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东方:预计2021年净利润超257亿元,同比增长超410%
2.集邦:CAGR 204% 2026年Micro LED大型显示器芯片产值将达45亿美元
3.深天马:目前公司TFT车载显示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
4.京东方蜂窝排列屏幕投产,采用HW&BOE AMOLED Drive芯片
5.智云股份:将调整业务结构,聚焦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
6.信维诺:公司屏下摄像技术已有两代产品交付终端客户
1、京东方:预计2021年净利润超257亿元,同比增长超410%
集微网消息,1月20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2021年营收为2150亿元—2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 62%;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57亿元—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0% - 416%。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京东方表示,2021年,半导体显示行业在上半年延续了史上最长的景气周期;三季度以来,随着需求端出现调整,行业产品价格出现结构性回调,全年行业整体景气度较去年相对较高。公司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优势,受益行业景气的同时,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同时其透露, LCD方面,面对产品价格结构性调整,公司依托良好的产品、客户结构以及技术力、产品力领先,积极调整产品组合,仍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柔性OLED方面,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产能优势,构建广泛、紧密的客户合作关系,出货量快速提升,业务发展取得重要突破,2021年12月单月出货量首次突破千万级。
此外,京东方进一步补充到,2021年,京东方提出了“屏之物联”战略,物联网转型持续深化,“1+4+N”事业快速发展。未来,将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数字化变革,实现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
2、集邦:CAGR 204% 2026年Micro LED大型显示器芯片产值将达45亿美元
集微网消息,据集邦咨询1月1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Micro LED大型显示器将走向家庭剧院等级及高端商业展示市场,预估2022年Micro LED大型显示器芯片产值将达5400万美元,至2026年有望上升至45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为204%。另外,随着时间的推进,技术障碍也将逐一被克服,Micro LED大型显示器的发展将在2026至2030年进入高峰期,单年度Micro LED芯片产值有机会冲上百亿美元。
报告称,近几年,全球各区域主要品牌大厂纷纷发布Micro/Mini LED自发光大型显示器展示品,其中三星自2018年发表146英寸电视墙“The Wall”后,接下来每年的CES展持续推出包含75英寸、89英寸、101英寸、110英寸、219英寸与292英寸等大型的拼接显示器。由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及技术的演进,未来Micro LED大型显示器将以家庭剧院等级及企业总部与精品商店展示为发展趋势,而商业型的室内外大型显示器则以Mini LED自发光大型显示器为主。为了满足室内近距离观赏,Micro LED大型显示器需要剧院级享受、无缝拼接、追求零边框、薄型化设计、价格竞争力等需求,因此主动式驱动方案(AM)将是设计首选。
集邦咨询表示,现阶段Micro LED大型显示器仍面临技术与成本的双重挑战,其中又以Micro LED芯片成本、背板与驱动技术以及巨量转移制程等三方面为主要关键技术。Micro LED芯片成本方面,由于使用庞大的芯片数量以及需要一致的波长均匀性才能将显示画面表现完美,因此磊晶及芯片制程的无尘室等级要求、制程条件的控制、制程中的检测及维修等,将达到极为严苛的境界,相对的制程不良率及整体成本也提升许多。
巨量转移方面,现阶段Micro LED大型显示器应用的巨量转移技术有拾取放置技术及雷射转移技术,各有其优劣性。虽然目前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尚停留在产品开发调整阶段,未有实际量化的成果,但若以拾取放置的巨量转移设备产能而言,使用10平方公分的转移头,转移34*58µm的Micro LED芯片,其产能(UPH;Unit per Hour)约700万颗。而雷射巨量转移技术的雷射光罩开口若是8平方毫米时,其产能约1200万颗。无论是哪一种转移技术,未来Micro LED大型显示器巨量转移产能至少需要达到2000万颗的效率和99.999%的良率,才具有大量商用化的条件。
