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 实习生 刘艳爽)10月27日晚,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之际,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正式亮相。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发布前夕,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制服评审专家、冬奥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成员以及有关服装企业人员,他们向记者讲述了制服设计制作背后的故事。
冬奥制服装备委员会专家,北京服装学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院长、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邹游:
制服装备设计蕴含中国人的文化诉求
冬奥制服装备委员会专家,北京服装学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院长、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邹游接受专访。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新京报:您参与了这次冬奥会制服装备的评审工作,最终评出来的这套服装您觉得怎么样?
邹游:最初评委对那么多设计稿件进行初审时,工作量非常繁重,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我们筛选了几千份稿件,最终呈现的结果我认为是集体智慧的凝练。因为是创造未知的人造物,有很多东西要去做实验,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企业的配合度,包括他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重要,这点让我很有感触。
整个组委会的组织工作特别有序。到某一个阶段我们发现,必须要专家和制作方、设计师,几方共同去输出我们看到的问题,同时还要从一种技术的可实现性上把它落地。我们专家委员会分了好几组,每一个制作单位都在不断地工作创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修改,当我看到结果时,它的色彩关系、比例关系,都非常和谐,而和谐即是美。
新京报:你是制服装备委员会专家,制服方案改动中最难或者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
邹游:最后的方案和最初的选择,有很大变化。现在我们看到的整个设计,制服上的图形具有运动感的斜向,但最初我们看整个设计方案时,它是整齐的平行关系。在深化设计、深化制作过程中,会根据因时、因地、因新的需要和意见去做调整,包括颜色,毕竟不同的面料,染色光泽是不一样的。
颜色方面,光是色彩方案就有无数次的易稿,包括颜色还有底纹、图形,整个技术难度非常大,还要去对位,因为服装有不同的结构片形,对位比例关系、位置,都要精确到0.1毫米。可能这些方面并不会被大家注意到,但那种隐藏的功夫更让我有感触。这样一种局部完美,才促成了整体完美。无论是设计团队还是专家委员会都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概念:这次的制服不只是一个服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功能诉求,它具有更强烈的文化诉求。
冬奥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成员,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王永进:
制服装备设计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冬奥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成员,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教授王永进接受专访。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新京报:这身冬奥会制服装备在前期研发设计中的特点是什么?
王永进:我们在研发前期坚持一个理念,就是围绕着人、服装和环境这样一个系统,作为我们整个设计的指导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前期对过往的奥运会,尤其是冬奥会的着装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同时我们也实地考察了穿用制服装备的一些环境和场所,在这些大量的前期工作下,我们对服装的品类有了一个非常精细化的设计。
在品类确定以后,对整个穿衣系统,尤其是在不同的场馆、不同的场景下怎么穿,怎么能实现我们对穿着者的安全防护和舒适性,从这个维度来做设计。
第一个我们考虑的属性就是可持续性问题。在可持续性当中,我们主要是从服装的材料进行考虑,要环保、对环境友好。在设计方法中,我们要把这个可持续的理念,充分体现在整个衣服的结构、包括一些装饰性物品的选择上。
第二个我们考虑的就是把功能性体现出来,主要考虑到不同的穿着环境,如是在户外、室内还是雪场等。还要考虑使用时间段,这样我们每一件衣服按照单品穿、搭配穿都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最后一点,我们要考虑的是文化传承。冬奥制服是奥运会上的字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制服的文化融入和设计,能够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传播。
新京报:在开发制服装备的过程中,你和同事有碰到什么困难吗?怎么克服的?
王永进:我们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设计指导原则,当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后,在执行过程当中的确会遇到很多困难。第一个是怎么实现可持续性,特别是我们这次的材料是由内到外,从上到下,怎么样使材料一方面要保护人的生理、物理以及心理方面的舒适性。还有就是与环境之间的一个搭配关系,特别是我们强调绿色奥运的时候,如何把“绿色奥运”体现在我们的制服当中,所以我们对材料做了大量的测试评价和选择后,才最终决定了我们认为合适的材料。
第二个遇到的困难是服装结构。我们涉及到多种创作方法,且要有一个搭配的传统方法,那么如何体现在单品或者在多层穿着时候呢?服装要让穿着者保持运动的舒适性、接触感的舒适性以及心理层面的舒适性,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制服能够助力穿着者提升工作效率,所以在版型研究中我们花了很多功夫。通过三维扫描、整体测量,动态抓捕等方式,解决了从第一版到最终呈现的结构,使制服在单纯穿着和系统穿着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重量的适度,不影响我们整个动作的舒展和实施,这也实现了我们最初所设计的目标。
新京报:制服如何体现可持续性?
