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又名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是l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死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有30%-40%的患者可出现肾脏损伤。尤其是1型糖尿病,常常在确诊后5-10年的病程(常见的超过10年)会出现糖尿病肾病。而2型糖尿病中约5%的患者在刚确诊时就已存在糖尿病的肾脏损害。
糖尿病患者没控制血糖发生肾衰竭
据报道,患者xxx,男,68岁,2型糖尿病20余年,发现蛋白尿也将近10年,间断服药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多次复发,未监测血糖。因反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3年前出现肢体末端麻木感,因尿路感染发热不适入院治疗。此后从来没有间断过治疗,但没有把血糖、蛋白尿当回事,近期体检后才知道自己肾病已经很严重了,这才到医院肾内科就医。
查体发现患者腹稍凹陷,四肢肢端痛温触觉明显减弱,双侧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水肿。检查发现蛋白尿持续存在,查眼部 OCT 及眼底照相提示:右眼玻璃渗出变性;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黄斑水肿,提示有视网膜病变,且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血肌酐值是257 µmol/L,似乎并不太高,但她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24.74ml/min,已经是慢性肾脏病4期,也就是重度肾衰。
医生称,血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下降。但血肌酐值并不能客观反映肾功能,尤其是老年人。判断肾功能比较客观的指标是根据血肌酐值,并结合性别、年龄、体重等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更准确的指标是用肾功能显像测的肾小球滤过率。在药物治疗期间,饮食管理很重要,很多患者因管不住嘴而导致病情发展,以至于发生肾衰竭。
这5个症状表现说明肾病患者发生肾衰竭
1、尿液异常。在出现慢性肾病、肾衰之后会对尿液造成影响,其表现主要有:一是小便增多。小便增多其实是慢性肾病早期的最典型症状,主要以夜尿频繁为主,患者整夜小便次数可超过3-5次,整夜尿量达到500ml以上。二是小便减少。当发展到肾衰严重期之后,患者会有少尿、甚至是无尿症状,严重情况下全天尿量排出不足500ml。
2、浮肿。由慢性肾病和肾衰等因素导致的浮肿,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肾性水肿”。在初期患者可能是以眼睑水肿为主,随后发展成双下肢浮肿、全身性水肿。
3、贫血。在一般情况下,突然出现的贫血,往往与营养不良有关,常见于儿童、孕妇等人群。但是,如果在饮食均衡稳定的情况下,近期却突然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应警惕肾衰。
4、皮肤瘙痒。肾衰竭患者还可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这与普通的皮肤病并不相同,没有红疹、脱屑等症状表现,仅仅是感觉全身瘙痒、越抓越痒而已。
5、消化道异常。因为肾脏排毒能力减弱,进而导致肌酐、尿酸等物质在体内大量滞留,并对肠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黏膜因此充血、功能紊乱,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症状表现。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这5种不甜的食物要控制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必须“管住嘴”。有的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甜食往往会控制得比较好。但误认为一些吃起来不甜的食物不含糖或含糖少,结果吃了以后糖尿病复发。原因是这些不甜的食物含糖量也比较高,导致血糖控制不稳。
1、精细米面。米饭、馒头等主食是每天都会食用的,这类食物吃起来不甜,但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并经过了精细加工处理,淀粉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过量食用很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最好加入一些粗粮混合着吃,也可以用薯类食物替代白米、白面,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帮助控制血糖。
2、淀粉类蔬菜类。如红薯、玉米、南瓜、芋头等食物吃起来口感都不甜,但含糖量较高。这些食物中富含淀粉,而淀粉在人体内可分解为葡萄糖,少量摄入不会影响血糖,但如果摄入过多,也会导致血糖升高。每餐不宜超过150~200克,如果主食摄入充足,不要额外大量吃红薯、南瓜等食物。
3、速溶饮品。如速溶麦片、速溶咖啡等食品喝起来口感可能不太甜。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香精、奶精、糊精等配料,对糖尿病的控制十分不利,有一些速溶饮品加入了蔗糖,一定要少吃。
4、酱料。如烧烤酱、番茄酱、披萨酱等酱料吃起来口感并不甜。这些酱料在制作过程中都添加了不少蔗糖,如果不控制,过量食用会引起血糖升高。
5、无糖点心。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饼干、点心等食物。很多无糖的点心并非无糖,因点心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淀粉,可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上升。临床上,不少糖尿病患者盲目贪吃无糖点心,最终导致血糖升高,应引起重视。
(东方红星,文/李烈,约18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