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陶,总会想起家里面那几件盛装麦子、面、水或腌制咸菜的陶器,在我家乡那边也被称作缸,基本上是每家每户的标配,是最常见不过的了,直到今天还依然放在那儿,没有任何损伤。
就在前几天,去了安徽潜山市痘姆乡的古陶制作作坊,这也是我第一次探访古陶作坊,对古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感触颇深。
潜山市痘姆乡素有“千年陶瓷之乡”的美誉,陶器手工技艺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堪称制陶史上的“活化石”。在这里有一座古陶厂:痘姆古陶,走进去可见排列整齐的古陶制品有序的堆放在墙边,颜色比砖要深一些,在我眼中这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甚至感觉到有些亲切,在桥洞之上写有“龍窑”二字,龙窑就是一种半连续式的陶瓷烧制窑,因形似长龙而得名。
这就是痘姆古陶内的龙窑,建于清代时期,是在古窑基础之上建成的,长96米,依斜坡而建,在龙窑两侧分别有65个入火口,共130个,每个之间间隔1.3米左右,每个入火口处都堆积了许多的柴火,据工人师傅说:每次龙窑点火都会举行一个仪式,这也是对古陶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我们去的那天正是熄火期,匠人师傅正在制作一定量的陶器,走进龙窑内部,看到窑洞内部下半部分的砖块上黑色发亮的东西,那是由于这里烧制古陶都是使用的松木而残留下来的送脂,触摸着窑壁,渗透着历史的厚重感,这是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早在90年代,由于工业制陶的普及,这种手工制作陶器的方式就已经渐渐没落了下来,而且由于手工制陶及烧制过程都是十分辛苦的,很多人放弃了这项古老的传统艺,这里依然坚持着这一传统手艺,着实令人钦佩。走在痘姆古陶生产基地中,随处可见一堆堆陶瓷,缸、坛、盆、钵尽现眼前,让人目不暇接。
一排排低矮的简陋红色砖瓦房下即是工人师傅制作陶器的地方,走进去,看到地上已经摆放了许多制作完成的陶器。据工人师傅介绍,由于痘姆乡地处黄泥岗,有着丰富且优质的黄粘土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陶器生产原料,厂区之所以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其实也是因这些年手工古陶并不景气所致。
陶器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大约需要14道工序:找土、晒土、碾末、备料、柔泥、除杂、摸底、接坯、晾干、上釉、晾全干、进窑、成品、出窑,每一道工序的都十分严格,大约需要25天的时间烧制完成,可谓十分的艰辛。
在这里主要生产的陶器有咸菜摊坛、酒坛、米坛、水缸等,现在也会生产一些小型的陶器,比如水杯、碗、盘子等。图为工人师傅正在认真的制作陶瓷碗,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小心翼翼,这样才可以生产出一个合格且质量优质的陶器。
制作后的陶器还需要放在院落里晾干处理,晾干到什么程度全靠工人师傅一双慧眼识别,晾干后的陶器进行上釉,上釉后再进行晾晒全干后方可进窑烧制,烧制过程中的火候控制也十分关键,那个龙窑一次性差不多可以烧制处3000多个大小不同的陶坯,数量还是蛮可观的。
目前,这项传统古陶手工制作技艺被推荐位“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能够将这项手艺传承下去,还在此处设置了安徽省非遗传习基地,目前在这里有40多人的制陶人员,这些人是值得尊敬的,这种不怕苦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图为骑摩托车下班回家的工人师傅,大多都是痘姆乡或距离这里不远的人,是他们的执着,让这项传统手艺不断走在非遗传承的路上:一座龙窑、一门手艺、一群匠人、一种信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绽放出迷人的光芒,愿这项传统手艺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