在背板与驱动技术上,被动式(PM)驱动设计方案是以PCB背板搭配被动式驱动电路架构,以MOSFET做为电流的开关元件,因此整体架构较复杂且需要较宽广的电路元件置放区。另外,当点间距缩小至P 0.625以下时,PCB背板将面临线宽及线距的量产极限与成本攀升的考验,因此,被动式(PM)驱动设计方案现状技术比较适合大于P0.625并搭配Mini LED的大型显示器应用。但对于小于P0.625的消费型Micro LED电视而言,主动式(AM)驱动设计方案将成为新的设计方向,由于TFT玻璃背板搭配LTPS开关技术是面板厂成熟技术,需要调整制程中的制程及参数就可以精准控制及驱动Micro LED电流。
此外,为了要实现无缝拼接技术,玻璃金属化的侧边镀导线技术将成为另一项技术挑战,当解析度愈高且点间距缩小时,必须将TFT玻璃正面线路藉由侧边或穿孔方式导引至背面,此时玻璃金属化技术成为关键。因现状玻璃金属化技术尚存在技术瓶颈,造成良率低落并衍生出高成本的问题,待未来技术克服之后,并且随着量产型的生产线开出,将成为主动式驱动背板的优势所在。未来,主动式(AM)驱动设计方案搭配Micro LED芯片及无缝拼接技术,有机会成为Micro LED电视发展未来的主流技术,并成为引领新一波Micro LED大型显示器成本优化的关键核心。
3、深天马:目前公司TFT车载显示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
集微网消息,近日,深天马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车载显示里屏幕应用范围广,从仪表盘、中控到后视镜、抬头显示、后座娱乐等,都能用到显示屏,公司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可提供智能车载显示一体化解决方案,满足车载显示的多样化应用。目前公司TFT车载显示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
关于中小尺寸面板价格的走势,深天马认为,中小尺寸显示市场应用场景广泛,多为客制化产品,除了供需会影响价格外,产品价格更多的是要综合每家公司的客户结构、产品规格、风险防御能力等因素细分来看,不同的需求方案价格也会有差异,波动幅度也不同,关键在于如何快速满足不同客户及市场的需求。当然,公司也看到供应链和行业发展等宏观因素对相关细分领域产品需求和价格带来的影响。公司通过多样化的显示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快速构建、推升产品组合并不断优化成本,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据悉,深天马与主流车厂(含新能源)保持密切合作,产品已涵盖全球主流品牌的几百个车型量产经验,培养了深厚的客户基础。公司车载客户资源已涵盖了中系、欧系、美系、日系、韩系等各大车厂,实现国际主流客户和中国自主品牌(top 10)全覆盖,同时公司积极助力新能源品牌客户的主力量产车型的显示解决方案需求。
关于车载业务的规划,深天马称,公司高度重视车载显示业务的发展,已将车载显示业务提升定位成为公司两大战略核心业务之一,将持续匹配关键资源,进一步强化车载显示业务在公司未来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公司将投入更多资源拓展大屏化产线配套能力、增加中大尺寸产品占比,持续加大车载技术的研发,提升复杂程度更高的模组的出货力度、高附加值产品的出货比重,以及充分发挥LTPS技术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客户资源优势,提升LTPS在车载领域的占比,不断拓展与客户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提升份额,保持全球领先,为全球汽车厂商提供优质专业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
深天马指出,公司从90年代就积极布局,已在车载显示市场耕耘20多年,通过持续的学习和精进,打造了从车载研发、设计、制造、质量、营销、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团队,在产品方案设计、质量管控、采购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等各方面,形成了具有强竞争实力的车载专业体系能力,并持续进行全方位的整体系统性能力的优化。公司积极根据市场趋势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了更高性能、更高可靠性、更多造型、更丰富交互的车载产品,实现了高亮度低功耗、高对比、高分辨、宽色域、一体黑、区域调光(Local dimming),超宽温、抗干扰抗震动,窄边框、超薄、大尺寸、多屏组合、异形曲面,指纹/人脸/手势识别等高品质与高性能,屏幕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整体出货客户端品质表现在行业保持领先地位。
此外,公司还积极开发Micro-LED、调光玻璃、3D立体悬浮、定向声屏幕等新技术方向系列产品,为满足车载显示的多样化应用需求持续努力。过往的坚定投入有效支撑了公司车载业务增长能力及持续为客户提供创新价值的潜力,公司产品已涵盖全球主流品牌的几百个车型量产经验。车载行业具有高壁垒和高客户粘性的特点,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供应商持续稳定的供货保证以及快速响应及支持能力要求极高。公司车载产品持续的高品质和稳定出货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仪表显示这个车载显示进入门槛最高的品类中,公司持续保持市占率全球第一。公司会不断精进,持续保持优势。
