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20世纪下半叶,东亚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正是“韩国废除汉字”。
早在1948年时,韩国的“制宪会议”就通过了“韩国文字专用法”,1957年,韩国文教部又颁布了1300个“临时限定汉字”。到1970年,朴正熙担任总统的韩国政府,更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政策——强制禁止在小学教授汉字,改为“全面实施韩文教育”。为了表达“废汉字”的决心,朴正熙还把许多韩国名胜古迹上的汉字牌匾摘下,强行换成韩文版,态度十分坚决。
从此以后,曾遍布韩国各大城市街巷的“汉字”几乎不见了影,韩国新闻媒体今天对汉字的使用比率,也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四,《韩国民族日报》等刊物,更几乎“一个汉字不用”。取而代之的则是韩国本土的“谚文”,即我们所熟悉的“韩文”。
1949年的韩国首都汉城,汉字曾随处可见。
乍一看这些景象,似乎韩国的“去汉字化”,还算比较成功。但这背后的苦处,韩国国内却是心知肚明。首先一条是,在韩国想“废”汉字,哪有这么容易?
朝鲜半岛使用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西汉年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新罗王国”“高丽王国”“朝鲜王国”等政权,更长期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直到1895年1月,朝鲜李氏王朝才开始用韩文来书写公文。经过这漫长的历史变迁,“汉字”早已渗透到韩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单是在韩语词汇里,汉字词就占到了百分之七十。这就是为什么“韩语原版”的韩剧里,常见能蹦出“汉字词”。
彻底废掉汉字?不开玩笑说,那就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而1970年韩国政府的“废汉字”行动,也因此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影响朝鲜半岛的历史文化传承。要知道,至少朝鲜半岛最近千年的历史里,绝大多数的历史典籍、文献甚至文学作品,都是用汉字书写成的。不懂汉字?那真是连“老祖宗留下的好玩意”都看不明白。于是在“废汉字”后,韩国文化界也出现过一些啼笑皆非的事儿:许多文科专业的大学生不但看不懂典籍,甚至连名胜古迹的地名也看不明白……
甚至就因为“用汉字问题”,在2010年韩国“光复节”前夕还闹出了尴尬事:当时为庆祝“光复节”,韩国重新修缮了朝鲜王国时代的代表建筑光华门,但重修后的光华门牌匾,到底该用汉字还是韩文?这事儿却在韩国吵翻了天,最后还是韩国文化财厅的话一锤定音:“虽然我们尊重韩文的优秀性,但原则上还是尊重文物的原型。”必须用汉字!
哪怕在今天韩国的日常风俗里,汉字有时也扮演着不可缺的角色。典型就是“办婚礼”。按照韩国的婚俗,宾客在送婚礼礼金时,应该用汉字在红包上书写姓名,以示郑重与尊敬。可由于多年的“去汉字化”,有时宾客们不会写汉字,有时就是写了,新郎新娘也不认识。照一位帮兄长操办婚礼的韩国青年的话说,那真是“一直尴尬着,几度冒冷汗”。
一家韩国知名媒体还为此发出追问:“汉字至今仍在韩国婚丧礼仪上广泛使用,如果全部换成谚文(韩文)会怎样?”
