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综保区去年进出口总额超1288亿元 同比增44.6%

南都讯 记者蒋臻 实习生胡菲菲 昝晓月 通讯员穗商务宣 3月28日下午,广州全市综合保税区工作会议在南沙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召开,市商务局、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及全市3个综保区有关人员参会。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伟华主持会议,会上通报了2021年全市综保区发展情况、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及海关支持综保区发展的便利化措施。

WechatIMG3456.jpeg

去年广州3个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288.2亿元

2021年,广州3个综保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288.2亿元,同比增长44.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8.4平方公里的综保区实现了全市13.5%的进出口值。其中,南沙综保区进出口820.4亿元,占63.7%,同比增长46.8%;白云机场综保区进出口300.3亿元,占23.3%,同比增长30%;黄埔综保区进出口167.5亿元,占13%,同比增长55.3%,各综保区均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任务。

去年,一批新项目引进落地,南沙综保区开通了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广州保税区和广州出口加工区进行了统筹整合升级,白云机场综保区实现了保税仓增容、粤易通平台上线。此外,一批新业态发展迅速,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保税租赁、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等新业态在各综保区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一批新政策也加快了推进,去年以来,《促进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促进航运物流业发展扶持办法实施细则》等10余个新办法、新措施出台,实施了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保税维修等新政策。

今年以来,广州综保区工作开局良好。根据海关数据,3个综保区今年1-2月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其中南沙综保区进出口185.9亿元,增长2.2倍;白云机场综保区为54.1亿元,增长44.3%;黄埔综保区为28.6亿元,增长81.6%,均完成了全年15%以上的任务比重。

《综保区管理办法》4月1日起施行

据广州海关自贸区与特殊区域发展处副处长张鼎炜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出台了多项支持措施。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推出了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21项政策措施。

为促进综合保税区发展,海关总署在2022年新年第一天,即以第256号署令公布了《综保区管理办法》。该办法共六章四十七条,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内容包括总则、对综保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的管理、对综保区与区外之间进出货物的管理等。

《综保区管理办法》整体上继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的核心内容,固化了综合保税区的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政策措施,强化了协同治理,明确了海关在综合保税区依法实施监管不影响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依法履行其相应职责。

推进外贸新业态发展

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董事总经理杨眉在会上表示,该中心是在南沙综保区建立的艺术品保税展贸功能性平台,开展文化保税业务,在综保区各项利好政策的扶持下,通过省级权限下放、海关驻场监管、文物部门现场查验等特殊政策,其保税艺术品经南沙海关入境后,登记在南沙保税仓内的境外艺术品如在境内展览,可直接从南沙自贸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展览许可批文。

如前期举办的“粤港澳名家书画展”保税展览,南沙海关从企业开展保税文化产品出区展示的需求出发,为企业定制监管方案,实行海关驻场监管,运用人员监管与视频监管多种模式结合,为企业免除了保证金缴纳。同时,还叠加了提前申报、网上办理、快速放行等海关创新措施,为企业快速办理境外保税艺术品的进出区通关手续,保障了保税展览顺利举办,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的新通道。

据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数字服务贸易平台(DSTP)运营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南沙综保区的支持下,平台已聚合了诸多服务商和品牌商,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通过数字互联互通,已形成国际分拨中心、跨境分销中心等数字场景模式。接下来,综保区正式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为企业探索更多创新场景和模式提供积极引导,并期待基于数字化平台,协同推进外贸新业态发展。

编辑:蒋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