据深天马透露,车载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很高,全球车载TFT市场出货目前约九成还是发展更为成熟的a-Si技术方案产品,性价比优势较为明显。但我们也能看到伴随着汽车行业逐渐向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核心的“新四化”的发展,汽车由简单的交通工具向智能出行平台角色转变,车载显示已成为承载人车交互信息最重要的界面,用户在消费显示电子上的使用习惯向车载显示迁移,LTPS TFT 产品具有高解析度、高光学特性、轻薄化、窄边框、低功耗等特点,能很好地提升车载显示的体验感,其渗透率将逐年提升。
据悉,车载显示大屏趋势比拼的不仅是屏幕尺寸变大,而是整体模组交付能力,涵盖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设计方案创新性、供应商的持续稳定的供货保证以及快速响应及服务支持能力等,这是车载显示领域看中的特质,也是公司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核心竞争优势。此外,车载产品的发展方向包括但不局限大屏化、高清化、触控化、异形化等,公司在相关领域均有布局和投入,目前能很好的支持客户需求。公司已着力加大 a-Si、LTPS产能资源支持车载显示业务的力度,在LTPS车载显示业务上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会全力支持车载显示业务的发展。
有关智能手机厂商的份额情况,深天马表示,公司与显示行业主流品牌厂商保持密切合作,并在各主流品牌客户的供应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21年三季度,公司LTPS智能手机出货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随着公司AMOLED新项目的陆续量产和产能的持续释放,公司在AMOLED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会持续增长。
除手机业务外,深天马在消费显示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平板笔电等中尺寸产品和智能穿戴领域发力。在中尺寸领域,公司依托LTPS手机业务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不断丰富LTPS下游消费品场景应用,加大向平板和笔电领域拓展,已向行业主流品牌客户量产出货,并聚焦客户高规格产品需求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平板和笔电业务销售额和出货量同比均有大幅增长,已实现快速突破,会持续加大力度推进。在智能穿戴领域,公司目前已进入行业前三,成为穿戴市场主要品牌的主力供应商。
4、京东方蜂窝排列屏幕投产,采用HW&BOE AMOLED Drive芯片
集微网消息,近日,京东方蜂窝排列屏幕投产,采用HW&BOE AMOLED Drive芯片。
据悉,HW&BOE AMOLED Drive芯片由京东方与华为共同合作研发而成,该芯片是一颗采用28nm国产工艺生产的触控芯片,由华为海思主导进行设计,并已在前不久发布的荣耀Magic V折叠屏手机上投入使用。
荣耀Magic V系列内屏搭载了京东方7.91英寸柔性OLED显示屏,采用京东方首创新一体裁切工艺,保证折叠屏整体窄边框显示,达到折叠屏动态最佳窄边框效果,屏幕显示区占比高达95%。与此同时,此款折叠屏采用京东方自研广色域技术,DCI-P3最高可达106%。
对于新发展方向,京东方回应称,经过多年创新发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京东方确立了“1+4+N”的航母事业群发展模式。目前基于“屏之物联”战略设计,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京东方赋予“1+4+N“新的发展内涵。
其中“1”为以显示业务能力和资源为核心的母舰平台,是企业转型发展的策源地和原点;“4”为MLED、传感、IoT创新以及医工业务4大巡洋舰层,是京东方在物联网转型过程中布局的4条主战线;“N”为以“1+4”核心技术产品为基点的登陆舰层,是不断开拓与耕耘的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是京东方物联网转型发展的具体着力点。“1+4+N”发展架构将助力京东方“屏之物联”发展战略转型持续深入,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5、智云股份:将调整业务结构,聚焦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
集微网消息,1月19日晚间,智云股份公告,公司将调整优化现有业务结构,在保质保量完成在手订单和保证员工利益的前提下,有序缩减业绩前景堪忧的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的生产销售,逐步退出该业务领域;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业务,达到公司资源优化配置。
据悉,智云股份自2010年7月上市,早期以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业务为主,主要产品包括自动检测设备、自动装配设备、自动清洗设备、物流搬运设备以及整线设备等,客户主要为汽车及发动机生产厂商。
2015年,智云股份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师利全、胡争光、李小根及张丕森合法持有的鑫三力合计100%股权,由此公司的主营业务当中新增了平板显示模组装备业务。
