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的长沙,最让你记忆深刻的是什么?
对于小编来说,虽无亲身经历,却已铭记于心的一段关于长沙的历史,就是那场烧了五天五夜的文夕大火。
前段时间,看了霍建华和杨紫主演的《战长沙》,让这段历史更加深刻地印在脑海中。
整个长沙城笼罩在一片火光之中,睡梦中被喊叫声和火光惊醒的老百姓,慌乱中到处逃窜,却发现四处都燃起了火,无处可逃,活生生被烧死;
街道上一片混乱,逃难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老人和小孩都颤巍巍地被人群推着走;
想要救火的军官,到处找消防车,却发现消防车里的水早已被人换成汽油;
…………
文夕大火中,长沙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共计5.6万余栋,直接死于火灾的达30000余人。
那么,那场大火到底是谁放的呢?
抗战时期,为了断绝日本人的给养,很多地方都执行了焦土政策。在世界战争史上,焦土政策无疑是一种利器,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很大程度上都败于俄国(苏联)的焦土政策。
但是,国军的焦土抗战却执行的有点问题。
在武汉会战后,日军兵锋直取长沙。国军高层知道长沙一丢,西南半壁洞开。于是制订了秘密计划:如果长沙陷落,那么就要在城陷之际点把火把长沙城烧了,不给日寇留下一砖一瓦。
其实早在武汉会战之前,国军就已经制订了这种焚城的政策,但是执行的人还是心软,所以在最后放弃了这个计划。而这次,蒋介石决心在长沙这座城市执行这一次焚城计划,而且他还把这个重任交给了自己的黄埔门生酆悌身上。
1938年11月,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了岳阳失守,日军已经占领了湘北的传言。而前线溃逃的士兵似乎都在说这个事情,最终酆悌听信了逃兵们的传言。
事实上,此时日军离长沙还有很长一截路,这些开小差的士兵的以讹传讹的假消息给长沙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酆悌立刻下令焚烧长沙城,趁着夜晚,长沙城内的士兵和警察举着火把到处纵火。此时老百姓都在熟睡,哪里知道还有这种事,纷纷从屋里逃出来救火,结果却被酆悌手下的人拦住。打电话给警察,警察却把消防车里的水全部换成了油。
长沙市民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整个长沙城被烧为了焦土,自从汉朝以来就存在的千年古城就这样没了。
长沙,成了二战中损毁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只不过其他城市都是敌人打得,只有长沙城是自己人烧的。
长沙大火一出,全国纷纷责问蒋介石草芥人命,老蒋无奈,弃卒保车,忍痛杀了自己的门生酆悌,把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罢了官,从此再也不敢提焦土政策。
然而,他才是长沙城3000多老百姓被害的主谋。
时至今日,湖南省湘阴县开福冲村、新宁县庄姜村和桃江县黄土仑村,有三座衰草丛生的坟墓,黄土堆下正是这三个当年叱咤风云的党国要人:长沙警备司令酆悌、长沙警备二团团长徐昆和湖南省会警察局长文重孚。
60余年过去,封土依旧,但喧嚣早已不再。
三人伏法后,社会流传出一副对联,上联“治绩如何,两大政策一把火”,下联“中心安在,三个人头万古冤”,横批为“张惶失措”。
文夕大火毁灭了长沙城自春秋战国以来的楚国历史文物积累,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长沙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2000多年城址不变的古城,文化传承也在此中断,在历史研究上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