确实,在很多人看来,换成韩文似乎也没啥嘛。其实,这就是韩国文化界长期叫苦的另一个事儿,别看有个别韩国刊物,敢率先尝试“全用韩文”。可这韩文,公认不好用。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今天的韩文,起源于明朝正统年间时,朝鲜王国颁布的《训民正音》。当时的朝鲜国王李裪也被尊为“韩文发明者”。但李裪当时就解释了,他颁布《训民正音》,不是为了淘汰汉字,而是为了“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矣”,也就是让大家学汉字更容易。而现代韩国学者更公认:汉字与韩文从来都是相通的,特别是由于韩语词汇包含了七成汉字词,所以学好了汉字,韩文学起来就很轻松。去汉字化?韩文也学不好。
而这在韩国文化财厅官员口中“有优秀性”的韩文,本身的毛病也是公认:起于《训民正音》的韩文,由10个元音和14个子音构成,好处是易读易学。就算是不懂韩语的外国人,只要掌握了拼写规则就能用。可用起来就知道问题大——韩文是表音文字,而且不像汉字一样有四声变化。所以假如遇到同音字同音词,不用汉字只用韩文的话,基本靠猜。
简单举个例子,“柳与俞”“郑与丁”“林与任”等姓氏,在韩语里都是同音字,如果单纯用韩文来拼写,很容易就造成误会。这也是为什么韩国的“婚礼”等重大场合,来宾需要用汉字来书写姓名——起码不会出错。
好些韩语里的日常用词,放在韩文里也容易“乌龙”。比如“放水”和“防水”两个词,如果全用韩文来拼写,不仅在读音上一模一样,写法也一模一样。与这俩词在韩文里“一模一样”的,还有“防守”“防绣”等词。如此“乌龙”,有时也造成了严重后果:2010年韩国京釜高速铁路建设里,由于施工方误把枕木上的韩文“防水”二字误当成了“放水”,愚蠢的给枕木加上吸水材料,直接导致十五万根枕木成了次品……
这些韩文里常见的“乌龙”,也只有加上汉字,才能最大限度避免错误。所以今天的韩国文字里,“汉字韩文混用”也就成了常态。虽然汉字在韩国新闻媒体里的比重已经下降到百分之二十四,还有媒体号称“完全抛弃汉字”,但大多数情况下,汉字真不能不用,不用就容易出大事。
因为这些“叫苦”事儿,所以从1970年韩国“粗暴废汉字起”至今,韩国文化界一直分成两大派,一派是“坚决废除汉字”派,这些人嫌韩国“废汉字”废得还不够,批评汉字“难认难读难记难写”,不如“韩文专用”。另一派是“混用派”,认为汉字有着极强的造词能力,能最大限度弥补韩文不足,而且汉字是“东方国字”,是韩国的“准国字”,如果不用汉字,韩国就将在东亚“自我孤立”。每当韩国政局变动,这两派都会吵一场。
而在最近的近三十年里,影响韩国对汉字态度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强大。
随着上世纪90年代中韩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汉字在全世界正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许多国家都掀起了“汉语热”“汉字热”。单是目前遍布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孔子学院,到2019年时就带动了海外一亿多人学习汉语汉字。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加强汉字学习”已是个公认的大趋势。
对这个大趋势,韩国各界从上世纪末起,就感触十分强烈:特别是对于韩国工商界来说,韩国四成以上的商品要出口到“汉字文化圈”,韩国百分之七十的游客也来自“汉字文化圈”。一个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更是韩国未来在政治经历领域重要的打交道对象。完全去汉字化?那不止是“自我孤立”,更是自断未来。
所以,从2003年起,韩国五大经济团体下的19万家公司,招聘时都要进行汉语考试,“书写1000个汉字”“认识1817个汉字”是硬杠。而从2005年起,韩国的公务文件与交通标志上都已恢复了汉字。2009年时,韩国20位前总理更集体向韩国政府请愿,要求在小学恢复汉字教育。
最重要的改变,还是在教育领域:在今天的韩国,汉字是小学“创意体验活动”的一部分,初中里通常一周有一个小时的汉字课。高中时往往会在第二学期有汉语课,每周两节课,要学会1800个“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在大学领域,韩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也有一百五十所之多。可以说,对于每个韩国“学生党”来说,“汉字”都是学业生涯里的重要一部分。
而在中韩关系正常化后,韩国国内也有了著名的“全国汉字能力鉴定考试”,分为1—8八个等级。7、8往往是儿童参加,掌握50到150个词就好,可要想考到1级,就得掌握2500个词。只要能考到3级(掌握1800个词)以上,不但能在学校里替代论文,还在企业招聘时占有重要优势,级别越高优势越大。
如此一幕,也构成了如今韩国人对“汉字”的奇特态度:一面是新闻媒体方面,汉字的“比重”明显降低,但是在公共领域,汉字的使用率也逐渐增大,在韩国的论文、公文、工具书里,汉字的使用率也明显极高。至于日常生活习俗里,汉字依然常是不可缺的存在。
其实,这所有一切背后,那“韩国人怎么看待汉字”的问题,也分明就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汉字文化圈”厚重的历史传承,也见证了新中国高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强大的历史。
参考资料:庞庆祥《韩国“去汉字化”之路能走多远》、海文《韩国:废除汉字惹的祸》、万晓礼《汉字在韩国的使用情况及其传承》、李受和《韩国高中生汉字观的调查分析》、殷凌薇《韩国大学汉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建议》、冯薇薇《想要“去汉字化”真的不容易》、田芳《从韩国的文化危机看汉字对韩国的文化影响》、吴静思《韩国高中汉字教学现状及教学建议》、刘力《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现状研究及“1+2”构想》、鸟世界《镜头下:1949年的韩国首都——汉城》