2018年开始,公司业务发展也逐步形成以 3C 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设备领域为主,并已在该领域的邦定、点胶、贴合、折弯等多个细分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根据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及 2021 年第三季度报告,平板显示模组设备收入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 61.72%(如剔除口罩机业务,平板显示模组设备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 74.70%)及 80.81%(未经审计);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收入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 19.63%(如剔除口罩机业务,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 23.76%)及 19.04%(未经审计)。公司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收入已持续下滑,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
智云股份称,随着 5G 时代的来临,消费类电子产品、车载显示屏和智能家居显示终端等市场预计将迎来以 5G 通讯、5G 应用为核心的新一轮创新及发展,国内显示面板和模组厂商为应对显示面板的需求增长和消费升级不断扩大产能,其新增产线设备投资需求以及现有产线设备的升级改造需求也直接拉动对 3C 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公司目前已掌握 LCD、OLED、Mini LED 和 Micro LED 等技术,未来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因此,为保证公司商业信誉,在积极有效保质保量完成在手订单和保证员工利益的前提下,有序缩减业绩前景堪忧的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的生产销售,逐步退出该业务领域;
此外,公司将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业务,达到公司资源优化配置。
据智云股份透露,本次公司业务结构的调整,符合公司长远业务发展需要,可以减少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业务对公司主业的影响,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及管理成本,使公司将主要精力和财力聚焦在主业发展上。通过逐步对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业务的有序缩减,将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优势发展核心业务板块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装备业务,把握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进一步控制经营风险,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
智云股份表示,基于前述业务结构的调整,公司将针对汽车动力总成自动化装备板块在手订单的履约成本进行测算,对其中预期亏损的合同合理、谨慎地计提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或预计负债。
6、信维诺:公司屏下摄像技术已有两代产品交付终端客户
集微网消息,1月20日,信维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屏下摄像技术已有两代产品交付终端客户;超高刷新率屏幕已有144Hz、165Hz产品交付终端客户;公司在折叠屏领域进行了长时间的准备,具备相应的量产技术与能力,且产品已供货头部品牌客户。
据了解,信维诺目前控股或参股的产线为江苏昆山G5.5 AMOLED面板生产线、河北固安G6 AMOLED面板生产线、安徽合肥G6 AMOLED面板生产线、河北霸州AMOLED模组生产线、广州增城AMOLED模组生产线、成都辰显光电Micro LED中试线。
其中,固安、合肥产线供应的为柔性AMOLED屏幕产品,已广泛交付头部品牌客户,当前成熟产品良率均处于较好水平,信维诺表示,公司将持续提升产线经营效率。
信维诺表示,公司在持续推进客户导入,丰富产品结构,开展更多合作。当前公司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领域的AMOLED屏幕产品已供货多家品牌客户。
专利方面,截至2021年6月30日,信维诺共申请专利7,921件,其中发明专利6,268件、实用新型专利1,422件,外观设计专利231件。其发布的基于创新设计的TFT阵列结构和OLED器件的HIAA极致开孔,不仅可使HIAA孔边框尺寸降低至极限,其中盲孔方案低至0.1mm,通孔方案低至0.3mm,更可使“变化开孔孔径时,保持孔边框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