王永进:要对环境友好,减少我们对环境的影响。对于任何一个产品来讲,都有生命周期,如何有效地使它从最初被生产到最后生命周期结束的时间里,在能够满足我们使用者最大需求的条件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我们众多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所以我们设计服装时,第一就是要考虑选择材料的可持续性,这些材料是可降解、可回收的,未来即使我们采用一些其他处理,都不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在设计手法上也要体现可持续性。我们不能做加法,而是应该在满足穿着者最基本需求和保障上,减少多余的设计,我们称之为“盈余的设计”。多余的设计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功能,反而对环境、对穿着者的使用会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在整个衣服的创作体系设计当中,也要体现可持续性。比如说我们需要保暖,但保暖并不意味着要使用大量材料。所以我们在适当品类的选择和体系构建上面,也要考虑到可持续。
第四,体现在整个理念和文化上。我们要把理念、文化以衣服为载体,通过一些图形、图案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可持续性的理解,可以充分展现冬奥制服装备设计人员对绿色奥运的支持。
安踏体育奥运事业部总经理谢春龙:
安踏黑科技将多方位助力冬奥会
安踏体育奥运事业部总经理谢春龙接受专访。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新京报:冬奥会赛事相关工作人员经常面临严酷的工作环境,为更好地提供有针对性的保障,安踏在设计制作制服装备中有哪些新尝试?
谢春龙:为了应对冬季里复杂多样的工作环境,制服装备围绕人体需求特点,沿着综合防护、多级保暖、干爽舒适的规划思路进行规划,运用了聚热棉、防水羽绒、热反射、防风透湿等功能科技,营造穿搭灵活、热湿平衡的整体穿着环境。
综合防护方面,外层面料通过复合高性能膜实现防风拒水功能,同时保持了面料的轻盈和弹性;鞋类上,使用了防切割、抗撕裂的材料,并保证在低温环境下可耐弯折;高帮保暖靴底采用专业级别的湿冰止滑材料,全方位保障人员在雪上、冰面环境中的作业安全。
多级保暖方面,中国专利技术的新型保暖材料聚热棉,依靠独特立体的复合型结构,能够瞬间升温和持久蓄热。通过实验室严格测试表明,相比传统材料,其热量防散失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国际同类型产品对比中仍然表现优异。我们根据冬奥制服装备的客观需求,再一次进行了针对性精准优化,最终在轻薄和保暖两个性能维度上实现了最优解。
我们的防水羽绒,大朵鹅绒的蓬松度相较普通羽绒提升了约30%,在压力状态后能够迅速恢复蓬态。绒朵表面经过工艺处理形成纳米级保护层,有效拒水防潮,轻量化稳定高效保暖。多重服装内里使用热反射类型面料,通过反射人体自身长波段热量,辅助升温保暖,有效维护整套装备稳定的热态内循环。
干爽舒适方面,功能内衣强化单向导湿的织造结构,可将运动状态下的汗湿迅速导离体表,通过透气性能良好的层层服装向外排出。整套服装的版型设计都基于人体工学,通过立体剪裁实现良好的贴合包裹,并在运动时提供有效的支撑帮助。
除此以外,还有针对性地为制服匹配了环保可持续材料以及抗菌抗静电、夜间反光等特性,并延展添加了诸多辅助性功能细节,全方位体现人性化关照和环境友好理念。
新京报:可以看出安踏对于制服装备的设计、科技应用与工艺创新上都下足了功夫,这些专业运动科技未来是否会应用到大众运动产品中?
谢春龙:我们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科技上的创新。像我们在本次制服装备中采用的A-PROOF RAINⅡ防水透湿科技与A-CROSS DRI单向导湿科技,具备防泼水功能,同时透湿功能可及时导走人体产生的湿气,从而避免使用者产生低温寒冷的感觉,轻松面对各类极端环境与气候。
本次发布的冬奥赛时制服相关科技均已投入到大众运动产品中,相信炽热科技会在这个寒冬中为所有爱运动的人带来更多温暖。
新京报: 关注过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的很多朋友们都注意到,安踏为国家队打造的奥运装备中不乏创新科技的助力。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上,是否会有更多科技感十足的奥运装备与我们见面?
谢春龙:的确,接下来还有一系列支持本届北京冬奥会的相关装备将与大家见面,尤其是支持国家队的奥运装备。我们已经陪伴中国体育代表团征战国际大型体育赛事30余场,累计为28支中国国家队提供比赛装备以及生活训练装备。同时为了响应绿色办奥、科技奥运的指导思想,安踏为本届冬奥会打造的相关装备中,大量地应用了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未来,安踏将持续以专业的奥运科技赋能于大众运动装备,惠及每一位普通的运动爱好者,切实为“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与健身体育强国贡献出民族品牌应有的担当。就像我们一直说的“爱运动,中国有安踏”。
新京报记者 吴为 实习生 刘艳爽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