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铁9分钟不雅视频曝光,全网围观:你不要脸的样子,真丑

作者:头条君

大家好,我是头条君。又到了每周盘点奇葩事环节。

这两天,一条新闻,让无数网友瞬间气炸。

老规矩,我们先上视频👇🏻(温馨提醒:大家看前大家先深呼吸!🙃)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给大家简单的捋一捋,在北京某高铁上,一小孩一直吵闹,

这样吵闹影响到其他人。

于是有人提醒了孩子父母,没想到作为家长不仅不制止,还是恶语相向:

“他三岁小孩听不懂道理,我的孩子我管不了。”

除此之外还人身攻击:

你这辈子你别生孩子了,生孩子得被你带死我天呐

乘客也是忍不了,双方直接骂了起来。

结果,孩子的爸爸也加入骂战:

“你是第一次坐高铁吧,那我原谅你”

还不忘倨傲无理的说:

车上没有法律限制我们,嫌吵大家就去坐高级车去,现在这坐的是大众的车。

看的头条君血压飙升,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

更让人不理解的是,

这家人的素质真是刷新人的认知,一家三代简直一脉相传!

人民网也评论:“熊孩子”闹高铁,“熊家长”更有错!

而且在公众场合给乘客造成不适,难道不应当道歉吗?

不得不说,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背后失责的父母。

无独有偶,看到一个让人同样无语的视频。

视频里一个小男孩在电梯里做“伸展运动”,

只见他用一只脚蹬在电梯门上,明显是用力蹬的,毕竟手还在扶着墙施力。

就是这样危险的动作,电梯内侧的安全门一下脱落下来。

看着就很危险,不过还好,两人被救了出来。

但电梯严重损坏。

事后,物业找上门来,协商赔偿问题。

但是迷幻的一幕出现了,孩子的妈各种理由替儿子的“罪行”开脱:

“邻居们都看看这个视频,儿子腿还没伸直,还没来得及使劲呢,门就爆了,这电梯是纸做的吗?”

“我咨询过朋友了,是电梯质量问题,跟孩子没关系。”

说完后,还不忘打“感情牌”:

“因为这个事情他两天没有睡着觉,而且两个孩子也吓得不轻,儿子本身很调皮,天不怕地不怕的,这次都吓到他了,吓得他都主动洗碗了。”

也许是因为不想赔偿,所以才想出这种拙劣的理由。

但作为父母却忘了这时候不是逃避责任,而是让孩子学会什么是“承担”的最好机会。

如果不学会承担责任,大胆猜想一下,下次他在做事之前是否会觉得,反正上次出了这么大的事也没怎么样嘛。

渠是歪的,水势必不可能直流而下。

如此这般,会不会做出更出格的事呢?

成人“因小不教”导致孩子的认知失衡,这正是造就孩子“熊”行为的根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立德方能树人,家长帮孩子扣好“德行”这粒扣子,才是真正为孩子好!

培养一个熊孩子很容易,只需要6个字:他还是个孩子;成就一个好孩子并不难,也只需要6个字:学会承担责任

也看过,家长对待“熊孩子”让人拍手叫好的方式。

小男孩逛超市时因为藏了一块巧克力,父亲发现后,要求孩子亲自道歉并归还巧克力。

小男孩面对超市的工作人员和爸爸的拍摄镜头,羞愧地捂住了脸……

还有一位父亲,得知自己的孩子欺负其他同学后,便惩罚孩子一周不能坐校车,

即使遇到暴雨天气,也必须自己跑步上学,而他则每日开车跟在后面,为孩子保驾护航。

育人先育己,还有一位父亲这样做。

儿子犯了错,父亲愤怒地指着儿子:“爸爸教你了没有?”儿子手拿鞭子,缩在一旁:“教了。”

爸爸又问:“教了是吧?教了些什么?”儿子回答的时候,爸爸脱下了自己的衬衣。

本以为孩子会挨打,但父亲噗通往地上一跪,对儿子说:

“这一次是爸爸的错,爸爸没教好你,爸爸替你受这一次罪。”

儿子不肯动手,站在那儿不知所措。

父亲便抢过鞭子,往自己的背上一鞭一鞭地抽打,一边打一边说:

“子不教,父之过,是我没用,我没教好我的儿子,我的错,我的错……”

站在一旁的儿子已经泣不成声,看着那鞭子一截一截的被打断。

这次的教训是父亲以身作则来引导,经历过此事后,孩子或许以后不会再犯了。

“父母”二字,说来简单,却重于泰山。

孩子成长中都会犯错,作为父母势必要把偏离轨道的孩子扶正。

著名教育家朱庆澜先生曾经说:

“无论什么是教育,教育人要将自身做样子给孩子看,不能一张口,随便说个道理,孩子就会相信。”

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

孩子犯了错,年纪小不是理由也不是借口,

作为父母更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责任,不是口头的教育,也不是一味的偏袒。

很认同一句话:“教育最大的骗局,就是释放孩子的天性。”

父母对孩子过度纵容毫无边界,便会导致他们跨越道德的底线,最后步入法律的雷区。

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爱,在爱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然后坚定地遵守。

两者并行方是好教育的开始。

除此之外,势必要让孩子对事情抱有敬畏之心。

有敬畏之心的孩子,会懂得敬畏生命,敬畏父母尊长,才会懂得对规则的尊重。

要知道没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错误的教育方式和缺位的父母;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一道光,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愿更多的孩子足够幸运,在不懂善恶,分不清是非的年纪,遇到明事理的父母,得到正确指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