:
公,我所引拔,又代吾为节度,今与公同死,岂命欤!--《新唐书.高仙芝传》
我提拔你于行伍之间,又曾代我为安西节度,今日与你同死,也算命中注定吧。
就这样,被誉为大唐双璧的两位名将没能同年同月同日生,却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
四
唐玄宗听信一面之词,杀掉了两位名将,致使后来潼关失守,不得不狼狈逃亡四川,不知在余生里,他是否后悔过?
封常清从一个穷苦孩子到封疆大吏,可谓是励志的典型,他对大唐给予他的这份恩惠感激了一辈子,所以他到死,都无怨无悔于大唐。
青灯观史/文
附《封常清谢死表闻》:
中使骆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万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却赴陕州,随高仙芝行营,负斧缧囚,忽焉解缚,败军之将,更许增修。臣常清诚欢诚喜,顿首顿首。臣自城陷已来,前后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对。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冀拜首阙庭,吐心陛下,论逆胡之兵势,陈讨捍之别谋。酬万死之恩,以报一生之宠。岂料长安日远,谒见无由;函谷关遥,陈情不暇!臣读《春秋》,见狼瞫称未获死所,臣今获矣。
昨者与羯胡接战,自今月七日交兵,至于十三日不已。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敌塞路,血流满野。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胆见察。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青灯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