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三军中程防空的支柱,陆基版“巴拉克”-8防空导弹

2019年1月26日,印度在其阅兵庆典上高调亮出新型防空武器-陆基"巴拉克"-8 中程防空导弹系统,标志着其与以色列历时10多年合作开发的陆基“巴拉克”-8导弹系统正式取得成功。该系统具备多种目标识别跟踪、全向抗饱和攻击、陆域快速机动等能力,既能单独防空反导作战,也可融入联合防空作战体系,且以色列曾表示愿意转让相关技术,印度未来能够独立生产并大量装备部队,解决其长期存在的中程防空武器数量少、性能不高、严重依赖外国引进等问题。

陆基版“巴拉克”-8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事实上,早在陆基版“巴拉克”-8研制成功之前,印度海军已经率先装备了舰载版的“巴拉克”-8舰空导弹系统,印度海军对“巴拉克”-8的青睐,同样引起了印度空军和陆军的兴趣,很快“巴拉克”-8便被拍板成为印度三军通用的主力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在印度防空网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陆基“巴拉克”-8系统是在舰载型“巴拉克”-8 系统的基础上发展的,由指挥与控制系统、火控雷达、导弹与发射装置、机动拖车、射控指挥车、机动雷达车等组成,主要用于应对中近程不同高度的空中目标威胁,包括飞机、大中型无人机及巡航导弹等。

指挥和控制系统:配套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中心系统由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负责研制,包括火力控制台、数据处理装置等指挥控制装备,总质量约1300千克,集成安装在1辆射控指挥车的指挥方舱内,既可用于单个火力单元作战,也可用于联合作战。

火控雷达:配套地面雷达采用EL/M-2258阿尔法雷达(LB-MF-MSAR),是EL/M-2248(MF-STAR)舰载型雷达的陆基改进型,属轻型固体有源相控阵雷达,工作波段在S波段,单一天线阵面,俯仰角-20°-85°,可提供360°全电扫描和有选择性的扇面扫描。该雷达采用多波束和脉冲多普勒技术,以及抗干扰的先进波束成型技术,可在复杂的杂波和干扰环境中快速发现中、低雷达横截面目标,预警反应时间短、实时跟踪数据更新率快,可对“巴拉克”-8导弹进行中段制导,能够进行自动闪光探测和测量以进行火力支持。

导弹与发射装置:1套陆基“巴拉克”-8系统包括3个或更多的发射单元,可同时制导24枚导弹摧毁12个气动目标。每个发射单元包括1套垂直发射系统、8枚拦截弹,集成安装在l台机动拖车上。"巴拉克"-8拦截弹,采用大长细比弹体,头部为尖卵形,弹体采用鸭式气动布局,装有两组翼面,弹头装有4片前翼,弹尾装有4片尾翼,弹长约为4.5米,直径0.25 米,发射质量约275千克,战斗部质量为60千克,最大射高16000米,最大速度马赫数2,射程为70~100千米。动力装置为双节脉冲固态火箭发动机,末端加装带有柔性喷管的机电式启动推力矢量控制装置,可实现三通道控制和提供较大的侧身控制力。弹上配双向通信数据链收发装置,可在飞行过程中与地面雷达实时信息交互。弹头上安装主动制导雷达,在发射升空后可主动寻找、发现、锁定并攻击目标,并采用高能破片杀伤战斗部和基于激光的数字化近炸引信。

“巴拉克”-8防空导弹

“巴拉克”-8防空导弹系统作战性能突出,印度与以色列均对其抱有极大期望,印度意图以陆基“巴拉克”-8系统取代日渐老化的俄制S-125系统。作为印度未来新一代防空系统网络中的主力中程防空系统,“巴拉克”-8由于系印以联合研制,因此在技术所有权等方面拥有很大主动,完全可以大批量生产装备,将其作为印度三军中程防空的支柱。它将大量替代印度现役的“伯朝拉”、萨姆-6等老旧中程导弹,仅印度空军和陆军对“巴拉克”-8的需求就达到1000 枚。而且,“巴拉克”-8的预警雷达组网融合能力强,完全可以被编组进印度目前的三层防空网络中,并充当骨干的角色,“巴拉克”-8的雷达足够先进,将有效弥补印度地面雷达防空预警网络技术落后探测能力差的缺陷。

不过目前看,急于被替代的“伯朝拉”装备数量还很可观,“巴拉克”-8虽然在阅兵式上公开亮相,但研制生产和列装速度并不理想,短期内还很难成为印度防空导弹部队的中流砥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