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夫妇靠卖柿子叶供女求学

恭城月柿名扬四海,但很多人不知道柿子叶也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当地农户田远希这些年通过卖柿子叶增收,成为送女出国的主要经济保障。这也成了当地“柿子叶经济”的传奇故事之一。

今年60岁的田远希,是嘉会镇白羊村的村民。他笑着说,他应该是最早开始卖柿子叶的农户。20多年前,现在是药材厂老板的岳父最先在村里收柿子叶,当时大家都不相信掉地上的叶子扫起来就能卖钱,等到他们把柿子叶一包包运到药材厂,手里拿着票子了才真的意识到有新财路了。

田远希种有十几亩地柿子,最初他们还是以种柿子为主,到了每年霜降之后,就顺势把柿子落叶收集起来,晒干一段时间后就卖到草药厂,挣几千块钱不在话下。“这几年我和老伴年纪大了,捡柿子叶比管理果园要轻松,又几乎没有投资成本,我们就专门捡柿子叶卖了。”这些年夫妻两人在村里收叶子出了名,所以很多农户不要的叶子都愿意让他去收。他笑着说,女儿在南宁一所大学读大三了,正准备到马来西亚留学,这些年他和老伴多的时候一年卖叶子能赚到4万多元,少的时候也有2万多元,积攒起来的积蓄总算是可以让孩子安心去求学。

据了解,柿叶可入药,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有机酸等。据统计,恭城柿树种植面积达20万亩,每年修剪嫩梢及自然落叶高达上万吨。嘉会镇的老田中草药材购销部是当地主要收购柿子叶的药材厂,已经有20多年历史。2014年梁波从父辈那里接过药材厂,他告诉记者收购的柿叶主要卖给桂林一家生物公司提取有效成分,而后制成药物“脑心清片”。

梁波说,柿叶收购受当年天气状况影响比较大。一般在霜降以后,大约从12月开始到次年2月底结束。“农民把落叶收集起来,如果天气好,北风天多,那叶子就能干。如果雨天多,叶子烂掉发霉就收不了。”通常在肉眼看到柿子叶干爽的情况下,厂里就把农户的叶子收了,但由厂里把柿子叶卖出时,要用专门的仪器测试叶子的干湿度,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卖出去。时下,收柿叶已经接近尾声,他今年收购柿叶2000多吨。今年收购的柿子叶量和去年相当,基本上都销到桂林,少部分销售到广东等地。

按照1.2元/公斤的价格从农户这里收购,梁波说有近300多农户长期、稳定往厂里送柿子叶。有些农户是把自家的柿子叶收起来卖,有些则是专门到各处扫落叶,农户里一年卖柿子叶多的能有4万到5万元,少的也有几千元。现今,柿叶收购已成为嘉会镇的特色产业,现在药材厂也在政府引导下,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雇工优先考虑当地困难群众,提供了20多个就业岗位。

“农产品加工做好了,农产品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农民才能从中更多受益。”嘉会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会对柿叶的收购加工进行指引和扶持,加大对小微企业政策倾斜力度,通过发挥自身农业特色,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周文琼 通讯员古明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